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i yá
2 英文參考barley germinating fruit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germinated barley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麥芽為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1]。為禾本科植物大麥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而得[2]。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germinated barley(《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麥芽的別名又名麥蘗、大麥芽[1]。
7 來源大麥的穎果經發芽制成[1]。
8 性味歸經甘,平[1]。入脾、胃經[1]。
9 功能主治功在消食化積,回乳[1]。
1.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噯氣吞酸[1]。
2.治斷乳時乳汁郁積、 *** 脹痛[1]。煎服:9~15g(回乳炒用60~120g)[1]。
3.治急、慢性肝炎脅痛、厭食[1]。生品研粉制成糖漿服[1]。
10 化學成分麥芽含澱粉酶,轉化糖酶,脂酶,朊酶等多種酶類物質[1]。另含大麥芽堿(Hordenine),甜菜堿,膽堿,腺嘌呤,氨基酸,細胞色素C,維生素B、D、E,磷脂,麥芽糖,葡萄糖等[1]。還含抗黴菌有效成分大麥芽胍堿(Hordatine)A、B及其葡萄糖苷[1]。
11 藥理作用大麥芽胍堿A、B均有抗真菌活性;大麥芽堿藥理作用類似麻黃堿,為支氣管擴張劑,還有放射性防護作用[1]。麥芽不宜炒焦,以免澱粉酶活性降低太多[1]。
12 麥芽的藥典標準 12.1 品名麥芽
Maiya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
12.2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大麥Hordeurn vulgare 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的炮制加工品。將麥粒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5mm時,曬幹或低溫幹燥。
12.3 性狀本品呈梭形,長8~12mm,直徑3~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腹面為內稃包圍。除去內外稃後,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須根,幼芽長披針狀條形,長約5mm。須根數條,纖細而彎曲。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甘。
12.4 鑒別(1)本品粉末灰白色。澱粉粒單粒類圓形,直徑3~60μm,臍點人字形或裂隙狀。稃片外表皮表面觀長細胞與2個短細胞(栓化細胞、矽質細胞)交互排列[3];長細胞壁厚,緊密深波狀彎曲,短細胞類圓形,有稀疏壁孔。麥芒非腺毛細長,多碎斷;稃片表皮非腺毛壁較薄,長80~230μm;鱗片非腺毛錐形,壁稍厚,長30~110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無水乙醇30ml,超聲處理40分鐘,濾過,濾液加50%氫氧化鉀溶液1.5ml,加熱回流15分鐘,置冰浴中冷卻5分鐘,用石油醚(30~60℃)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並石油醚液,揮幹,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麥芽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再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5%硝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向顏色的熒光斑點。
12.5 檢查 12.5.1 水分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H 第壹法)。
12.5.2 總灰分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 K)。
12.5.3 出芽率取本品10g,照藥材取樣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ⅡA),取對角兩份供試品,檢查出芽粒數與總粒數,計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於85%。
12.6 麥芽飲片 12.6.1 炮制 12.6.1.1 麥芽除去雜質。
12.6.1.1.1 性狀、鑒別、檢查同藥材。
12.6.1.2 炒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ⅡD)炒至棕黃色,放涼,篩去灰屑。
本品形如麥芽,表面棕黃色,偶有焦斑。有香氣,味微苦。
12.6.1.2.1 檢查水分同藥材,不得過12.0%。
總灰分同藥材,不得過4.0%。
12.6.1.2.2 鑒別同藥材。
12.6.1.3 焦麥芽取凈麥芽,照清炒法(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ⅡD)炒至焦褐色.放涼,篩去灰屑。
本品形如麥芽,表面焦褐色,有焦斑。有焦香氣,味微苦。
12.6.1.3.1 檢查水分同藥材,不得過10.0%。
總灰分同藥材,不得過4.0%。
12.6.1.3.2 鑒別同藥材。
12.6.2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脾、胃經。
12.6.3 功能與主治行氣消食,健脾開胃,回乳消脹。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汁郁積, *** 脹痛,婦女斷乳,肝郁脅痛,肝胃氣痛。生麥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氣。用於脾虛食少,乳汁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於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滯。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
12.6.4 用法與用量10~15g;回乳炒用60g。
12.6.5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12.7 出處《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