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的生長要求雖然較高,需要壹定的地理區位條件(大部分生長在中緯度地區,生長溫度大部分適宜我國壹月七月平均氣溫,十分耐寒,)但是我國氣候多樣,擁有大量適宜人參種植的土地,所以不應該是環境的原因。
在市場上存在著這麽壹個規律:如果壹種商品的產量增加,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消費者處於主動地位,供給者不能不降低價格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樣下去利潤會越來越小,不少產業就會預測到未來人參市場的低迷趨勢選擇離開人參市場;而如果供小於求,就會導致商品價格上升,人們對該商品的需求就會下降,而市場已經飽和,商品賣不出去就會導致商品積壓,沒有銷貨渠道的話人參就只能屯著或者扔掉,這樣下去大量的人參種植戶就會破產,別的具有種植欲望的商戶見到這種情況,就會放棄進軍人參市場,久而久之,人參的供給量就會不斷下降。而且人參本屬於奢侈品,壹般的老百姓對於人參的需求量很低,而中國又是農業大國,農民的數量占很大比例,所以不能刺激需求。
在市場作用的規律下,人參的供給量是少-多-少的周期,循環往復,人參產業也是優勝劣汰,勝者為王。
再壹個方面就是我國人參產業的落後,缺乏具有創新思想。舉個例子,韓國利用人參加工人參產品,比如糖、面等,只要站在韓國的任意壹個街道上,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人參食品,這在中國是難以想象的。在中國人參大多以藥品存在,但是民以食為天,人參作為食品的需求肯定大於作為藥品的需求,而且作為食品就會有完整的產業鏈,從種植、收割、形成食材到放進餐桌,還可以壹步步擴大規模。畢竟過去不能和現在不能同日而語,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為中國的人參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關鍵在於中國能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