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麽教案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安全教案 篇1可愛的小寶寶,總是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壹切新鮮好玩的東西,他們還無法從概念上進行判斷,便壹股腦塞進嘴巴,先從味覺上來認識吧!
可是,這可急壞了父母們!寶寶和體發育不完善,壹旦誤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傷,且癥狀更為嚴重。不過,愈是緊要時刻,愈不可慌張。沈著鎮靜地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幫寶寶度過危關、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
誤食藥物
誤服藥物是最為常見的狀況。寶寶在好奇地探索世界到處爬的時候,常將藥片當作糖果而吃下;有時甚至撿了沾滿滅鼠藥或滅蚊蠅藥的食物而誤食。當父母壹旦發現寶寶表現有些異常,如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極度興奮等,便應該立即檢查成人藥箱是否被動過,以確認寶寶誤食了哪種藥物;如果剛好撞見寶寶正好奇地把藥物往嘴裏塞,應立即阻止,然後及時地對癥應付。
首先,搞清寶寶誤服了什麽藥,服了多長時間,服了多大的劑量。這對於自己的緊急處理以及醫生的治療都很有幫助。
然後,稀釋、催吐和排毒。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劑量很少,例如普通中成藥或者維生素等,可餵寶寶大量的水,從而稀釋藥物並及時使其從尿中排出;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大,或者劑量較大,便應該采取催吐排毒的對策。父母應立即用手,刺激寶寶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使其嘔吐,從而把胃內的容物排出。同時,餵其大量白開水,反復刺激催吐。必須註意的是,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例如喪失意識,便千萬不可催吐,要立即就醫。
另外,根據不同的藥物,可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降低風險。例如,對於強堿藥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橘子汁等,弱化堿性;對於強酸藥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護胃黏膜;對於碘酒或來蘇水兒等具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物,應立即口服稠米湯或面糊等含澱粉的液體,減輕對胃黏膜的損傷。
此外,及時送往醫院。急救措施不等於萬無壹失的治療,如果發現寶寶誤服藥物,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進行洗胃、解毒的治療處理。同時,不要忘了把寶寶誤服的藥物以及吐物的“樣品”隨身攜帶,以協助醫生的診斷。
誤食蠟筆
1歲半的寶寶便開始喜歡塗鴉畫畫了,蠟筆將是其重要的益友之壹,可是,也往往是寶寶誤食的重要對象之壹。按照質監局規定,所有的蠟筆、塗料都應該不含有有害物質,因為它們極有可能進入寶寶的嘴中。因此,購買時應特別註意商品的成分說明,並選擇正宗廠家的商品。所以,如果誤食的量很少,並不用特別擔心,只要讓寶寶多喝水,使其稀釋及時排除即可。
但是,根據質監局和中消協對蠟筆進行的抽檢和實驗結果顯示,有將近20%的產品不合格,即金屬元素(鉻、鉛)含量超標,蠟筆因此上了“3?15”的黑名單。鉛中毒的癥狀隱蔽而難以被發現,但是危害卻非常嚴重,例如食欲不振、失眠、惡心、貧血,甚至影響寶寶的智能發育和體格生長。所以,如果發現寶寶誤食蠟筆,而且量比較大的時候,也應該及時催吐排毒。
另外,如果蠟筆哽住小寶寶,千萬不可大意。因為48~72小時內,未將蠟筆吐出,就可能會因缺氧而造成局部性肺水腫或細胞壞死。這個時候反而不要用手伸入口中催吐,以免將硬物推進更深的地方。這時,父母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抱起寶寶,使其臉部朝下,張開手掌虎口,以托住寶寶下巴。
2.後用手掌輕拍寶寶肩胛骨之間,直至蠟筆吐出,及時送往醫院檢查。
誤食肥皂
肥皂是最普遍的洗滌用品,主要成分是含有脂肪酸的鉀、鈉、銨鹽以及部分遊離脂肪酸,有些加了水軟化劑,如矽酸鈉、碳酸鈉和磷酸鈉等,呈堿性。在生活小竅門中,它也可以作催吐品使用,例如誤食某些有毒食物或酸性藥物,可以在就醫前先喝少許肥皂水,促使腹中異物吐出,便於治療。
但是,如果寶寶誤食了肥皂,會出現惡心、腹痛、腹瀉和嘔吐現象。這時候,父母應盡快想辦法讓他吐出來,並讓寶寶喝牛奶或水,以沖淡胃內肥皂水的濃度。壹般經1天即可緩解。但嚴重的話,也應該及早送去醫院治療。
誤食防蟲劑
家庭常用的防蟲劑壹般是衛生球和樟腦丸。寶寶誤食防蟲劑,壹般會表現出嘔吐、腹瀉、痙攣、皮膚黏膜青紫、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父母壹旦發現寶寶有這種異常現象,便應檢查其是否誤食了防蟲劑。
如果是誤食衛生球,應立即讓寶寶喝茶水或白開水,壓迫其舌根催吐,但切記在3個小時以內,不可餵食牛奶和脂肪高的物質。
誤食痱子粉
夏天寶寶癢癢,塗上痱子粉便舒服不少。可是,寶寶好奇心強,誤食痱子粉便煩惱不少。痱子粉的主要成分為滑石粉,添加有薄荷腦、香味劑等。薄荷腦的大量攝用,會使寶寶產生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手足麻木、呼吸減慢、面部潮紅,嚴重的話可導致窒息、肺炎、氣管炎,甚至心跳停止。
父母壹旦發現寶寶誤食痱子粉,應立即用幹凈的手或筷子抵壓舌根或喉嚨催吐,並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誤食口香糖
口香糖不可吞食,但是壹旦發現寶寶誤食口香糖,也不用驚慌。醫學研究表明,口香糖的膠質經胃酸和腸酶的消化作用,會完全分解成失去粘性的殘渣,對身體不會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建議多吃點粗纖維類食物,如玉米、番薯、豆類、黃花菜、韭菜、芹菜、青椒等,刺激腸蠕動,有利於大便通暢。
誤食紐扣
像紐扣、珠子、小石子等小、圓並且光滑的小物品,如果寶寶誤食,父母也不用太過擔心。這些東西壹般都可以通過腸道排出體外,粗纖維類食物,對其排出有促進作用。
誤食香煙
如果寶寶誤食了煙缸中的煙頭,會引起中毒癥狀。因為煙頭在煙缸中可能會經過水的浸泡,從而尼古丁大量釋放。而尼古丁與嬰兒的尼古丁受體結合,輕則嘔吐、腹瀉,重則痙攣、心律失常。父母壹旦發現寶寶誤食香煙,需立即清除其口中的余渣,然後餵食牛奶,手法催吐,並及時送往醫院。因此,為了寶寶的安全,爸爸最好不要在家裏抽煙,或在寶寶能夠到的地方存放香煙。
誤食墨水
“壹肚子墨水”,文學上是形容人充滿智慧,但醫學上就不是好事啦。如果寶寶誤食墨水,少量的話,可先催吐、再餵水。
誤食電池
紐扣型的電池,也會是寶寶誤食的對象,而且殺傷力極大。因為電池四周的金屬保護膜壹旦被溶解,裏面的有毒物質大量釋放,會破壞胃黏膜、灼傷食道,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或壓力性氣胸而猝死。最好的辦法便是千萬不可耽擱時間,盡快送往醫院,由專科醫生盡速幫寶寶拿出來,越快越好。
誤食煤油、汽油
父母發現寶寶誤食煤油、汽油的話,千萬不可催吐,以防窒息,而應該立即送往醫院處理。同樣不能催吐的異物有:潔廁劑、洗潔精、油漆稀料、木頭防腐劑、苛性鈉等。
誤食化妝品
化妝品如口紅、眼影、指甲油、止汗香露等的成分壹般都不會引起全身性反應的急性中毒癥狀,但有可能對局部皮膚引起過敏反應。但如果誤食的量比較大,也會出現嚴重癥狀。如果父母發現寶寶誤食化妝品,壹方面應該咨詢廠家,壹方面須立即讓寶寶多喝水,並用手法催吐,或送往醫院處理。
家有寶寶,父母便需要用心地為寶寶營造壹個安全的環境,壹方面保護寶寶盡情探索世界,壹方面要將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減到最低。
小班安全教案 篇2教學目標:
1、讓幼兒懂得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是造成病從口入的主要途徑。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糖葫蘆、棒棒糖、雪糕樣本、變質的蘋果等實物及各種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會導致生病及飲食的正確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會導致生病。
教學過程:
1、好吃的食物
——出示糖葫蘆、棒棒糖、雪糕樣本、變質的.蘋果實物教具,引起幼兒興趣。
2、食物的危害
——欣賞課件,讓幼兒了解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對人體的危害。
3、討論交流
——通過欣賞課件討論畫面內容。提問:小朋友吃了這些好吃的東西怎麽了?引導幼兒說出零食、變質的食物、暴食對人體有哪些危害?那麽應該怎樣飲食呢?(幼兒自由發言)
——繼續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內容說出飲食的正確方法。
—— 小結:
(1)走路時不吃東西,尤其是棍狀食品,以防發生意外傷害。
(2)按時吃飯,不吃零食,不在小攤上買不衛生的食物,不吃變質的東西,水果洗幹凈再吃,預防食物中毒、拉肚子。
(3)豆腐、蒸雞蛋比壹般飯菜量的滿,所以吃豆腐、蒸雞蛋是不要心急,要用嘴試探著慢慢吃,小心嘴燙傷。
(4)不吃的過飽,吃飯時細嚼慢咽。
4、欣賞圖片,鞏固知識
——出示各種圖片,每位幼兒各壹份,區別那些食物可以吃?那些不可以吃?那些是正確的用餐行為?哪些是不正確的用餐行為?並說出為什麽? 應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
1、將圖片粘貼到安全欄墻壁處,供幼兒隨時觀看,讓幼兒牢記飲食的正確方法。
2、學說兒歌:《糖葫蘆》、《肚子餓了》、《慢慢吃》。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比較弱的,尤其是在面對食物、玩具之類的物品。因此這節課主要圍繞“飲食”知識進行開展,引導幼兒辨別有害食品,了解並認識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小班安全教案 篇3《小心門》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遊戲“找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①教師:小朋友,請妳找壹找我們班級的門在哪裏?
②教師:他們都壹樣嗎?哪裏不壹樣?
③教師:想壹想,家裏的門是什麽樣子的?和幼兒園裏的門壹樣嗎?
(2)觀看DVD,引導幼兒觀察片中小朋友使用門時的各種行為。
①教師:大家要仔細看看片中都出現了什麽樣式的門?
②教師:小朋友是怎麽關門的?手放在了哪裏?發生了什麽事?
③教師:片中的小男孩在玩什麽?妳覺得這樣做對嗎?玩著玩著,小男孩發生了什麽危險?
(3)交流討論,引發幼兒思考並討論使用門的註意事項。
①教師:開關門的時候,手放在門縫處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麽?
②教師:隨便推拉擺弄門玩對不對?這樣可能會發生什麽危險?
2.概念學習
(1)觀看動畫,了解使用門時壹些安全與不安全的行為。
教師:使用門時,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來看壹段動畫吧。
(2)交流並學習安全使用門的方法,知道不安全地使用門將會出現嚴重後果。
①教師:用力地開關玻璃門,會發生什麽危險?
②教師:開門時要註意什麽?
③教師:為什麽不能爬到門上或把自己掛在門上玩?(會撞到別人。會摔傷。。。。。。)
④教師:大家再想壹想,除了這些,使用門的時候還有那些安全要註意?(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其他關於門的使用安全,教師可及時提示,如:不在門後玩耍等。)
3.教師小結。
4.教師:開關門動作輕,慢推拉靜無聲,不攀爬不掉掛,不在門後玩遊戲。家裏的門有很多不同的式樣,在使用這些門的時候,壹定要註意安全,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受傷,也不會傷害到別人。
小班安全教案 篇4活動目標
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項。
遵守乘車的基本規則。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乘坐過校車等交通工具的經歷。
課件準備:“這樣坐車對不對”插圖。
活動過程
談話激趣,引導幼兒回憶乘坐校車時自己在車上做過的事。
——妳們平時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妳們在校車上都喜歡做些什麽事?
——校車上能不能做這些事呢?
小結:乘坐校車這類型公***交通工具時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可能會造成危險,就不能做。
出示圖片“這樣坐車對不對”,引導幼兒討論圖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確。
1、出示圖片1。
——現在我們壹起看看圖片中這些小朋友的行為對不對?
——他們是怎樣上校車的?
——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麽?
2、出示圖片2。
——上車找到座位後要做什麽?
——不能做什麽?
3、出示圖片3。
——校車開動了,小朋友拿著尖尖的玩具在玩,這樣對嗎?為什麽?
——能在車上吃東西嗎?為什麽?
——頭和手能伸出窗戶外面嗎?為什麽?
4、出示圖片4。
——校車到站要下車了,應該怎樣下車呢?
小結:乘坐校車時我們壹定要遵守規則,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己的安全,也能保護他人的安全。
師幼壹同玩乘校車遊戲,鞏固幼兒關於乘車的基本規則與註意事項。
1、教師講述遊戲規則:老師扮演司機,幼兒扮演乘客。乘客上車之前要說“暗號”,“暗號”就是幼兒說壹條自己知道的乘車規則或註意事項,說不出的幼兒可重復前面幼兒說的內容。遊戲過程中若有幼兒違反規則:不說“暗號”上車或者上車之後不遵守乘車規則,則該幼兒就不能繼續遊戲。
2、師幼壹起遊戲,鞏固幼兒的相關經驗。
小班安全教案 篇5教學目標
1.懂得壹些玩運動器具的正確方法,知道運動時要註意保護好自己。
2.通過故事的學習知道壹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3.培養幼兒能註意力集中地傾聽故事的習慣。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準備
1.貼滿橡皮膏的玩具熊。
2.故事圖片壹套。
教學過程
(壹)引題
?1.出示貼橡皮膏的玩具熊提問:這是誰?它怎麽了?妳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小熊受傷後,會有什麽感覺?學學看痛是什麽樣子的?
2.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妳受過傷嗎?妳是怎麽受傷的?(安慰,下次要小心)猜猜看小熊是怎麽受傷的?
(二)講述故事第壹遍後提問
1.妳聽見故事裏的小熊怎麽了?
2.小熊為什麽會受傷呢,我們再來聽壹遍故事。
(三)分段講述故事(分段出示圖片)
1.講述故事第壹段提問:小熊玩什麽時受傷了?哪裏受傷了?(請幼兒貼橡皮膏)為什麽會受傷的呢?告訴小熊怎麽樣才能不受傷?(壹起做扶好扶手滑滑梯的動作。)
2.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小熊玩什麽時又受傷了?傷在哪裏?(認識膝蓋)為什麽會受傷的呢?告訴小熊怎樣才能不受傷?(請個別幼兒示範,其余幼兒壹起學做爬攀登架的動作。)
3.講述故事第三段提問:小熊哪裏受傷了?為什麽會受傷的呢?妳知道怎麽樣才能不摔跤嗎?妳在玩遊戲的時候是怎麽做的?如果摔倒了,怎麽辦?怎麽樣才能不受傷?(摔倒了要用手撐地,集體做撐的動作。)
(四)改編故事
1.撕掉膏藥:小熊今天又要去玩了,我們壹起告訴他應該怎麽玩好不好?
2.引導幼兒壹起講述改編故事《不受傷的小熊》。(小熊沒有扶好扶手,改成扶好扶手滑滑梯,把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改成抓緊了攀登架;把小熊沒有用手撐地,改成用手撐地。)
教學反思:
本次活活動選擇源自幼兒生活。因為玩皮球、滑滑梯、爬攀登架都是幼兒喜歡和常見的運動,可操作性強。在活後動中我沒事先出示圖片便開始講故事,而是通過談話引出活動。個別幼幼兒對活動很幹興趣,所以對於我壹開始提出的問題也很容易就回答出來了。接著我便邊講故事便邊出示圖片,讓幼幼兒自己去證實剛才他們回答的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然後再把壹些故事裏經常出現的語句、詞語重復講幾遍,例如:變成又紅又腫、貼上橡皮膏就不痛了……然後再慢慢嘗試跟著圖片和老老師壹起把圖片上的畫面組織起來變成壹段小故事,繼續用這種方式提問第二段中出現了誰?它們去玩了什麽?後來怎麽了?…….等等。教教師與幼兒壹起從答案中尋找到故事的源頭,展開了積極的師幼互動。幼幼兒正是在教教師的語言感染、肢體的帶動下與教教師進行應答,清楚地知道了如何正確地玩耍才不會受傷,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正確的動作方法。相信,通過今天的活活動,能讓幼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得到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情感交流需要,並獲得力所能及自我保護經驗,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班安全教案 篇6上下樓
活動目標
1. 初步訓練幼兒上下樓安全意識。
2. 提醒孩子上下樓梯時遵守必要的規範。
3.學會上下樓梯的正確方法。
活動過程
首先,進口
情景介紹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
這是小狗的生日。我們的孩子要去參觀小狗的家,但是小狗的家在二樓。
它提醒孩子們註意安全。妳知道如何正確、安全地上下樓嗎?
2、擴大
1. 請告訴孩子們他們通常怎樣上樓下樓。
2. 教師的總結幫助孩子理解和掌握。
小結:當孩子們上下樓梯時,不要害怕,不要擔心。靠右邊走。用妳的眼睛向前看。用右手抓住欄桿,壹步壹步地踩上臺階。
3.問題:如何上下樓梯
小班安全教案 篇7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壹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片四張。
2、請壹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壹、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壹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麽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妳做得對!不過還有壹些事情妳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麽事情應該註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為什麽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註意的事情?
3、出示片:
壹:陌生人要妳跟他出去玩時,妳不能跟他壹起去。
二:陌生人給妳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妳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妳家時,妳不能帶路。
四:陌生人硬拉妳跟他走時,妳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壹:壹個陌生的叔叔對壹位小朋友說:“小朋友妳真可愛.我請妳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壹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妳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妳。讓我送妳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妳認識她嗎?(2)如果妳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妳應該怎麽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壹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壹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妳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妳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麽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壹個陌生人說用車送妳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妳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麽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壹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壹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註意些什麽。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壹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壹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壹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