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hemia of spinal cord
3 概述ischemia of spinal cord
3 概述是由脊髓缺血引起的壹系列癥狀。p> 脊髓缺血會引發壹系列破壞性生化變化,導致細胞內鈣積累和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從而損傷脊髓中的神經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損傷。脊髓缺血比腦缺血少見,主要原因是脊髓動脈粥樣硬化比腦動脈少,脊髓供血網絡豐富,脊髓對缺血的耐受性較強。脊髓本身的病變導致的脊髓缺血癥狀可能是壹過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
在過去的十年中,由於脊髓血管解剖學和血流測量方法的改進,臨床對脊髓缺血的認識也在不斷進步。許多脊髓缺血病例是由脊髓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而脊髓本身並沒有病變。脊髓缺血也可能由脊髓本身的血管病變引起,如脊髓血管畸形或脊髓動脈粥樣硬化。
進行性脊髓缺血還可導致進行性截癱,並伴有平面感覺缺失和膀胱等括約肌功能障礙。
脊髓缺血的治療原則是確保缺血後脊髓灌註,提高脊髓對缺血的耐受性,保護脊髓免受缺血後再灌註損傷。
4 疾病名稱脊髓缺血
5 英文名稱ischemia of the spinal cord
6 分類Neurology > Spinal cord vascular disorders
7 ICD numberG95.8
8 流行病學目前尚未發現權威和較全面的發病率統計。
9 脊髓缺血的病因脊髓缺血可因主動脈造影或手術切除主動脈瘤時血液供應中斷而發生。脊髓缺血有時可由主動脈縮窄、脊髓血管畸形、微栓塞、血管痙攣和供血不足引起。其他如梅毒性脊髓動脈炎、腰椎管狹窄、脊髓外傷、紅細胞增多癥、靜脈血栓、引起低血壓的全身性疾病等都可導致脊髓缺血。
10 發病機制脊髓缺血引發壹系列損傷性生化改變,導致細胞內鈣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加,從而損傷脊髓中的神經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損傷,國外學者在兔脊髓缺血模型中,發現受損神經元中有雕亡小泡,提示細胞雕亡促進神經細胞死亡。
11 脊髓缺血的臨床表現脊髓缺血較腦缺血少見,主要原因是:脊髓動脈硬化較腦動脈少;脊髓供血網絡豐富;脊髓對缺血有較強的耐受性。脊髓本身病變引起的脊髓缺血癥狀可以是壹過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
壹過性腦缺血類似於壹過性腦缺血發作,發病突然,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恢復後不留後遺癥。間歇性跛行和發作性下肢遠端無力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臨床表現。在 "間歇性跛行 "發作期間,雙下肢的癥狀可能不壹致,體格檢查可發現膝腱反射亢進和錐體束征陽性,但往往仍有動脈搏動。在跛行發作的間歇期,上述癥狀會消失。少數患者還會出現發作性截癱等癥狀。
進行性截癱也可能發生於進行性脊髓缺血,產生平面感覺缺失和膀胱等括約肌功能障礙。
12 脊髓缺血的並發癥脊髓缺血的並發癥主要是脊髓外表現,以及由於進行性截癱和臥床休息引起的繼發性肺炎、褥瘡和尿路感染。
13 實驗室檢查 13.1 腦脊液檢查脊髓缺血腰穿椎管壹般無梗阻,或有不完全性椎管梗阻.CSF外觀無色透明或黃色,細胞數正常,有時蛋白含量正常或輕度增高,細胞數較正常。
13.2 其他選擇性檢查包括血電解質、血糖、尿素氮、癌胚抗原檢查。
14 輔助檢查脊髓碘造影或可見脊髓不確定狹窄,脊髓磁**** 振也可輔助診斷。核磁共振成像在急性期可顯示脊髓增厚和腫脹,在慢性期可顯示脊髓萎縮。
15 脊髓缺血的診斷根據伴有脊髓損傷的壹過性下肢無力發作,診斷壹過性脊髓缺血並不困難。如果是突發性截癱,則應詳細詢問病史,如果是在腹主動脈手術後發生,則不難確診。如果缺血是由脊髓血管畸形引起的,則應使用脊髓血管造影術進行診斷。
16 鑒別診斷壹過性脊髓缺血常與以下疾病鑒別。
16.1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間歇性跛行本病好發於有明確病史的老年人。行走壹段距離後,壹側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無法行走,但休息後可以繼續行走。但發作時沒有脊髓損傷的癥狀。
16.2 栓塞性脈管炎多見於無明顯外周動脈硬化的中年男性,發作時足部和小腿疼痛,伴有足溫下降、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足趾發紺,無脊髓損害癥狀。
17 脊髓缺血的治療脊髓缺血的治療原則是:保障缺血後脊髓灌註,提高脊髓對缺血的耐受性,防止缺血後脊髓再灌註損傷。
1.保證足夠的全身血容量和維持略高於正常的動脈壓是治療脊髓缺血的前提,但應避免血壓過高,以防止椎管內充血和出血。據報道,納洛酮可升高血壓,增加脊髓血流量,對脊髓有保護作用。
2.低溫、糖皮質激素、鈣通道阻滯劑、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的應用可提高脊髓對缺血的耐受性:
(1)動物實驗表明,硬膜鞘內低溫灌註和腹主動脈低溫灌註對脊髓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在32~34℃的亞低溫狀態下,脊髓的耗氧量和能量代謝減少,可避免心律失常、心跳驟停等嚴重並發癥的發生。
(2)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改善損傷後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註,從而促進脊髓功能的恢復,其機制有待進壹步研究,但甲基強的松龍的療效是肯定的。
(3)有研究認為尼莫地平在改善脊髓血流的同時可降低動脈血壓,因此主張尼莫地平與去甲腎上腺素聯合應用。還有人認為,尼莫地平的最佳劑量為 0.05 毫克/千克。然而,也有相反的觀點認為,尼莫地平對脊髓缺血後脊髓供血的改善和神經功能的恢復沒有明顯作用。尼莫地平的有效劑量和療程應繼續探討。
(4)Yum,Madden等發現地佐西平(MK801)、LY233053作為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在脊髓缺血後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3.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和免疫調節藥物預防脊髓缺血後再灌註損傷。
18 預後脊髓缺血的癥狀可以是壹過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嚴重病例可能出現進行性截癱,伴有平面感覺缺失和膀胱等括約肌功能障礙。
19 脊髓缺血的預防1.癱瘓肢體應及早進行被動運動、***,以改善血液循環,防褥瘡,定時翻身,***受壓部位,保持皮膚清潔。
2.預防呼吸道感染,註意保暖。
3.早期預防和治療可引起脊髓缺血的疾病,如脊髓壓迫癥等。
20 相關藥物氧氣、尿素、強的松、尼莫地平、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
21 相關檢查尿素氮
治療脊髓缺血的穴位 懸鐘頸項強急、落枕、腰腿痛、下肢癱瘓、中風後遺癥、脊柱炎、腰扭傷、頭痛、扁桃體炎、鼻炎、流鼻血等。懸鐘...
絕骨頸項強急、落枕、腰腿痛、下肢癱瘓、中風後遺癥、脊柱炎、腰扭傷、頭痛、扁桃體炎、鼻炎、流鼻血等。懸鐘...
推骨對三叉神經痛有止痛作用。其鎮痛機理與人腦脊髓中的單胺遞質有關,如針刺合谷、宗筋絡,或針刺內關、膻中、膻中穴,均有鎮痛作用。
髓孔頸項強急、落枕、腰腿痛、下肢癱瘓、中風後遺癥、脊柱炎、腰扭傷、頭痛、扁桃體炎、鼻炎、鼻出血等。懸鐘...
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