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大補元湯是方劑的名稱,同名方劑約有四種。
3《景嶽全舒欣方八珍》卷51大蔔袁劍3.1大蔔袁劍別名蔔袁劍
3.2處方人參(主要用於補氣升陽)壹至二兩,炒山藥、杜仲各二兩,熟地黃(主要用於填精養陰)二至三兩,當歸(不用於腹瀉),枸杞子各二兩,三錢,山茱萸(不用於怕酸吞酸)壹兩,炙甘草壹至二兩。[1]
3.3大補源湯用法水煎,遠服[1]。
3.4功能主治:《鏡月全書》五十壹方水煎液,存本培元,大補氣血。治氣血衰竭,精神不振。[1]
3.5元陽不足、寒性過盛者,註意使用附子、肉桂、炮姜;氣虛加黃芪、白術;血瘀,加川芎,去山茱萸;腹瀉加五味子、補骨脂[1]。
回天贊救本培元。主人,那男的,那女的氣血不好,精神墮落了。
3.6摘自《景嶽全舒欣方八珍》卷51
4《經略全書》卷50大補源湯4.1方劑人參3-6g,山藥20-60g(炒),生地6-9g,杜仲60g-90g,當歸6-9g(若瀉除),山茱萸3g(若吞酸)。
4.2功能主治:《鏡月全書》50方煎劑,存本培元,大補氣血。主氣血不足,精神不振。
4.3大補源湯用法用量為水400 ml,煎至280 ml,空腹溫服。
若元陽虛寒,加附子、肉桂、炮姜;氣虛者加黃芪、白術,食欲過盛者不用。若血瘀,加川芎,去山茱萸;若滑,加五味,故屬紙。
4.4備註: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熟地黃、當歸滋陰補血,人參與配熟地黃,即鏡月二儀膏,為善治之證,用枸杞、山茱萸滋補肝腎,用杜仲溫腎陽,用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大補真元,益氣養血,故景嶽曾稱此方為“救根培元第壹方”。
4.5摘自《鏡月全書》卷五十
5.《千妙方》第二卷大補元湯的方子是5.1。人參10g,山藥15g,生地15g,杜仲15g,當歸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
5.2《千妙方》第二卷方劑的主要作用在於益氣升郁。老年人身體虛弱,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嚴重。
5.3大補元湯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隔日壹次。
5.4大補元湯子宮脫垂臨床應用:王某某,女,68歲,6月1979 165438+10月17來門診。她患有口外子宮脫垂,呈紅色。她的癥狀已經20多年了,感覺走路都很困難。經過反復治療,她沒有明顯效果,疼痛難忍。來求治時發現她脈搏浮弱,詢問病史,是產後過度勞累所致。其余采用大補元湯配合針灸治療。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大和、氣海、三陰交、足三裏。服藥40天後,結合針灸的作用,子宮閉合。之後被告知服用含藥丸的大補元湯,治療了近10個月。病情穩定,消除了20多年的痛苦。
5.5摘自《千奇百怪食譜》第二卷
6《新版方劑學》第10卷《大補元湯》6.1《大補元湯》
6.2由熟地黃5元、黨參3元、山藥2元、杜仲2元、酸棗仁2元、枸杞子2元、山茱萸65,438+0、炙草2元、so紙2元、白術3元、肉桂2元、附子65,438+0組成。
6.3功效主治:新版《驗方》十方煎劑補益氣血。痘疹的治療主要是誤服感冒藥,上吐下瀉,痘痘不出現,岌岌可危。
6.4大補元湯用法用量加入生姜3片,核桃仁3片,大劑量盡快加入,不要減去附子。與6種惠陽飲品交替服用,壹見奇葩。
6.5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