大爆炸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那麽,如何做好危險化學品培訓?才能確保不再發生如此慘案,同時,也避免消防員再用生命為我們買單呢?今天我們就來聊壹聊這些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109種化學元素,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約60余萬種化學品,可分為無毒無害的食用化學品﹑壹般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其中危險化學品約有3萬余種有明顯或潛在的危險性。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化學危險品按其危險特性,分為以下8大類
第壹類、爆炸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壓﹑撞壓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
第二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
第三類、易燃液體;指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
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指燃點低,對熱﹑撞擊﹑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並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物質;
第五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劑;指處於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並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
第六類、有毒品;指進入機體後,累積達壹定的量,能與體液和器官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反應,擾亂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統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類、放射性物品;活度大於7.4x104Bq/Kg的物品;
第八類、腐蝕品;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
安全貯存危險品的要求
根據國標《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的規定,安全貯存危險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貯存危險化學品必須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
(2)危險化學品必須貯存在經公安部門批準設置的專門的危險化學品倉庫中,經銷部門自管倉庫貯存危險化學品及貯存數量必須經公安部門批準。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設置危險化學品貯存倉庫。
(3)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壹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庫房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5)貯存的危險化學品應用明顯的標誌,標誌應符合GB190的規定。同壹區域貯存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險品時,應懸掛最高等級危險品的性能標誌。
(6)危險化學品貯存方式分為3種:隔離貯存、隔開貯存、分離貯存。
(7)根據危險化學品性能分區、分類、分庫貯存。各類危險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貯存。
(8)貯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築物區域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生產、加工、銷售化學品的企業無論是對自己生產的化學品,還是對購買的化學品,都必須了解和掌握全部有關使用、儲存和處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註意事項,並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制定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勞動防護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設施、設備,作業場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職業衛生,安全檢查、隱患整改、事故調查處理安全生產獎懲等規章制度。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根據危險化學品的衛生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原材料、輔助材料、產品的危險性編制崗位操作安全規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關標準規定的作業安全規程。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當設備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應當經考核合格。特種作業人員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特性
強酸類
1、鹽酸(HCL)
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常用的鹽酸濃度約含35%的氯化氫,密度是1.19克/厘米。純凈的濃鹽酸是沒有顏色的透明液體,有刺激性氣味。工業級的濃鹽酸常因含有雜質而帶黃色。濃鹽酸在空氣裏會生成白霧,這是因為從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跟空氣裏的水汽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鹽酸有很重的酸味和很強的腐蝕性。
2、硫酸(H2SO4)
純凈的濃硫酸是沒有顏色﹑粘稠﹑油狀的液體,不容易揮發。常用的濃硫酸濃度是98%,密度是1.84克/厘米3,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跟空氣接觸,能吸收空氣裏的水份,所以它常用作某些氣體的幹燥劑。濃硫酸也能夠奪取紙張﹑木材﹑衣物﹑皮膚(它們都是碳水化合物)裏的水份,使它們碳化。所以硫酸對皮膚﹑衣物等有很強的腐蝕性,如果不慎在皮膚或衣物上沾上硫酸,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
硫酸很容易溶解於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我們平時配制硫酸溶液時,溶液溫度會升得很高。如果把水倒進濃硫酸裏,水的密度比硫酸小,水就會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時放出的大量熱量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為了防止發生事故,在稀釋濃硫酸時,必須是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註入水裏,並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的擴散。切忌將水直接加進濃硫酸裏。
3、硝酸(HNO3)
純凈的硝酸是壹種五無色的液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常用的濃硝酸濃度是68%,密度是1.4克/厘米3。跟鹽酸相似,在空氣裏也能揮發出HNO3氣體,跟空氣裏的水汽結合成硝酸小液滴,形成白霧。硝酸也會強烈腐蝕皮膚和衣物,使用硝酸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強堿類
1、氫氧化鈉(NaOH)
純凈的氫氧化鈉是壹種白色固體,極易溶解於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氫氧化鈉的水溶液有澀味和滑膩感,暴露在空氣裏的氫氧化鈉容易吸收水汽而潮解。因此氫氧化鈉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幹燥劑。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因此它又叫苛性納﹑火堿或燒堿。在使用氫氧化鈉時必須十分小心,防止皮膚﹑衣物的直接接觸。
2、氨水(NH4OH)
純凈的氨水是無色液體,工業級制品因含雜質而呈淺黃色。常用氨水的濃度工業級壹般為20-25%﹐試劑級為28-30%。氨水易分解﹑揮發,放出氨氣。氨氣是壹種有強刺激性的氣體。氨水在濃度大﹑溫度高時,分解揮發得更快。氨水對多種金屬有腐蝕作用,因此運輸和儲存氨水時,壹般要用橡皮桶﹑陶瓷壇或內塗瀝青的鐵桶等耐腐蝕的容器。
強氧化劑類
常用的強氧化劑有過氧化氫(雙氧水)﹑高錳酸鉀﹑過硫酸鹽等。這些強氧化劑對皮膚具有強腐蝕性,且氣味刺激性大,使用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品。同時大多數強氧化劑是易燃品,使用和儲存都應註意遠離火源。
有機溶劑類
1、有機溶劑多屬有毒物質,常見的有機溶劑有亞司通﹑洗網水﹑防白水﹑開油水﹑丙酮﹑異丙醇等﹐其揮發性強刺激性氣味大﹐通過皮膚接觸或呼吸道吸入可能會導致過敏甚至中毒。
2、有機溶劑為易燃物品,平時要在低溫條件下儲存,切勿靠近火源或高溫區。
危險化學藥品的安全使用原則
1、勞保用品;勞保用品主要是用來防護人員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膚直接受到有害物質的傷害。常用的勞保用品有;耐酸堿橡膠手套﹑耐酸堿膠鞋﹑護目鏡﹑面罩﹑膠圍裙﹑防塵口罩﹑防毒口罩等。
2、使用有強腐蝕性﹑強氧化性的化學品時,必須佩戴好耐酸堿膠手套﹑耐酸膠鞋﹑護目鏡﹑面罩和膠圍裙等勞保用品。倒藥水時,容器口不能正對自己和他人。
3、使用有揮發性﹑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學品時,必須佩戴好耐酸堿膠手套和防毒口罩,並打開門窗,使現場通風良好。
4、使用不明性質的任何化學品時,不能直接用手去拿,不能直接用鼻去聞,更不能用口去嘗。
5、儲存時,酸堿要分開,具有強氧化性和具有還原性的物質要分開,易燃物質要遠離火源和熱源。搬運化學藥品時,需先檢查運輸車是否完好,液體化學品必須單層擺放,工作人員也必須穿戴耐酸堿手套﹑圍裙,穿耐酸膠鞋等勞保用品。
6、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有頭暈﹑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即表示可能有中毒現象﹐應立刻離開現場到通風的地方,必要時送醫院診治。
化學危險燒傷的現場處理
化學危險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有毒等特點,在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意外。由於熱力作用,化學刺激或腐蝕造成皮膚﹑眼睛的燒傷﹐有的化學物質還可以從創面吸收甚至引起全身性中毒,所以對化學燒傷比開水燙傷或火焰燒傷更要重視。
1、化學性皮膚燒傷現場處理
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品汙染的衣物等;無論酸堿或其它化學物燒傷,立即用大量流動自來水或清水沖洗創傷面15-30分鐘;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塗上油膏或紅藥水﹑紫色水,不要用臟布包裹。
2、化學性眼睛燒傷的現場處理
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千萬不要未經沖洗處理而急於送醫院;沖洗時眼皮壹定要翻開,如無沖洗設備,也可把頭部浸入清潔盆水中,把眼皮翻開,眼球來回轉動洗滌,生石灰﹑燒堿顆粒濺入眼內,應先用棉簽去除顆粒後,再用清水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