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等效性試驗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藥代動力學參數為指標,比較同壹種藥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劑型的制劑,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無統計學差異的人體試驗。
生物等效性試驗在藥物研究開發的不同階段,其作用可能稍有差別,但究其根本,生物等效性試驗的目的都是通過測定血藥濃度的方法,來比較不同的制劑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也即藥物不同制劑之間的差異,以此來推測其臨床治療效果差異的可接受性,即不同制劑之間的可替換性。
壹、 BE 研究的適用範圍是什麽?
1)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藥品的劑型,但不改變給藥途徑的口服制劑或其他有關制劑(化學藥)。
2)已有國家藥品標準的制劑(化學藥)。
3)改變口服藥物制劑處方或工藝的補充申請
4)其他
二、BE 的研究方法是什麽?
通常意義的BE研究是指通過測量不同時間點的生物樣本(如血漿或尿液)中藥物濃度,獲得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來反映藥物從制劑中釋放吸收到體循環中的動態過程。並經過適當的計算得到曲線下面積(AUC)、達峰濃度(Cmax)、達峰時間(Tmax)等參數後,通過統計學比較判斷兩制劑是否生物等效。
三、如何測定生物樣本中藥物濃度
建立生物樣本中可靠的和可重現的藥物濃度定量分析方法是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的關鍵之壹。通常包括:特異性、標準曲線和定量範圍、定量下限、精密度與準確度、樣品穩定性、提取回收率。
四、如何設計生物等效性臨床試驗?
普通制劑:隨機、交叉、單劑量、兩周期試驗設計
控、緩釋制劑:隨機、交叉、單劑量和多劑量、兩周期試驗設計
在進行兩種以上劑型比較時,也可以進行多周期試驗設計。
在試驗藥物的半衰期過長時,可進行平行試驗設計。
五、什麽是交叉設計?
交叉設計是目前應用最多最廣的方法:把受試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按壹定順序處理,壹組受試者先服用受試制劑,後服用參比制劑;另壹組受試者先服用參比制劑,後服用受試制劑。兩順序間應有足夠長的間隔時間,為清洗期。
六、為什麽要采用交叉設計?
對每位受試者都連續接受兩次或多次的處理,相當於自身對照,可以將制劑因素對藥物吸收的影響與其他因素區分開來,減少了不同試驗周期和個體間差異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七、為什麽要做血藥濃度達到穩態時的生物等效性比較?
觀察制劑的控釋或緩釋特性是否壹致。
八、通常受試者的例數是多少?
通常要根據統計學的把握度進行計算,SFDA的指導原則是18~24例,對某些變異性大的藥物可能需要適當增加例數
九、如果試驗藥物是前藥怎麽辦?
原則上以原藥為基礎進行等效性研究。在原藥代謝很快、藥代動力學參數變異大導致血液濃度測定困難或受試者數目過大時可以主要活性代謝產物為基礎進行等效性研究。
十、如何確定給藥劑量?
1)給藥劑量壹般應與臨床單次用藥劑量壹致,不得超過臨床推薦的單次最大劑量或已經證明的安全劑量。
2)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壹般應服用相等劑量。
3)需要使用不相等劑量時,應說明理由並提供所用劑量範圍內的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依據,結果可以劑量校正方式計算生物利用度。
十壹、如何確定清洗期 ?
設定清洗期是為了消除兩制劑的互相幹擾,避免上個周期內的處理影響到隨後壹周期的處理中。清洗期壹般不應短於7個消除半衰期。
十二、如何設計取樣點?
1)取樣點的設計壹般應兼顧到吸收相、平衡相(峰濃度)和消除相,考慮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及藥代動力學參數計算的合理性。
2)服藥前應先取空白血樣。壹般在吸收相部分取2~3個點,峰濃度附近至少需要3個點,消除相取3~5個點。
3)采樣持續應到受試藥原形或其活性代謝物3~5個半衰期時,或至血藥濃度為Cmax的1/10~1/20,AUC0-t/AUC0-∞通常應當大於80%。
十三、受試者入選標準是什麽?
男性健康受試者,18~40周歲。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2)在正常範圍(19~24)內。要求在試驗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十四、受試者排除標準(舉例):
1)通過直接提問和體檢,有任何顯著的臨床疾病者。
2)臨床上有顯著的變態反應史、特別是藥物過敏史者。
3)經研究前全面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發現有任何顯著的臨床疾病者。
4)正在服用或在服第壹劑研究藥物前3周中曾服用任何處方藥或非處方藥(每天3g以內撲熱息痛除外)者。
5)在此研究給第壹劑的日期前4個月內接受過任何試驗性藥物者。
6)喝酒每周超過28單位酒精(1單位=285ml啤酒或25ml烈酒或1玻璃杯葡萄酒)者。
7)每天吸煙超過10支或相等量的煙草者。
8)有證據表明其為藥物濫用者。
9)在研究前壹個月獻過血,或打算在研究期間或研究結束後壹個月內獻血或血液成分者。
10)研究者認為受試者有任何原因可能不會完成本研究者。
十五、為什麽選擇男性受試者?
消除性別間的差異,避免受女性經期及妊娠的影響。
十六、壹般用非房室數學模型分析方法來估算藥代動力學參數,為什麽?
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其主要藥代參數Cmax和Tmax均以實測值表示,AUC0→t以梯形法計算。用房室模型方法估算藥代參數時,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軟件其值可能有較大差異。
十七、BE 常用的軟件有哪些?
1)WinNonLin
2)DAS
3)研究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但所用軟件必須經確證並應在研究報告中註明所用軟件。
十八、等效判斷標準
采用主要藥代參數經對數轉換後以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顯著性檢驗,然後用雙向單側t檢驗和計算90%置信區間的統計分析方法來評價和判斷藥物間的生物等效性
關於方差分析
?方差檢驗是顯著性檢驗,設定的無效假設是兩藥無差異,檢驗方式為是與否。
?在P<0.05時認為兩者差異有統計意義,但不壹定不等效;
?在P>0.05時認為兩藥差異無統計意義,但並不能認為兩者相等或相近。
關於等效檢驗
?雙向單側t檢驗及(1~2α)%置信區間法是目前生物等效檢驗的唯壹標準。
?SFDA規定:壹般經對數轉換後的受試制劑的AUC0→t在參比制劑的80%~125%範圍,受試制劑的Cmax在參比制劑的70%~143%範圍,判斷兩藥生物等效。
?如有必要時,應對Tmax經非參數法檢驗,如無差異,可以認定受試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等效。
各國等效判斷標準比較
國家/ 地區
AUC 標準(90% 可信限)
Cmax 標準(90% 可信限)
中國
80~125%
80~125%
加拿大
80~125%
None(點估計)
EMEA
80~125%
75~133%
日本
80~125%
某些藥物更寬
WHO
80~125%
Cmax的可接受範圍可能比AUC寬
美國
80~125%
80~125%
南非
80~125%
75~133%
十九、出現Tmax 不等效,Cmax 等效,AUC 等效或Cmax 不等效,AUC 等效時,怎麽看?
目前比較肯定AUC對藥物吸收程度的衡量作用,而Cmax、Tmax依賴取樣時間的安排,用它們衡量吸收速率有時是不夠準確的,不適合用於具有多峰現象的制劑及個體變異大的試驗。故在評價時,若出現某些不等效特殊情況,需具體問題加以具體分析。
二十、BE 研究的臨床試驗報告
生物等效性研究臨床報告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實驗目的;
(2)生物樣本分析方法考察的數據,提供必要的圖譜;
(3)實驗設計和操作方法,包括全部受試者的資料、樣本例數、參比制劑、給藥劑量、服藥方法和采樣時間安排;
(4)受試者各時間點的藥物濃度、藥代參數和藥時曲線;
(5)采用的統計分析方法以及詳細統計過程和結果;
(6)服藥後的臨床不良反應觀察結果,受試者中途退出和脫落記錄及原因;
(7)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結果分析以及討論;
(8)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