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細胞會吸收紫外線輻射並產生有害的氧化物。這些化合物具有高度活性,會對皮膚造成 "氧化損傷"。具體來說,活性氧化物會破壞細胞壁、脂肪膜、線粒體和 DNA 等細胞組織,最終損害皮膚並加速衰老。
塗抹防曬霜時,被稱為紫外線吸收劑的分子會減少穿透皮膚的紫外線輻射量。然而,壹段時間後,這些吸收劑會滲透到皮膚表面以下,使內部組織暴露在輻射之下。
由化學系資深科學家Kerry M. Hanso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得出結論:暴露於三種常見的紫外線吸收劑(辛基甲氧基肉桂酸酯、二苯甲酮-3和辛二烯)是導致紫外線輻射的主要因素。然而,這些吸收劑是美國藥品管理局(FDA)批準廣泛使用的防曬成分。研究發現,這些額外的活性氧化物只有在紫外線吸收劑穿透皮膚時才會產生;穿透皮膚的防曬霜會失去吸收紫外線的能力。他們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即將出版的《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雜誌上。
漢森教授說:"防曬霜必須正確使用才能防止曬傷,例如,將防曬霜均勻塗抹在皮膚上就能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如果保護面積不夠,防曬霜中的紫外線吸收劑滲透到表皮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有兩種可能的解決辦法:壹種是使用壹些先進的防曬霜,確保吸收劑只存在於皮膚表面,減少紫外線引起的活性氧化物的產生。另壹種方法是將紫外線吸收劑與抗氧化劑混合,利用抗氧化劑降低皮膚中紫外線引起的活性氧化物的濃度。
漢森和其他研究人員將防曬霜塗抹在真皮模型組織上,以測試防曬霜的滲透過程和表皮深處活性氧化物的濃度。他們利用雙光子熒光顯微鏡檢測了分子探針熒光特性的變化,從而發現表皮下活性氧化物的生成過程。他們證實,當防曬霜滲透皮膚時,皮膚中會產生活性氧化物。
近95%的皮膚老化與紫外線照射有關。在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中,90%的紫外線輻射來自18歲以前。紫外線A會穿透表皮,到達皮膚深層的真皮組織。
"現在對每個人最好的建議就是使用防曬霜並經常塗抹。皮膚癌基金會建議每隔兩小時塗壹次,尤其是在出汗或遊泳時,防曬霜會被沖洗掉。換句話說,盡量避免已經滲透的紫外線吸收劑與任何紫外線輻射發生進壹步反應,減少產生活性氧化物的可能性"。加利福尼亞州河濱市化學系副教授克裏斯托弗-巴丁(Christopher K. Bardeen)解釋道。
當然,這項研究仍在不斷推進,其機理和基本解決方案仍有待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