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脊髓麻醉後最常見的並發癥之壹,也是患者最苦惱的問題[4]。而使用25G背孔穿刺針就沒有這種擔心,頭痛的主要原因是腦脊液的流失。使用這種特殊的細針,避免了腦脊液的流失,所以本組沒有1例頭痛。此外,不能排除局部麻醉從硬膜外擴散到蛛網膜下腔的可能性,因此CSEA的用量小於單純硬膜外麻醉,這與我們的結果壹致。硬膜外註射前應給予試驗劑量,防止導管誤進入蛛網膜下腔,並給予3ml 2%利多卡因。如果導管在硬膜外腔,平面將上升多達4個節段。如果將導管置於蜘蛛膜的網狀上腔,可能會引起廣泛的阻滯平面,不會引起膈肌麻痹[3]。本組病例未發現蛛網膜下腔置管。在我國,硬膜外麻醉的失敗率和不完全阻滯的發生率為9.55%。在剖宮產患者中,甚至高達25%以上[5]。然而,99%的CSEA阻滯患者獲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6]。CSEA吸收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優點,可以達到完美的鎮痛和滿意的肌肉松弛。其次,小劑量腰麻和適當的硬膜外麻醉可以避免持續性交感神經阻滯和肋間神經麻痹,維持呼吸循環系統的穩定,減少並發癥的發生。雖然CSEA具有上述優點,但這種方法也存在壹些缺點:①操作復雜,技術要求高;②硬膜外導管可能插入蛛網膜下腔,造成大面積阻滯;③麻醉平面比單純硬膜外麻醉寬,對循環系統影響大;④並發癥可能比單純硬膜外阻滯多,因為腰麻並發癥多。雖然有壹些缺點,但只要註意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復合腰硬聯合麻醉還是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