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脾胃病,療效確切,尤其是以脾胃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等,多能取得良好效果。現將常見的適應癥,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嘔吐等、診斷歸納如下:
壹、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古稱 "不思飲食",多由脾胃虛弱、火不生土所致,
1.脾胃虛弱
胃經:梁門、關門、中天、不來、承蒙、岐杜、乳根、足三裏、豐隆、下巨虛、重陽、內庭。
脾經: 陰白、太白、公孫、周榮。
大腸經:二脈、小腸、天鼎。
2.火不生土
心經: 神門。
腎經: 靈樞。
膀胱經: 脾俞、胃俞、膽俞、魂門、三焦俞、陽藏、頤舍、膈俞、胃倉、承山。
心包: 勞宮、內關。
督脈: 脊中。
3.肝木犯脾,肝氣犯脾
肝經: 曲泉、章門、西門。
任脈:中庭、紫宮、上脘、中脘、下脘。
二、消化不良,傷食
由於飲食不節或脾虛,出現胸脘痞悶、噯腐、厭食、惡心、腹瀉等。現分別從脾胃虛弱、肝氣郁結的角度總結如下:
1.
胃經:天樞、足陽明、重陽、上巨虛。
脾經: 太白、商丘。
膀胱經: 脾俞、膀胱俞、三焦俞、魂門、胃俞、胃倉、承山。
2.肝郁
肝經:章門。
任脈:中脘、下脘、上脘、宣貫。
督脈: 中脊。
三、腹脹滿
腹脹滿,有虛實之分。金匱要略-腹滿寒疝》有食病脈證治法之說:"病人腹滿,按之則痛為虛,按之則痛為實"。辨證歸納如下:
1.脾胃虛弱
胃經:不合、承蒙、關門、大厥、水道、氣沖、天樞、離堆、內庭、神谷、沖陽、解溪、上巨虛、足三裏。
脾經: 陰白、瀆、太白、商丘、三陰交、泄谷、地機、陰陵泉。
任脈:水。
膀胱經: 脾俞、胃俞、大腸俞。
腎經:大鐘、太溪。
2.肝氣郁結
肝經: 曲泉、行間。
膽經: 懸鐘、外丘。
膀胱經: 膽俞。
四、腹瀉
腹瀉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有的是脾胃虛弱所致,有的是腎陽不足或肝氣郁結所致。
1.脾胃虛弱
胃經:內庭、足三裏、承門、梁門、天樞、關門。
脾經: 陰白、瀆、太白、三陰交、陰陵泉、大橫。
任脈:關元、石門、水分、神闕、中脘、氣海。
2.腎陽不振
腎經:湧泉、然谷、交心。
膀胱經:大腸俞、三焦俞。
椎脈:懸樞、脊中。
3、肝郁
肝經: 曲泉、章門。
五、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病。實證多由脾胃實熱、少陽相火所致;虛證常見於脾腎陰虛,概括如下:
1.脾胃陰虛型便秘。
脾經:太白壹脈、督脈。
2.少陽相火
心包經:大陵。
三焦經:中渚、支溝、外關。
膽經: 《光明》、《陽陵泉》。
肝經: 章門、大屯、太沖。
督脈:長強。
3、脾腎陰虛
腎經: 湧泉、地榆、照海、太溪、大沖、交心、石關、陰都。
膀胱經:
任脈:石門。
六。嘔吐
嘔吐可由外邪、濕痰、肝氣犯胃等引起。現從外邪犯胃、食滯生痰、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方面,歸納如下:
1.外邪犯胃。
大腸經:陽溪。
脾經:公孫、瀆、商丘。
膀胱經:肺俞、心俞、膈俞、膽俞、胃俞、腎俞、脾俞、魄頭、魂門、承光、玉枕、厥陰俞、三焦俞、康普頓、頤舍。
2.食滯、痰濕
胃經:足三裏、人迎、不得、天樞、滑肉門、頭維。
脾經: 陰白、瀆、商丘、公孫。
心包經:勞宮、大陵、麥角、曲澤。
三焦經: 支溝、顱息。
3.肝氣犯胃
肝經: 行間、太沖、章門、西門、大屯。
膽經: 陽陵泉、懸鐘、勞心、本神、率谷。
4.脾胃虛寒
心經: 少海、膏肓、神門。
小腸經: 天容、至正。
腎經: 太溪、大眾、陰都、銅鼓、酉門、不宮、神封、靈樞、神藏、俞中、玉府、石關。
任脈: 下脘、中脘、上脘、巨闕、中庭、玉堂、紫宮、石門。
督脈:大椎。
七、涎
涎為脾之液,脾胃虛寒,則寒涎上沖,不能收斂。本病又與腦病有關。
1.脾胃虛寒
胃經:地倉、頰車。
大腸經:小腸,溫溜。
三焦經:四柱宮。
任脈:廉泉。
2.腦病
腎經:然谷、太溪、陰谷、右門、榆中。
膀胱經:膈關、心俞。
椎脈:水谷、神庭。
八、痰
痰病在肺脾,臨床上因病因不同,有風痰、痰火、寒痰、頑痰等區別。歸納如下:
1.風痰、寒痰
腫經: 中府、天府、尺澤、列缺。
胃經:亞父、豐隆。
2.
膽經: 風池、浮白。
椎脈:上行。
膀胱經: 脾俞、膏俞、膈關、膈俞。
任脈:上蔡、巨闕。
九。其他脾胃病
1.泄瀉
大腸經: 《洄遊歷》。
肺經: 太淵。
脾經: 地機、三陰交、陰陵泉。
肝經: 太沖。
任脈:神闕。
2.餐瀉、食瀉
大腸經: 下廉,上廉。
胃經: 上巨虛。
脾經: 陰陵泉、三陰交。
膀胱經:肝俞、會陽。
肝經:太沖。
3、暴瀉、孔瀉
大腸經:三間。
脾經: 大都、太白、陰白、陰陵泉。
膀胱經:任脈。
腎經:然谷。
肝經:章門。
椎: 長強。
4.噎膈
肺經: 中府。
胃經: 乳根。
膀胱經:神堂、頤舍。
任脈:膻中、陰交。
5.脫肛
胃經:氣結。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橫結腸。
任脈:神闕、鳩尾。
督脈:百會、長強、脊中。
帶狀皰疹是西醫的病名,中醫稱為腰部火丹,是皮膚上出現壹簇簇水皰,疼痛如火,每多纏繞腰部而發生的皮膚病,民間稱為 "串腰龍"。本病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多見於肋間神經,老年人多見,任何季節均可發病,多無明顯誘因,發作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帶狀皰疹最痛苦的癥狀是疼痛,常因皰疹的疼痛使患者坐臥不安,精神煩躁,不思飲食,夜間難以入睡,甚至整夜失眠,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其中老年患者的疼痛更為嚴重。
筆者繼承恩師王雷霆教授的臨床經驗,采用龍眼穴配合 "截法",結合放血、拔罐、針灸治療帶狀皰疹134例,未留下任何後遺癥,且安全易行,短時間內即可收到滿意效果。現將其病因、發病機理、壹般資料及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壹)治療方法
1. "龍眼 "穴放血
"龍眼 "位於小指。"龍眼穴 "位於小指近節指骨關節尺側,取穴時要握緊拳頭。常規局部消毒後,用三棱針穿刺,然後擠壓,即有黃色粘液或惡血溢出,擠出1-2滴即可。
2. "龍頭"、"龍尾 "穿刺出血
皰疹最先出現的地方叫 "龍尾",皰疹延伸方向的末端叫 "龍頭"。
皰疹最先出現的地方叫 "龍尾",皰疹延伸方向的末端叫 "龍頭"。出血部位應在 "龍頭 "之前,"龍尾 "之後。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穿刺出血,並在穿刺部位拔火罐,以將惡血全部拔出。起罐後,用酒精棉球擦凈該處,不必包紮。
3.大椎穴放血
4.配穴
如發病在胸部或胸部以上,加曲池、合谷;皰疹在腰部,加足三裏、三陰交、太沖。選穴數量,根據病情輕重,壹般選1~2穴。刺激手法取瀉法,每穴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5.輔助治療
(1)病情嚴重時,可配合使用中藥。
(2)皰疹破潰後,可用龍膽紫塗擦局部,以防感染。
(3)皰疹分泌物較多,按手術常規清潔局部皮膚。
(二)註意事項
1.針頭及放血部位必須消毒,防止感染。刺時手要輕,刺宜淺,出血如珠如點為宜,切忌用力過猛。
2.放血後24小時內,不要洗澡,以防感染。治療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
3、貧血、體質虛弱、低血糖、低血壓、血液病患者及孕婦不宜放血。
4、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必須禁食辛辣、魚蝦等食物。
(三)療效
帶狀皰疹除皮損外,疼痛是主要癥狀。本組134例患者疼痛普遍劇烈,而針灸治療後疼痛能較快得到控制。壹般針刺後 24-48 小時內,疼痛可明顯減輕,有的可基本控制。疼痛控制後,皰疹迅速枯萎,逐漸結痂,1 周左右脫落。134例未發現遺留後遺癥。
50歲的劉大伯因感冒到藥店購買中成藥銀翹片口服。口服銀翹片3天後感冒未見好轉,於是回到藥店問藥師賣的是不是 "假藥";他又說自從前次感冒後每天吃銀翹片,兩天就好了,但這次連吃三天都不見好。藥師經過望、聞、問、切四診,確診劉伯伯患的是風寒感冒;又詢問了他的用藥情況,發現他沒有按說明書用姜蔥湯。於是告訴他,風寒未愈的原因是診斷不準確,用藥不當。在指導他服用姜蔥湯後,劉先生的感冒癥狀在第二天得到緩解,第三天就消失了,於是他高興地到藥房感謝藥師。藥劑師對他進行了壹周的跟蹤治療,他的感冒沒有再復發。
醫生分析
銀翹片是以中藥名方銀翹散為基礎的純中藥制劑,由連翹、金銀花、土茯苓、薄荷、竹葉等十味中藥組成,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很多人都知道銀翹片可以治感冒,但有些人吃了銀翹片治感冒後,連續幾天都不舒服。究其原因有二,壹是診斷不準確。因為中醫治療感冒是要分兩類的,中醫把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寒者熱之,治療原則為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代表方劑為荊防敗毒散。風熱感冒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頭痛、汗出、口渴、舌紅苔黃、脈浮;風寒感冒屬熱,治療原則為辛涼解表、宣肺清熱,代表方為銀翹散。故風寒感冒口服銀翹片無效。
其次,用藥方法不當。風寒感冒口服銀翹片,應取生姜、大蔥煎湯服用,以起到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這壹點在藥品使用說明中有提示。但大多數患者並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者看了但沒有註意,更沒有按要求去做,所以藥效不佳。
市場上的銀翹散中成藥有銀翹片和維C銀翹片兩種,這兩種藥有什麽區別呢?其實,維C銀翹片是在銀翹片的基礎上添加了撲熱息痛、撲爾敏和維生素C的中西結合制劑,具有抗鼻黏膜的作用。撲熱息痛具有抗鼻黏膜過敏作用;撲熱息痛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維生素 C 具有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中西醫結合,療效更佳。盡管如此,它仍然只對感冒和流感有效。
值得提醒的是,維生素C片中的撲熱息痛有嗜睡的副作用,司機、高空作業人員和從事精細操作的人員應慎用;撲熱息痛易損傷胃黏膜,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者慎用,5-羥色胺病及有出血傾向者禁用;維生素C為酸性藥物,胃酸過多、尿路結石者慎用。
對於壹棵棵大樹和壹片片密林來說,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才是最壯美的黃金季節,而這恰恰又是在樹木的生發季節,所以人們對綠葉有著無盡的描繪憧憬、思念...
但綠葉的 "綠 "與 "葉 "的 "綠 "是不同的,綠葉的 "綠 "與 "葉 "的 "綠 "是不同的,綠葉的 "綠 "與 "葉 "的 "綠 "是不同的。
但當這片樹林慢慢進入金秋,美麗的葉子從嫩綠變成淡淡的橘黃,迎接颯颯秋風和寒霜的時候,不禁飄飄揚揚、旋轉而下的時候,妳又是怎樣想的呢?這裏就不多說了。
今天我想說的是,搖葉具有生物收斂性,我們可以在醫學上把搖葉因余熱和燦爛的光輝而變廢為寶,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傳播福音。
方法壹:撿來楊樹葉、榆樹葉、柳樹葉、杏樹葉,這些隨處可見的落葉各壹大把,混合在壹起,用開水浸泡20分鐘即可,泡腳泡手都可以,治療風濕疼痛麻木。還可以用來洗臉,治療面部粉刺(青春痘)。擦洗全身,可治療皮膚病、瘙癢。用來洗頭,可防治脫發。
方法二:用上述幾種樹葉各三片,拌成壹個小枕頭,睡覺時枕在後頸部,可以安然入睡,頸椎舒適,第二天神清氣爽。把這種小枕頭放在腹部,可以治療腹脹消化不良。
落葉來源方便,不需要花壹分錢,對健康又如此有益,我們何不趁著這個季節稍微動手,換取自己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