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名單
姓名 職稱或職務 工作單位
吳孔明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吳孔明:圍繞著Bt水稻究竟能不能吃,農業部委托檢測機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後證明,它像常規食品壹樣安全。
簡光洲:蔣高明準備在《南方周末》上搞個民間綠色提案,就是讓轉基因研究者自己先來試吃,征集誌願者來試吃轉基因產品,這種方法可行嗎?
吳孔明:我覺得不可行,也沒有必要。我覺得任何國家都有相應的標準和法規制度。這些都是建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的。轉基因安全證書的發放,國家是依法、有序科學地進行。
我們現在不能研究壹個新藥,壹定要讓研發者自己試吃,吃完之後再去用。妳覺得這個可行嗎?因為什麽東西不是說敢不敢吃,它是建立在壹個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的。
段武德 高級農藝師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
石燕泉 副司長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楊漢春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黃大昉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
楊曉光 研究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方向東 常務理事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
朱水芳 研究員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
章桂明 研究員 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謝道昕 教授 清華大學
張大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於嘉林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萬建民 教授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
沈誌成 教授 浙江大學
李新海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
賴錦盛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朱玉賢 教授 北京大學
李付廣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棉花所
盧長明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
董英山 研究員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李聰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所
郭安平 研究員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劉勇 研究員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路興波 研究員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賈士榮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
面對源源不斷的反轉基因作物的浪潮,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賈士榮教授認為,到目前為止,凡是經過科學評價和政府部門的嚴格審批獲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全世界數億人食用後至今尚未出現壹例轉基因食品中毒或醫療事故。
賈士榮指出,所有上市的轉基因產品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批程序,都是經過8到10年的安全性評定才會推向市場。
賈士榮是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研究員,他的壹個轉基因水稻正在參與商業化種植申請。他反駁說:“我想請教那些反對者,他如何回答幾十年以後的事情?科學在現有的水平上認為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科學是動態的,說不清幾十年後的事情。但如果以後出現了問題,科學會解決它。”
彭於發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
盧寶榮 教授 復旦大學
喻大昭 研究員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王誌興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
徐海根 研究員 環保部南京環境研究所
薛勇彪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
林敏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
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相比具有兩方面的優勢,打破不同物種間的天然雜交的屏障,由於它的基因操作具有更明確的功能,後代的表現可以準確預期。我這裏特別強調,只有轉基因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密切地結合,才有可能培育出多抗、優質、高產、高效的新品種,才能在緩解資源約束、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為什麽要做轉基因水稻,因為它具有保證我國的糧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從競爭態勢上來講,我們有豐富的資源,水稻的基礎研究和育種基礎都處於國際先進和領先地位,因此我們使轉基因水稻商品化,既不怕國外公司進來爭奪國內市場,我們還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像轉基因抗蟲棉壹樣進入國際市場。美國雖然發展勢頭很強勁,但在水稻這個問題上,不是最強勢的,而歐洲在爭論中還停滯不前。所以,我們現在選擇轉基因水稻,搶占發展的先機和接受制高點,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技術優勢,促進我國民族種業的發展。袁隆平院士曾經提到,如果我們現在不發展分子育種、生物技術育種,短則五年、長則十年,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就要落後國際水平,從這些都可以看到,中國發展轉基因水稻可以推進產業化,不僅從國家需求上是必要的,從戰略上考慮也是迫切的。
依據:林敏: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造福人類
塗長春 研究員 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所
童光誌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上海獸醫所
林祥梅 研究員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
劉娣 教授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李寧 院士 中國農業大學
常智傑 教授 清華大學
蔣思文 教授 華中農業大學
曹斌雲 教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劉標 副研究員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所
姜平 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
孫效文 研究員 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李寧 研究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徐海濱 研究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魏雪濤 副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衛生學院
陶愛林 教授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黃昆侖 副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王靜 研究員 天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李巍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
姚斌 研究員 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
薛長勇 主任醫師 解放軍總醫院
沈連忠 研究員 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
王雪 副研究員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覃文 教授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楊士友 研究員 安徽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
彭少傑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所
王熳 高級工程師 河北省藥品審評認證中心
王碩 教授 天津科技大學
陳功 高級工程師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