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西方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有何不同?

西方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有何不同?

壹、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與中國飲食重 "味 "相比,西方是壹種理性的飲食觀念。無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都要保證營養,要知道壹天應該攝入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即使味道千篇壹律,也必須吃--因為有營養。這種飲食觀念與西方的整個哲學體系是壹致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征。西方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物的理論,物的理論往往就是形而上學的理論,形而上學的理論相互貫通,就形成了形而下的哲學。這種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了勃勃生機,實現了自然科學、心理學、方法論的飛速發展。然而,在其他壹些方面,這壹哲學命題卻受到了極大的阻礙,比如飲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肴原料的造型、色彩的搭配;但無論多麽豪華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只有味道,沒有藝術。作為壹道菜,雞肉是雞肉,牛排是牛排,即使有搭配,也是在盤子裏,壹盤 "法式羊排",壹邊是土豆泥,壹邊靠著羊排,另壹邊是煮青豆,再配上幾片西紅柿就成了。顏色對比鮮明,但在味道上,各種原料互不相關,調和起來,各是其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非常重視 "吃","民以食為天 "這句成語就說明了我們把吃看得和天壹樣重要。因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壹直處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狀態,人們總是吃不飽飯,所以才會有以吃為先的獨特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壹種生存的需要吧。如果壹種文化以吃為第壹要義,那麽就會出現兩種現象:壹方面,吃的功能會被發揮到極致,不僅要維持生存,還要用它來養生,這就是 "藥補不如食補 "的文化基礎;另壹方面,對吃的過分強調,會使人們提倡追求美味。

在中國烹飪中,對美味的追求幾乎到了極致,以至於中國人到海外謀生時,都會把開餐館作為壹項事業,這也成為我們在世界各地生活的基礎!遺憾的是,我們在把追求美味作為第壹要求的同時,卻忽略了食物最基本的營養價值。我們的許多傳統食物都要經過高溫油炸和長時間文火烹飪,這破壞了菜肴的營養成分,許多營養成分在加工過程中流失了。因此,說到營養,其實也觸及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最大軟肋。民間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正是這種對味道的追求,讓我們忽略了吃的真諦。

中國人在品嘗菜肴時,常說這道菜 "好吃",那道菜 "不好吃";然而,如果要進壹步追問什麽叫 "好吃",為什麽 "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吃"?為什麽 "好吃","好吃 "在哪裏,恐怕就不好說清楚了。由此可見,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是壹種難以言說的 "意境",即運用通常所說的 "色、香、味、形、器 "來具體化這種 "境界"!

中國菜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在於它的味道。而美味的制作,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原味、加熱後的熟味,連同配料的輔味和調味品的調味,交織融合協調在壹起,使之相得益彰,互幫滲透,水乳交融,妳中有我,我中有妳。中國烹飪講究和諧之美,這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髓。菜肴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貌,重菜肴的味而不過分顯現菜肴的形和色,這是中國人美的飲食觀念最重要的體現。

在中國,對飲食美的追求顯然高於理性,這種飲食觀也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壹脈相承。作為東方哲學的代表,中國哲學具有宏觀性、直觀性、模糊性和不可捉摸性等顯著特點。中國菜的烹飪講究調和、組合,最終產生美好的味道。這種講究講究比例,講究整體的配合。它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哲學辯證思維,壹切以食物的味道為佳,以和諧為度,度內的千變萬化決定了中國菜肴的豐富性和富於變化性,決定了中國菜肴的菜品特色乃至每位廚師的特色。

二、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所以吃大塊肉、整雞等 "硬菜"。而中國菜講究的是 "味",所以中國烹飪在用料上也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很多被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上好的原材料,外國廚師處理不了的東西,經中國廚師之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可見,中餐在材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大。

據西方植物學者統計,中國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種,是西方的6倍。其實,在中國人的飲食中,素食是平常的食物,肉食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以來就有 "菜食 "之說,蔬菜類食物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對植物性食物的偏愛,與佛家的倡導密不可分。他們視動物為 "眾生",視植物為 "無靈",因而主張素食。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註重營養的合理搭配,有比較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食品、快餐食品等,雖然口味壹樣,但省事,而且營養好,所以他們國家的人普遍比中國人健壯:個子高、腿長、肩寬、肌肉發達;而中國人則顯得身體單薄、肩窄、腿窄、面黃肌瘦、有氣無力。而中國人則顯得身體瘦弱、肩膀窄、腿短、面黃肌瘦、弱不禁風。有人根據中西飲食對象的明顯差異這壹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三、飲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宴席,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只會有壹種形式,那就是大家圍坐壹團,****,各享壹席。宴席要在圓桌上進行,這就在形式上營造了壹種團結、禮貌、**** 趣的氛圍。美味佳肴擺在壹桌人的中央,它是壹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也是壹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人們相互敬菜、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禮尚往來的美德。雖然從健康的角度看,這種用餐方式有明顯的弊端,但它符合我們民族 "團圓 "的普遍心態,體現了中國古典哲學中 "和 "的思想影響範圍,便於後人進行集體情感交流,因而壹直難以改革。

西式宴會,美酒佳肴雖然很重要,但其實那是作為陪襯的。宴會的核心是交誼,通過鄰座賓客的相互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把宴會的交誼比作舞蹈,那麽可以說中式宴會就像群舞,而西式宴會就像男女交誼舞。可見,中西宴會都有明顯的交誼目的,只是中式宴會更多體現的是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更多體現的是鄰座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餐方式有更明顯區別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這種方式是:所有食物壹壹陳列,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座位上吃,隨意走動,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把所有的話都擺在桌子上,也顯示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打擾,缺少了壹些中國人聊天的快樂****、愉悅的心情。

所以,歸根結底是感性與理性的區別。但隨著科學的發展,這種差別似乎正在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註重食物的色、香、味,而更註重食物的衛生和營養。特別是在 SARS 爆發之後。另外,人們的工作越來越忙,覺得做中餐比做漢堡包麻煩。這樣壹來,飲食差異就不那麽明顯了。

  • 上一篇:海報創意怎麽寫?和平海報創作的思路怎麽寫?
  • 下一篇:枸櫞酸氯米芬乳膏說明書簡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