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時,應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既可減少疾病危害,又可節省看病費用。生病了,要選擇合法的醫療機構,遵循分級診療。就診時,應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既往病歷及各種檢查資料,如實向醫生陳述病情,配合醫生治療,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按照醫生的要求調配飲食,確定活動量,改變不良行為生活方式。
醫學能夠解決的健康問題是有限的,公眾應正確認識醫學的局限性,理性對待醫學成果。如果對治療結果有異議,或認為醫護人員有過錯,應通過正當途徑或法律手段解決問題,不應采取擾亂醫療秩序、傷害醫護人員的違法行為。
合理用藥,能口服不肌註,能肌註不輸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合理用藥是指安全、有效、經濟地使用藥物。用藥應遵循能不用則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註,能肌註不輸液的原則。必須註射或輸液時,應做到 "壹人壹針壹管"。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要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
購買藥品應到合法的醫療機構和藥店,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購買。
在購買藥品時,壹定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和藥店購買,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購買。"藥到病除 "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購買處方藥時,壹定要慎之又慎。壹旦誤服、誤用藥品,要及時攜帶藥品及包裝就醫。
抗生素屬於處方藥。所有抗生素在抗感染的同時,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甚至毒性反應。壹般針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對病毒引起的感冒、傷風等上呼吸道感染無效。因此,為了有效開展抗感染治療,避免耐藥性的發生,減少不良反應,防止濫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合理地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