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甾體抗炎藥
常見的非甾體抗炎藥主要有萘普生、阿司匹林等。其中,萘普生可用於頭痛、關節炎和月經引起的疼痛。阿司匹林除了止痛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還可以預防潛在的心臟病和缺血性中風再發。不過,上述藥物對胃腸有刺激性,因此飯後服用可降低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另外需要註意的是,有胃病或腎臟不好的人壹定要請醫生幫助妳選擇藥物。用藥應從最小劑量開始,如果疼痛癥狀明顯加重或出現新的疼痛癥狀,以及連續用藥3天後癥狀仍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
2、抗生素
壹般來說,抗生素飯後服用有兩個好處,壹是抗生素口服藥物每天需進食3~4次以上,其次飯後吃藥的患者可盡量避免漏服;二是多數抗生素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飯後服藥可避免患者不適。常見的飯後服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頭孢類抗菌藥等。
3、口服避孕藥
避孕藥需要每天在同壹時間服用,三餐後服用有助於提醒自己按時進食。此外,飯後服藥可以減少惡心、嘔吐等藥物不良反應。
4、降糖藥
降糖藥中的二甲雙胍,容易誘發惡心、嘔吐、腹脹等,因此最好飯後服用。
5、激素類藥物
壹般來說,激素類藥物通常是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的簡稱,常見的有地塞米松、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等。糖皮質激素主要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疾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飯後服藥有助於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和誘發潰瘍的作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建議患者在服藥前多吃壹些果汁和蘋果醬,這樣可以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6、阿片類止痛藥
與非甾體抗炎藥不同,嗎啡、度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藥具有較強的止痛作用,常用於外傷性劇痛、內臟絞痛和癌痛等。飯後服用上述藥物,可在壹定程度上減輕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還可以多吃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於緩解藥物引起的便秘。
7、胃黏膜保護劑
胃黏膜保護劑如硫酸鋁、檸檬酸鉍、鋁碳酸鎂等,在胃內可迅速崩解,覆蓋在胃黏膜表面,形成壹層保護膜,起到隔離保護作用。需要註意的是,與上述其他藥物不同,黏膜保護劑應在飯後1~2小時或胃部不適時服用,以免直接與食物混合服用影響藥效。如需服用其他藥物,應間隔半小時後再服用胃黏膜保護劑,以免相互影響。
8、常見有毒中藥
(1)馬鞭草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寒,有毒。臨床用於治療中風痰湧、降血壓、殺蟲等。
毒性癥狀:藜蘆堿可由胃腸吸收,並可通過健皮吸收進入人體,其毒性作用與烏頭相似,但胃腸道癥狀較烏頭重。首先舌、口腔等部位有針刺感和麻木感,其次上腹部和胸骨後有燒灼感,並見流涎、惡心嘔吐、呃逆、出汗等,甚至可出現腹痛、腹瀉。嚴重中毒者,可出現心率減慢、脈搏細弱而不規則、呼吸緩慢而淺、血壓下降、肌肉震顫抽搐、視力障礙等,可因嚴重低血壓、昏倒、呼吸麻痹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2)半夏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藥用其塊莖。味辛,性溫,有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外用,生半夏可消癤腫。
中毒癥狀:咽幹、舌麻、胃部不適。嚴重者舌體腫脹,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心律不齊、痙攣、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3)蟾酥
蟾酥的有效成分是蟾酥毒素,它對心臟的作用類似洋地黃配體,可產生心動過緩及各種傳導阻滯。它是蟾酥耳下腺和皮膚腺的分泌物。其味甘、辛,性溫,有毒。功能解毒、消腫、強心、止痛,多入丸、散用。
中毒癥狀:嘔吐,嘔吐物多為黑綠色,有腹痛、腹瀉、失水等消化系統癥狀,頭暈、嗜睡、口唇及四肢麻木、膝反射減弱或消失(也可亢進)、神經系統癥狀及胸悶、心悸、心率減慢、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循環系統癥狀。
(4)烏頭
為植物烏頭的主根,味辛、性溫,有劇毒。
中毒癥狀:中毒早期有舌唇、四肢乃至全身麻木等感覺神經興奮癥狀。麻木從舌唇、四肢遠端開始,逐漸發展到全身。中毒嚴重時,出現發聲、語言和肢體運動障礙,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很快轉為意識模糊、呼吸暫停。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音低弱、脈搏細弱、心律失常、血壓下降。中毒時伴有流涎、多汗、嘔吐、上吐下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
(5)天南星
天南星又名南星、藥狗子等。味苦,性溫,有大毒。有溫熱祛痰、解痙、鎮痛作用,含皂苷,生吃有毒。
中毒癥狀:嚼食其塊莖數口即有辛辣味,以後口腔粘膜輕度糜爛或部分壞死脫落,咽喉幹燥有燒灼感,部分病人口唇明顯水腫,輕者發熱,或大量流涎,重者出現口舌麻木,味覺減退,言語不清,聲音嘶啞,張口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