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哪些疾病必須或可以通過霧化吸入治療?
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咽炎、喉炎等。必須霧化吸入治療;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和需要氣道濕化而排痰困難的疾病,可采用霧化吸入治療。
如何選擇嬰兒霧化器:
上呼吸道疾病(常見喉炎、咽炎)應選用超聲波霧化吸入器,霧狀顆粒直徑3.7-10.5?m,易在上呼吸道和氣道沈積;對於下呼吸道(支氣管、細支氣管、肺部)的疾病,應選用噴射霧化器,霧狀顆粒直徑< 5?m,容易沈積在病變的支氣管或肺泡中發揮作用。超聲波的劇烈振動和加熱對含有蛋白質或肽的藥物不利。超聲霧化對懸浮液(如糖皮質激素溶液)的霧化效果不如射流霧化;此外,氧氣驅動噴射霧化可能對需要充分吸氧的支氣管哮喘患者有益。
哪些藥物適合霧化吸入治療?
1.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混懸液:目前國內唯壹可用於霧化的糖皮質激素。
2.支氣管舒張藥:沙丁胺醇溶液或特布他林霧化溶液(SABA),異丙托溴銨或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溶液(SAMA或SAMA+SABA)。
3.粘液溶解劑:鹽酸氨溴索。鑒於超聲霧化可將霧化液加熱至蛋白酶變性,不建議使用超聲霧化給藥,使用噴霧霧化給藥為宜。
4.抗菌藥物:目前除妥布黴素已被FDA批準用於治療囊性纖維化外,其他藥物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證實。兩性黴素B在中國有售。
有哪些藥物不建議霧化吸入?
1,地塞米松:結構上沒有親脂基團,水溶性,難以通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肺沈積率低,在氣道滯留時間短,難以通過吸入發揮局部抗炎作用;而且半衰期長,容易在體內蓄積,對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增強,不推薦使用。
2.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除過敏性休克外,不建議用於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
3.α-糜蛋白酶:多肽酶。沒有證據表明可以吸入小氣道產生治療作用,也沒有與配伍相關的藥理學研究數據。霧化治療禁止使用超聲波。
4.慶大黴素:國內臨床廣泛使用,但其療效和安全性仍缺乏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
5.茶堿:可刺激氣道上皮,不建議用於霧化吸入治療。
6.中成藥註射劑:應用經驗和研究不足,療效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驗證,不推薦。
霧化吸入的正確方法和註意事項有哪些?
正確的吸入方式選擇,合格的霧化機,適當的藥物選擇,正確的劑量,正確的配伍,註意不良反應和並發癥的防治,如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支氣管痙攣,醫院感染,氣道燒傷和氣道水化無效等。
霧化吸入治療中的幾個誤區:
誤區壹:“吸入布地奈德是壹種副作用很大的激素”。這種觀點認為我們只知道壹件事,不知道另壹件事。其實布地奈德混懸液只是通過霧化治療局部使用,在氣道和肺部可以起到快速抗炎的作用,不會被全身吸收,所以基本沒有副作用。
誤區二:“任何能噴霧的機器都可以用來治療咳嗽”。霧化治療兒童氣管、肺部疾病有嚴格的要求。第壹,壓力要穩。二、噴出的顆粒直徑要均勻,粒徑要小於5?m,使藥物可以沈積在病變的支氣管或肺泡中發揮作用。不合格的霧化機也是很多孩子用同壹種藥霧化效果不好的原因。
誤區三:“霧化沒用”,所以很多家長通常會以孩子不配合為由拒絕霧化。當寶寶患有哮喘、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時,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關鍵。霧化通常與抗炎、解痙、鎮咳、祛痰藥物同時進行,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縮短病程、事半功倍的優點。霧化器使用中的註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