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anese Communist Party of Canada(CCCP)黨員、醫生白求恩率領加美醫療隊抵達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東渡黃河,來到晉察冀邊區。
1939年冬,白求恩在抗日前線淶源摩天嶺搶救傷員時,手指感染中毒,於1939年11月12日犧牲。
12月1日,延安為他召開追悼大會,毛澤東同誌親筆題寫挽聯,並於12月21日寫下了這篇文章。
他對巴金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高度贊揚了巴金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號召全黨向巴金同誌學習。
擴展資料
白求恩軼事--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省五臺縣松巖口軍區後方醫院講授輸血技術。"輸血在當時是壹項比較新的技術,只有中國大城市的幾家醫院能夠開展。在野外醫療條件下輸血,人們想都不敢想。
白求恩首先詳細講述了采血操作、標準血型的制作、血型鑒定、血液配型試驗、儲存、運輸、保管等基本知識,然後推了壹位胸部外傷的病人,32歲的衛生部部長葉青山第壹個獻血。
檢查完血型,白秋恩讓葉青山和病人頭腳相對躺在床上,拿出簡易輸血器。壹根帶針頭的皮管與左右手臂緊靠在壹起的靜脈相連,皮管中間的三通閥門與閥門上的註射器相連。白求恩給葉部長打開閥門,拔出針塞,深紅色的血液流入註射器,再轉動閥門,血液流入病人體內。
大家都為這次中國軍隊野戰外科史上第壹次野戰輸血的成功鼓掌。第二個病人被推進來了,白求恩主動趴在病人身體旁邊,不容置疑地說:"我是O型血,抽我的吧。"
百度百科--紀念白求恩
百度百科--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