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說,中藥玄參來源於玄參科植物玄參,藥用部位是它的根:李時珍說:"玄,黑也。"陶弘景說 "其莖如參,故名參,故別名有墨參、黑參等"。
中藥玄參是治療陰虛火旺的常用藥。
我國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家藥典(2020年版)》對其藥性和功效記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紅口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喉腫痛、白喉、瘰癧、癰腫、瘡瘍等癥"。
這段話是什麽意思呢?意思是說,玄參可以用來治療溫熱病引發的皮下出血(紫癜),溫熱病的瘟熱之邪深入營血,導致體內瘟熱;並可治療熱邪傷陰精所致的舌深紅、煩渴、津液不足、大便幹結,以及低熱、久咳、乏力等癥,還可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癥,並可治療虛熱證。還可用於治療傳染病白喉引起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以及淋巴結腫大、皮膚膿腫等。
玄參之所以能治療這麽多疾病,是因為他壹方面能清熱涼血,另壹方面還能滋陰降火。也就是說,它不單純是壹種可以苦寒清熱的藥物,還具有滋養陰精的作用,所以用來清火,應用比較廣泛。
當然,新鮮的玄參不利於保存,使用也不方便,所以必須經過炮制才能入藥。
《中藥大辭典》中規定了玄參的炮制方法:除去雜質後,切去蘆頭,洗凈,用水浸潤,然後切片,曬幹。也可洗凈後用清水浸泡,然後放入籠屜蒸透,再取出晾至6 7成幹。然後再燜潤至內外發黑,切片,再曬幹。
玄參之所以要先蒸後切片,壹方面是可以緩和玄參的寒性,增加其潤燥滋補的功效,避免傷及脾胃;另壹方面是玄參中含有大量的黏性物質,蒸熟後有利於切片。
1.清熱涼血
玄參清熱涼血,多與玄參同用。用於熱入血分所致的溫熱病、熱在血分所致的皮下出血、譫語等,如玄參地黃湯治療痘毒深入血分所致的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2.滋陰降火
玄參雖然性味苦寒,但同時又能滋陰生津,並非單純的攻下藥物。
因此,用玄參治療疾病可以達到滋陰清火的目的,清火而不傷陰,有助於迅速幫助機體恢復陰陽平衡。
玄參還可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大腸燥結所致的大便燥結。如《溫病條辨》中吳鞠通的增液湯,由玄參、生地、麥冬組成,用於治療因腸道津液受傷而引起的便秘。這就好比河水幹涸難以行船,然後利用上遊水庫放水,增加河水流量,進而幫助行船。
這種治療方法被中醫稱為 "增水行舟法"。
三、解毒散結法
古代中醫在使用玄參的過程中,還發現玄參對淋巴結腫大等中醫稱為 "瘰癧 "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這種療效被中醫總結為解毒散結法。
現今,中醫常用玄參配伍其他藥物治療乳癖、癭瘤、瘰癧等結節腫大疾病,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中國人民****、國家藥典(2020年版)壹》第121頁
#長江健康計劃##慢性病防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