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短期因素看,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今年3月份以來,我國疫情持多點散發,部分企業難以正常生產經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上升。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波動加劇,股票、基金收益明顯下降,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破凈”,導致居民風險偏好有所下降,部分資金重新流向存款。
作為消費主力軍的中青年群體,除了收入上具有優勢以外,還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壓力。居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預期提高,使得居民預防意識和儲蓄意願明顯增強。此外,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加大,居民住房消費意願持續不振,減少了住房消費支出,部分轉為居民存款。
居民存款持續增加提高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增強居民部門抵禦風險能力,但也反映出居民對未來預期轉弱、消費需求不足、投資意願下降等問題。下壹步,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穩住居民預期和信心,進壹步提振居民消費和投資。
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的關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對經濟和民生的沖擊,穩定企業和居民的預期。進壹步穩住宏觀經濟大盤。落實好前期出臺的穩經濟壹系列政策措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更加積極有為,主動發力,繼續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和實體經濟穩步恢復,穩定居民就業,提高居民收入。
要提振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改變居民消費動機不足等問題,改善居民消費環境,培育中高端消費增長點,擴大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消費,促進居民消費轉型升級。進壹步落實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合理把握信貸投放,更好地滿足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購房需求。
進壹步完善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好地滿足居民養老、就醫、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降低居民後顧之憂進而降低預防性儲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