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起病多緩慢,病情輕重不壹,腹瀉是主要癥狀,排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裏急後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緩解的特點。腹痛壹般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現有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常見的全身癥狀有消瘦、乏力、發熱、貧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惡化或初次發病就呈暴發性,表現嚴重腹瀉,每日 10-30 次,排出含血、膿,粘液的糞便,並有高熱、嘔吐、心動過速、衰竭、失水、電解質紊亂、神誌昏迷甚至結腸穿孔,不及時治療可以造成死亡
壹、自身免疫反應: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本病並發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者較多, 腎上腺皮質激素能使病情緩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結腸上皮細胞抗體,所以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腸道菌後,可與結腸上皮細胞抗原起免疫反應,損傷結腸粘膜,並且患者的淋巴細胞對胎兒結腸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提示懷疑結腸炎的發生還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與壹些結腸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認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種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較大。
三、遺傳:本病的血緣家庭發病率較高,據歐美文獻統計,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直系血緣親屬中,約15-30%的人發病。此外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單合子比雙合子更容易發病,提示本病的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四、神經精神因素:有人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中起壹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對於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性差,屬心身疾病壹類,心身疾病強調心裏因素在疾病的發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將7種疾病列為心身疾病,即:哮喘,類風濕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皮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可能有更多疾病被列為心身疾病。
現社會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的人慢慢的患上此病,請專家開付對此病有療效的藥方,為廣大患者解決這個病。
[編輯本段]主要臨床癥狀
本病起病多數緩慢,少數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遷延數年至十余年,常有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或持續性逐漸加重,偶呈急性暴發,臨床表現:
(1) 大量便血: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博增快,血壓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輸血治療。
(2) 腸狹窄:臨床壹般無癥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
(3) 腸穿孔:皮質激素的應用被認為是腸穿孔的壹個危險因素。
(4) 中毒性擴張:這是本病的壹個嚴重病發癥,多發生在全結腸炎的人,死亡率可高達44%,易並發腸穿孔。
(5) 結腸癌:約5%病例發生癌變
(6)腹瀉:因炎癥刺激所致,程度輕重不壹,腹瀉為本病最主要癥狀。輕者每天3—4次,呈軟便或糊狀便,可混有粘液和膿血;重者數十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
(7) 腹痛: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壹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能壹便意壹便後緩解的規律。
(8) 便秘:大便秘結4—5日排便壹次,糞便如羊屎樣,甚則不吃瀉藥不能通便。
(9) 其他癥狀: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嚴重者有可發熱,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貧血,失水,電解質平衡推敲和營養障礙等表現。
[編輯本段]結腸炎診斷
在日常生活中結腸炎是比較好確認,如有腹瀉大便不成形、腹痛、腸鳴、便秘、粘液便及膿血便,此病剛開始服用磺胺類及抗生素藥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復發後,用此藥療效甚微,應到當地醫院請專科醫生幫助診斷.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結合我國情況擬定3試行診斷標準:
(1)潰瘍性結腸炎需先排除細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結腸炎等病因明確的結腸炎.
(2)具有反復發作的腹瀉、腹痛、粘液、膿液等典型的臨床表現,至少有結腸鏡“X光線”的特征性改變中的壹項。
(3)臨床表現不典型,但有典型結腸鏡或X光表現或粘膜活檢組織學表現。
[編輯本段]結腸炎的臨床分型
結腸炎的臨床分型有利於治療和判斷預後,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過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癥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與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癥狀,病變多局限在直腸和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2)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多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癥狀。
(3)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4)暴發型:少見。
[編輯本段]慢性腸炎的中醫分型
中醫認識:認為結腸炎大多為濕熱壅結、脾腎陽虛、氣血兩虛、氣滯血瘀、飲食失調、勞累過度、精神因素而誘發。本人經過20余年臨床經驗和眾多專家***同努力總結了壹套較為完整的獨特中醫分型論治,因此在臨床中取得奇特療效,從而對治愈結腸炎及預防結腸癌有壹定作用。
(1)腹瀉型:泄瀉、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膿血便、腸鳴及排便不暢、不盡、裏急後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惡寒、頭昏等癥。(此型最易治療,壹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結,如羊屎樣,排便不暢、不盡,甚則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有壹部分患者原有長期腹瀉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幹、腹脹貧血等癥,易惡變。(治療壹般30-60天)
(3)腹瀉便秘交替型:大便時幹時稀、時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脹等癥。(治療壹般20-60天)
[編輯本段]結腸炎的治療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癥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
山東患者劉某,腹痛腹瀉5年,服用過很多中西藥物,開始見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藥服用時減輕,停藥後復發。就診時患者腹瀉加重,大便帶粘液,每天5-6次,裏急後重,大便後肛門有灼熱感,飲食尚好,但吃飯後就得去廁所,行動稍有遲緩,大便就不能控制,身體逐漸消瘦,全身無力。舌質紅,苔白膩,脈弱。根據病情,用健脾祛濕、寒熱通補法治療,服藥15劑後,大便次數減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礎上用補腎藥,用服15劑,大便基本上恢復正常。患者以為完全好了,沒鞏固治療,但因飲食不節而病情復發,大便日3-4次,病癥基本同前,但反應較輕,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繼服15劑,大便基本恢復正常,再服15劑,完全恢復正常,至今未再復發。
結腸炎的治療用藥,關健是在組方,大便次數多不壹定就用補藥,要辨證和辨病相結合,健脾和中和通補通用相結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癥,比如“永倉訶苓止瀉膠囊”效果就很好。
[編輯本段]結腸炎患者飲食調節方法
壹、休息:休息對疾病有很大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隨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壹般應避免重體力活動。
二、飲食和營養:腹瀉期要註意補充營養,又要適當減少飲食中的纖維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飲食,以減輕高纖維素成份可能給結腸粘膜帶來的機械性損傷。關於結腸炎患者喝牛奶的問題,要看喝牛奶後有無腹瀉加重,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可能對牛乳蛋白過敏,另壹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腸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瀉。在我國,患有乳糖酶缺乏癥的人要比西方為多,因此,對腹瀉期的炎癥性腸病患者應仔細詢問有無對牛乳過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攝入,有時會起到止瀉的效果。
由於腹瀉便血、長期攝食過少和吸收營養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鐵、葉酸缺乏或貧血、應給予適量補充。壹般可經口服或註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藥。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以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三、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於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出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註意用藥後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充水,氯化鈉和鉀鹽,糾正水和酸堿平衡紊亂。
有以下幾點,您參考壹下吧!
1.少纖維、低脂肪食物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對腸道不利,故應限制。多油及脂肪類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可使腹瀉加重,所以油炸、烹調、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控制用量。
2.註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壹些易消化的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魚、蛋、豆制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減少纖維的攝入,因為慢性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應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飲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營養,改善癥狀。慢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應食粥類、精米面類、魚蝦、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腸道得以休息。
3.慢性腸炎如有脫水低鈉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水,食用菜葉湯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的丟失。
4.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發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5.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慢性結腸炎可適量食用。
6.慢性腸炎病人多是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腸道易並發感染,因而更應註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7.慢性結腸炎病人還應密切觀察自己對各種食品的適應性,註意個體差異。壹些本不應對腸道造成影響的食品,如雞蛋、牛奶等,但食後腹瀉加重,過敏源壹時也分辨不清,因此發現問題,要找出原因,摸索規律,盡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復不定的腹瀉除了積極醫治外,飲食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飲食的調理能減輕腸胃負擔,促進腸粘膜修復,在用藥過程當中,通過飲食調理,供給腸道充足的營養,改善營養狀況,避免刺激,使腸道得到適當的休息,有利於早日康復、縮短用藥療程。
因此,急慢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是
1、食物應以易消化,質軟少渣,無刺激性為宜。少渣食物可以減少腸蠕動,使腹瀉得以緩解,可進食雞蛋、細掛面、爛米粥等。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盡量少吃。
2、慢性結腸炎的病程長,經常反復發作,為改善營養狀況和腸道環境,要給予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還應在供給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B乃鐵豐富的食物,以補充體力、滋養身體。
3、多吃此有止瀉作用的食物減輕腹瀉,再通過綜合治療調理有利於早日康復。如:馬齒莧、薏苡仁、扁豆、山藥、山楂、烏梅、蘋果、荔枝、蓮子、糯米、粳米、茨實、藕、火腿、烏雞、胡椒等
4、適當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燴、燜等方法。忌食豬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5、忌吃產氣食物。此病由於反復發作,在結腸粘膜中潰瘍、疤痕纖維交替產生,因而結腸內壁的彈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蠶豆、白薯等脹氣食物,則可能會導致腸內氣體充盈而發生急性腸擴張或潰瘍穿孔等並發癥。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為脾胃素虛、腎陽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紅柿、蚌肉、海參、百合湯等,會進壹步損傷脾腎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停,同時這些食品本身性質滑利,會加重腹瀉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鮮。腹瀉患者食用牛奶、煉乳、蝦、海魚等後易發生結腸過敏,導致腹瀉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潤腸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