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用益生菌緩解自閉癥狀,南醫大教授專利成功轉讓

用益生菌緩解自閉癥狀,南醫大教授專利成功轉讓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近年來發病率顯著攀升。孤獨癥受遺傳和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南醫大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孤獨癥研究中心致力於孤獨癥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和臨床轉化相關研究,劉星吟同時是該中心的兼職教授。

“自閉癥的核心癥狀是社交行為障礙和興趣狹窄,許多病人身上還常常伴隨腸道癥狀。”劉星吟介紹,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群體中至少有1/3的自閉癥兒童會出現腸道問題,比如便秘、腹脹、腹瀉等。如果在患兒康復訓練的同時,解決患兒腸道的生理問題,孤獨癥的相關癥狀會有更大的改善。

2015年10月,劉星吟從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回來後,組建了自己的實驗室,將自閉癥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以及腸道菌群之間互作交流的腸-微生物-腦軸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

經過3年多時間的潛心研究,她的團隊以果蠅為模型,揭示了宿主自身的基因突變與以腸道微生物為代表的內環境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導致社交缺陷等類孤獨癥樣的表型,這項科研成果曾於2019年4月發表在微生物學的頂級期刊《Cell Host & Microbe(宿主與微生物)》上,其相關成果的專利於今年6月得到授權。

“也就是說,在部分遺傳因素所導致的自閉癥模型中,腸道微生物群落和宿主免疫系統之間存在壹個相互作用的正反饋機制,壹方的失調將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惡化,最終導致與神經遞質相關的代謝通路失衡,引起以社交障礙為代表的癥狀。”劉星吟研究還發現,通過補充分離的植物乳桿菌L168可改變惡化的腸道微生態,調節神經遞質血清素的濃度,進壹步改善社交障礙果蠅的行為”。最近,在驗證了該菌株的安全性後,他們又發現該菌株也能部分改善母體免疫激活的自閉癥小鼠的社交行為障礙。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微生態研究成為最具轉化前景的學科之壹。” 思薩生物 科技 (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漢武說,經國家權威機關鑒定,菌株L168符合國家食品許可,思薩生物將與劉星吟教授團隊進行科研合作,***同開發這株乳桿菌的其他功能和應用。“希望完成臨床實驗後,盡早推出產品、形成產業轉化,更好地造福於自閉癥家庭和患者。”

該公司還計劃利用菌群大數據,設計出該菌株和其他國家食品許可的益生菌組合。“短期是做成有助於改善自閉癥狀的普通食品,中期目標是做成符合國家保健品規範的用於自閉癥領域的功能性食品,長遠目標是研發出針對不同亞型的輔助治療自閉癥的微生物藥品,讓生物 科技 更好地創建人類的美好生活。”他說。

實習生 趙靜

  • 上一篇:法國裏昂醫藥
  • 下一篇:為什麽女的來月經要叫來大姨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