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降壓藥沒那麽簡單5類降壓藥不良反應及對策

降壓藥沒那麽簡單5類降壓藥不良反應及對策

當高血壓患者出現並發癥或其他疾病時,需要同時應用多種藥物,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利尿劑

低鉀血癥

低鉀血癥是由於利尿劑使腎臟排鉀增加所致,主要癥狀為四肢無力,少數患者伴有各種心律失常。

如果平時註意攝入含鉀、鎂的蔬菜和水果,壹般不會引起,但服藥期間如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應及時檢查血鉀。如血鉀降低要及時補充氯化鉀,少吃含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應定期監測血鉀、血鈉,註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尤其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應註意及時補鉀。

高鈉血癥

由尿鈉排出增多引起,表現為惡心、嘔吐、全身不適、頭暈、嗜睡、神誌不清、多尿或少尿甚至無尿等,日常飲食不易發生低鈉血癥。

研究發現,長期服用利尿劑的患者中約有30%會出現低鈉血癥癥狀,而長期服用噻嗪類藥物的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率要高出5倍。影響低鈉血癥的其他因素包括年齡、體重指數和腎小球濾過率。

低血壓

由排尿過多而未及時補充水分引起,表現為口幹、乏力、暈厥等,尤其是與血管擴張劑合用時。有些患者對利尿劑非常敏感,常規劑量可引起大量排尿。因此,使用利尿劑應從小劑量開始,並註意適量飲水,及時測量血壓,壹般利尿劑不宜與血管擴張劑合用。

利尿劑引起大量排尿時,可同時出現低鉀、低鈉、低血壓。這是壹組嚴重的不良反應和緊急情況,應提高警惕。

高尿酸血癥

服藥後,部分患者短期內血尿酸有輕度升高,但長期小劑量治療後多數可恢復正常。利尿劑壹般不會引起痛風,但原有痛風疾病的患者可能會誘發痛風發作,如關節紅腫。建議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不要使用利尿劑。

血糖升高

使用氫氯噻嗪治療3周後,空腹血糖可能會比用藥前升高,因此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利尿劑。吲達帕胺可幹擾部分患者的糖代謝,出現糖耐量異常現象,高血壓伴糖耐量異常患者應定期復查血糖。

上述不良反應多見於使用利尿劑劑量較大、時間較長的情況,劑量較小的情況下壹般不會出現上述不良反應。在使用利尿劑期間應多吃水果和蔬菜,多補充水分。如果利尿劑與 ACEI 或 ARB 聯用,可降低低鉀血癥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腎功能不全

不同的利尿劑可直接或間接引起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腎臟灌註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嚴重者可導致腎小管壞死。

中度至重度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禁用噻嗪類利尿劑,可用呋塞米替代。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吲達帕胺,其緩釋劑的不良反應較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咳嗽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其發生率因劑型而異。多為幹咳,較劇烈,對鎮咳藥效果差,這種咳嗽反應在停藥1~3周後可消失,無需特殊治療。

高鉀血癥

少數患者血鉀輕度升高,但不引起嚴重的高鉀血癥。在高血壓合並腎功能不全或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中,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高鉀血癥,造成嚴重後果。

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患者,尤其是重度高血壓患者,在考慮使用這類藥物前應檢查腎功能。除非出現低鉀血癥,否則 ACEIs 不應與氯化鉀和保鉀利尿劑螺內酯同時使用。

腎功能減退和蛋白尿

由於 ACEIs 可能會加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當血肌酐升高超過基礎狀態的 50%或絕對值超過 2.5 mg/L 時,應考慮停用 ACEIs。然而,對於高血壓腎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適當使用 ACEIs 可顯著延緩腎功能進壹步惡化,減少蛋白尿。然而,對於高血壓腎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正確使用該藥可明顯延緩腎功能的進壹步惡化,減少蛋白尿的排泄。

皮疹和血管性水腫

皮疹是對藥物的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血管性水腫很少見,這種反應通常發生在用藥後 4 周內,喉頭水腫會影響呼吸功能,嚴重時會導致窒息。如果用藥期間總有喉部阻塞感,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壹定要註意本病的發生,應及時就診。

卡托普利

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有嚴重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再障樣貧血改變,可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危險性。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不良反應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相似,只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很少引起咳嗽,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出現高鉀血癥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增加。

鈣拮抗劑

常見不良反應為踝關節水腫、發紅、頭痛、頭暈和牙齦增生,多發生在用藥後1~2年內,停藥後1~2個月內可自行吸收。發紅、頭痛和頭暈是由於頭部血管擴張引起的,持續用藥 1~2 周後可減輕或消失。

腳踝水腫常在用藥較長時間後出現,不易自行消退。這種反應雖不影響療效,也無不良後果,但患者心理上往往難以接受,故以改用其他降壓藥為好。如仍需使用,可加用小劑量利尿劑,水腫即可減輕或消退。

此外,停用鈣拮抗劑還可發生血壓反跳、興奮、焦慮等停藥反應,但發生率很低。

維拉帕米是壹種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具有減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因此不宜用於伴有心動過緩或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

β-受體阻滯劑

心動過緩

隨著劑量的增加,心率會減慢,可能出現傳導阻滯,甚至心跳驟停。因此,如果用藥後出現明顯的竇房阻滯或竇性停搏,應考慮停藥或減少劑量。如果使用後出現 II 度或以上房室傳導阻滯,則應停藥。

當患者出現心動過緩時,最好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以確定心動過緩的程度和性質。這是治療的正常反應,如果心率高於每分鐘 50 次,通常不會有問題。

心功能不全

臨床上,β-受體阻滯劑常用於治療輕中度心功能不全,但需要註意的是,由於β-受體阻滯劑具有降低心肌收縮速率的作用,因此禁止用於伴有急性左側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性心臟病。

對於高血壓合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改用利尿劑治療既能降低血壓,又能緩解心衰,可謂壹舉兩得。

支氣管痙攣

β-受體阻滯劑可使支氣管痙攣,誘發或加重呼吸困難,因此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禁用。

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美托洛爾為脂溶性,口服吸收後易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濃度為血漿濃度的70%[4],此時患者有明顯嗜睡、厭食、抑郁等精神癥狀時應考慮由其引起,可改服水溶性阿替洛爾治療,口服吸收後腦內濃度僅為血漿濃度的70%。口服吸收後腦內濃度僅為血漿濃度的 20%。

停藥綜合征

β-受體阻滯劑的突然停藥或減量與交感興奮和反跳性高血壓有關。此時,血壓很快恢復到治療前水平,甚至高於治療前,可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絞痛發作、心肌梗死、猝死。少數患者在長期應用該藥後可出現停藥後心肌耗氧量增加和血小板聚集現象,多在停藥後2-7天內發病。

此外,β-受體阻滯劑用於嗜鉻細胞瘤或嚴重糖尿病患者,偶爾會導致血壓異常升高。因此,患者不能隨意停藥。如發現血壓有反彈現象,可立即恢復服用停藥緩解癥狀,同時加服其他降壓藥,待血壓穩定後再逐漸停藥。

對血糖、血脂和體力的影響

β-受體阻滯劑有升高血糖的傾向,普萘洛爾和阿替洛爾可輕度升高甘油三酯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還有受體選擇性很高的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對血脂和血糖的影響很小。

此外,β-受體阻滯劑除降低代謝率外,對肌力和血管舒張功能也有影響,可引起乏力、皮膚蒼白、性腺功能減退等。因此,有高血糖、高脂血癥及疲勞綜合征的患者,除特殊情況外,盡量不用β受體阻滯劑,如確需用藥,可在有效控制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酌情服用。

  • 上一篇:為什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查不到執業藥師註冊信息
  • 下一篇:初級職稱評定要求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