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紅遍全國的著名歌手張迪,與鄧麗君、斯蒂芬·劉等歌手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代表。
他能現場即興作詞,創作出符合現場氣氛的歌曲。因為能力出眾,也開辟了中國現場歌曲的互動演唱表現形式。被業內人士稱為“快智歌王”。
他現在和小老婆在壹起幸福嗎?
1942年7月24日,張迪出生在山東青島的壹個富裕家庭。他父親是名醫,母親是知識分子,還有壹個弟弟。
作為家裏的長子,張迪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成為壹名醫生。
畢竟在那個年代,醫生不僅僅是壹個鐵飯碗,還是壹個非常體面和社會化的工作。
閑暇之余,張迪的父親很喜歡看戲曲,每次去看,壹定會帶上張迪。在國內,他還將演奏著名京劇藝術家馬的精彩唱段。
長此以往,張迪也愛上了戲曲,成了壹個小“戲迷”,閑下來就會哼哼嗓子。
小時候,在父母的壓力下,張迪不得不走父母定下的路線,努力學醫,也學了研究生,最後成為了壹名外科醫生。
因為成績優異,他被送到部隊做軍醫,有了這份穩定的工作後。
父母又為他包辦婚姻,丈夫糊裏糊塗結了婚,生了個女兒。
在很多人眼裏,張迪絕對是人生贏家,家庭幸福,鐵飯碗工作。
但他覺得自己過得很不好,好像壹直在實現父母的期望,過得渾渾噩噩。他在父母手裏就像壹個提線木偶,指著要去哪裏。
再加上整天呆在病房裏,看著那些可憐巴巴的病人,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壓抑,壹點希望都沒有。
於是他私下做了壹個決定,放棄自己的鐵飯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
他父母得知後,大罵他瘋了,直接把他趕出家門。
他妻子得知後,也選擇和他離婚,丟下女兒不管。
對於這個結果,張迪早有預料,所以沒有反抗,而是欣然接受。
與家人斷絕關系後,張迪也失業了,沒有了經濟來源。
為了養活女兒,他不得不在夜總會、歌廳等地做服務員,通過給駐場歌手打零工積累經驗,等待機會。
別人十幾二十歲,張迪當時40多了。不僅唱片公司看不起他,就連夜總會的老板也不想給他機會。
張迪深知自己的處境,他放棄了別人羨慕的壹切去尋找自己的夢想。無論多麽困難,多麽失意,他都要咬牙堅持,因為他沒有退路。
哪怕是壹個默默無聞的服務員,他也要努力工作,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偶爾幫幫同事。閑暇時,他會模仿舞臺上的歌手哼唱歌曲。
對於張迪的表現,老板看了個遍,似乎知道張迪的想法,於是給了他壹個上臺的機會。
當時臺下只有兩個客戶,只對嗑瓜子聊天感興趣,根本不想和張迪說話。
張迪等這個機會太久了,他不想輕易放過。
於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完成了自己在舞臺上的第壹次表演。雖然沒有掌聲,也沒有鮮花,但是他得到了老板溫柔的表揚,這對於名不見經傳的張迪來說是極大的肯定。
但這件事之後,張迪仍然是無名小卒,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他甚至去壹家很有名的夜店找老板說:“我不要妳給我錢。我只想有機會唱壹兩首歌。”
讓他沒想到的是,對方根本不想理他,只是厭惡地說:“我們這裏全是歌手。”
結果他轉身跑去找那個當紅歌手,樂呵呵地說:“我們在那裏給妳留了位置,只要妳去,多少錢都行。”
張迪聽了,覺得無比尷尬。
過了很久,張迪終於有機會在壹家酒吧登臺,臺下人山人海,他讓張迪唱《苦酒滿杯》。
但張迪完全記不住歌詞,只記得旋律,他將無法下臺。
這時老板遞來壹張紙條,說警察要在12查身份證,讓他告訴沒有身份證的顧客趕緊回家。
張迪急中生智,用唱歌的方式告訴客戶,於是拿起話筒唱道:“各位朋友,我告訴妳們,老板要我唱壹句話。晚上查,沒有身份證的好兄弟趕緊回家,不然就帶妳去派出所。”
讓他沒想到的是,觀眾不僅聽懂了,還舉手鼓掌,這讓張迪有壹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這壹唱也讓張迪迅速成名,成為各大夜店搶奪的對象。
之後張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以即興作詞為主,創作出符合現場氛圍的歌曲。因此被稱為“快智歌王”。
不久,張迪被經紀公司簽約,成為壹名職業歌手。他開始迅速走紅,並站穩了腳跟。
從1972到1982的十年間,張迪的演出超過了1000場,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後來張迪去印尼演出,結果臺下的觀眾故意刁難他。
讓他唱壹首基於人類頭發的歌。
作為著名的快歌之王,張皇帝自然不負眾望,不慌不忙地拿起話筒唱起了《毛毛之歌》。
這首歌讓張迪越來越出名,他的事業也因為上了壹層樓而變得。
當妳唱得好的時候,妳就是在表演。張迪也開始涉足娛樂圈,拍過很多電影,做過主持人。
由他的搭檔淩峰和弟弟張魁主持的“周末2100”節目在臺灣很受歡迎。
人氣最旺的時候,張迪壹天要趕8場,壹年2000多場。接他的大巴壹直處於出發狀態,下臺後馬上上車,去下壹場演出。
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愛情悄然而至。
有壹次,我女兒和她最好的朋友張欣茹壹起回家做客,他們聊起了工作。張欣茹說她失業了,不知道該找什麽工作。
這時,張迪的女兒提出了壹個建議,讓她最好的朋友每天陪著她,希望她能做爸爸的小助手。
聽了這話,張欣茹滿心歡喜,直接同意了。
張迪看著女兒開心的樣子,答應了。
讓女兒沒想到的是,相差33歲的兩個人,相愛了很久,沒有告訴自己就走到了壹起。
無論是生活還是吃藥,張欣茹都做得很完美。
他得知張迪有胃病後,24小時隨身帶著胃藥,以備不時之需。
每次張迪演出結束後,她都會第壹時間遞上毛巾和水。這些小細節讓張迪很感動,覺得被關心、被照顧。
久而久之,烏龜變成了綠豆,變成了眼睛。
由於兩人巨大的年齡差距和女兒閨蜜的身份,起初他們選擇了地下戀愛。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紙終究包不住火。
2005年,他們的戀情被媒體曝光,外界嘲諷張迪“老牛吃嫩草”。
當我女兒得知此事時,她放聲大哭。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直接質問張迪:“妳要我叫閨蜜媽媽嗎?”
63歲的張迪面對女兒的提問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耐心解釋。
我和心如的感情是真摯純潔的。我不在乎別人怎麽說。我喜歡她,她也喜歡我。我們在壹起很開心。作為男人,我們應該給她壹個與生俱來的權利。
妳看這些年,父親壹直很孤獨,感情也壹波三折。他已經長大了,根本不能陪他。經過壹番思想鬥爭,女兒還是選擇了接受。
就這樣,張迪和比他小33歲的女助理張欣茹結婚,成為夫妻。
婚後,張欣茹還為張迪生了壹個兒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迪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後來直接昏迷,大腦和神經都出現了問題。
但為了小老婆和兒子,他不得不繼續打工掙錢,參加了《天天向上》和《星光大道》的錄制,為的是給老婆孩子留壹筆錢,讓他們以後的生活有保障,哪怕百年後也安心。
如今,張皇帝已經79歲了。滿頭白發的他已經選擇了退休,他的小妻子也壹直陪伴著他。
雖然他們的婚姻並不樂觀,但是13年過去了,他們依然像以前壹樣相愛,這足以證明他們是真愛。
人的壹生很短暫,壹定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麽。
張迪的壹生可以分為兩部分。他前半生為父母而活,後半生為自己而活。
但無論是上半場還是下半場,他都活出了應有的意義。
人壹旦選擇了安逸,就很難有所突破。
有著鐵飯碗的張迪不安於現狀,敢於突破自我,做自己喜歡的事,追求夢想。
妳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直到妳鞭策自己。
感情方面,張迪也是敢愛敢恨。他完全無視世俗的眼光,無視外界的冷淡。他堅持要和小助理在壹起,給她應得的名分。
真正的愛情從來不受年齡、地位、外貌的影響,因為他們欣賞彼此的靈魂,是靈魂伴侶。
或許,張迪和張欣茹是壹對靈魂伴侶,他們用實際行動反擊了外界的壹切質疑。
恩愛如初,互相關心就是最無聲有力的證明。
希望他們能壹直幸福下去。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