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輸液和治療的常見不良反應

輸液和治療的常見不良反應

1.發熱反應:多發生在輸液後幾分鐘至壹小時。患者表現為畏寒、寒戰、發熱。停止輸液後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先寒戰,後高熱,並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脈搏加快等全身癥狀。治療方法(1)發熱反應輕微者,應立即減慢滴速或停止輸液,並及時通知醫生;(2)發熱反應嚴重者,應立即停止輸液,並保留剩余藥液和輸液器,必要時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以找出引起發熱反應的原因;(3)對於高熱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或激素治療。

2.循環超負荷反應: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痰液呈粉紅色泡沫痰,嚴重時痰液可從口腔、鼻腔流出。肺部聽診布滿濕啰音,心率快,心律失常。處理方法:(1)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病情允許,可協助患者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回流,減輕心臟負擔;(2)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壹般氧流量為6?8L/min,以增加肺泡內壓,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物的產生。同時,在濕潤環境中加入 20%?30%乙醇溶液加入加濕瓶中,降低肺泡內泡沫表面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癥狀;(3)根據醫囑給予鎮靜、平喘、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等藥物,穩定患者緊張情緒,擴張外周血管,加速液體排出,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荷;(4)必要時行肢體旋轉結紮術。

3.靜脈炎:表現為沿靜脈出現紅線,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有時伴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治療方法:(1)停止該部位的靜脈輸液,擡高患肢,制動。局部用50%硫酸鎂或95%乙醇溶液濕熱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2)超短波理療,每日1次。

4.空氣栓塞:患者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或胸骨後疼痛,繼而出現呼吸困難和嚴重紫紺,伴有瀕死感。聽診時可在心前區聽到響亮、持續的 "水泡音"。治療:(1)如果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應立即將患者置於左側臥位,並保持頭低腳高的姿勢。這種體位有助於氣體浮向右心室心尖,避免阻塞肺動脈入口。隨著心臟的舒張,空氣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少量進入肺動脈,最後逐漸被吸收;(2)給予高流量氧氣吸入,提高患者血氧濃度,糾正缺氧狀態;(3)有條件時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將空氣抽出;(4)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壹旦出現異常,及時對癥治療。

  • 上一篇: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專業設置
  • 下一篇:應當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情形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