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膽壹直被中醫視為珍貴藥材。“活熊取膽”技術傳入中國後,養熊業興起並迅速發展。熊膽是民間中醫概念中的壹種所謂“中藥”,通常采集的熊膽制成膽汁粉。民間中醫宣稱熊膽粉具有其他中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止痛消炎等神奇功效。有123個中藥品種需要熊膽為原料,183個企業需要熊膽粉作為藥品引進。《本草綱目》甚至宣稱熊膽具有清熱、平肝、明目的作用,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但到目前為止,國際醫學界和生物界都沒有發現熊膽和其他動物的膽囊有什麽明顯的區別。通過有機化學實驗分析,熊膽的膽囊功能與其他哺乳動物(即消化系統的輔助器官)基本相同。熊膽分泌的膽汁除了水以外,60%是消化肝細胞,還有少量無機鹽、膽固醇和卵磷脂。其中,消化肝細胞的生物活性會在離開生物熊體後的30分鐘內迅速喪失,死亡後的消化肝細胞會分解成普通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容易滋生真菌,在室溫下暴露後25小時內開始分解為有機酸類物質。黑熊
所以熊膽本身和其他動物的類似器官沒有太大區別,沒有實際的藥用效果。服用熊膽最多只是增加膽固醇的攝入。如果處理條件不夠衛生,熊膽中肝細胞分解產生的清道夫也會破壞人體的胃腸消化功能,引起腹瀉癥狀,嚴重時甚至誘發腸炎。民間中醫誇大熊膽的作用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純屬“偽科學”。《本草綱目》中的壹些記載,要本著辨證施治的精神去理解,只是針對個別病例,並不具有對所有人的普遍適用性。而且300年前的生態狀況和生活條件與現代社會相差甚遠,不應該完全以當時的醫學理論作為現代人判斷藥物性能的標準。今天所謂的神奇療效,多是商業炒作,甚至是為了行業利益故意誤導消費者,屬於營銷欺騙。目前中醫臨床實踐證明,金銀花、連翹、黃連、野菊花、印楝根皮等50多種中草藥能產生同樣的藥效,完全可以替代熊膽。
上一篇:什麽藥不能用來種花?下一篇:有哪些比較好的祛痘產品,請介紹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