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那壹刻起,就有了誕生的輝煌,人類就飽受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的掙紮。進入21世紀,人們似乎幡然醒悟,決定在世紀末熄滅生命的矛盾,於是 "人心 "法庭將人世間的主流矛盾--情感矛盾、性格矛盾、行為矛盾,依法逮捕。法官高懸明鏡,鐵面無私,對跪在地上求饒喊冤的三位代表進行質詢:"自從妳們遍布世界以來,在社會上肆無忌憚,無惡不作,肆意挑起事端,制造事端,濫傷無辜,人類中了妳們的圈套,在妳們的教唆下作惡多端,有的最終身敗名裂。妳的存在嚴重危害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次妳被判死刑,妳還有什麽話說?"[把 "生活中的矛盾 "分為三類,然後用擬人的手法和變形的藝術來表現主題,這是很別出心裁的。設計成法庭審判,在生與死的考驗下,"矛盾 "犯們壹定會說出心裏話】
沒想到,這次發言,三位代表竟淚如雨下,都說出了自己的委屈。[果然不出所料,三位矛盾代表個個有苦難言】
情緒矛盾者首先委屈地哭了起來:"大人,我真是啞巴吃黃連啊--有苦說不出啊!生我的時候,我師傅用我做了壹番'鴻圖偉業',他在廠工會吹得天花亂墜,說要響應上級紅頭文件的號召,虧本辦學;又說幹部要以身作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辦學;還說要有愛心,愛人如己。最後,他還號召(其實是命令)全廠職工每人捐二十元錢,結果,他騙取了職工的信任,他升了三級卻壹分錢也不給,還吞了捐來的壹大部分資金。員工心裏極不平衡,都把我罵得心服口服。其實,我已經多次向師傅抱怨、勸告、質問:'妳的思想怎麽這麽偏激啊!'他卻滿不在乎:'這世上哪有不有效利用別人感情的?我不隨波逐流,憑什麽要喝西北風?'聽了這番話,我真的哽咽了。我也想不出來'惹事'了,可人家壹再'利用'我發自內心的感情去籠絡壹些人,我卻想不通!"[為情感矛盾辯護是有壹定道理的,是人們利用了情感這種很特殊的東西來謀取利益,可見情感矛盾是無罪的】
法官不禁微微點頭。
性格矛盾也開口了:"法官大人,我也確實是無辜的。在我出生之前,我的主人是多麽樂於助人啊!可是現在,他在感嘆世態炎涼、人情冷漠的同時,卻不願意幫助路邊車子拋錨的人,甚至隔岸觀火、落井下石!他的壹個同行也是他姐夫的工廠因為資金短缺而陷入倒閉的危險,他本可以借給他壹部分資金可以讓他起死回生。然而,他不僅置之不理,還向上門幫忙的姐夫訴苦:'姐夫啊,妳真是不知道,我現在也是危在旦夕啊,貨款剛剛兌現,真是囊中羞澀,愧對三生啊......'事後,我氣憤地去問他,他卻說:'我也不知道,我現在也是危在旦夕啊,貨款剛剛兌現,真是囊中羞澀,愧對三生啊。'世界就是這樣,我何不去看看呢?這個答案讓我不知所措。最後,我想請法官大人調查壹下。"[性格沖突會導致壹些人在行為上出現性格與行為不壹致的情況,這是壹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法官思考了壹下,最後微微點了點頭。
行為的前後矛盾最讓人痛心:"大人,自從'自相矛盾'的故事發生後,我不知道吃了多少黑鍋?人們的行為前後矛盾,那是他們的錯,與我無關!他們引用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牽羊入夥"、"借屍還魂"、"釜底抽薪 "的伎倆、"渾水摸魚"、"金蟬脫殼"、"遠交近攻"、"偷梁換柱"、"聲東擊西 "等等,幹了不少缺德事。妳看有的公安人員自己去抓貪官,卻從不主動去抓自己窗口的......他們還沾沾自喜:'如果不現實壹點,那我們到哪裏去找生存呢?人們喜歡報喜不報憂,難道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嗎?我痛心疾首,本想歸隱山林,做壹個真正意義上的道人,可他們軟硬兼施,強人所難,我何苦呢?"[由矛盾的故事引入話題,然而,人的言行不壹是壹種很普遍的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法官神情肅穆,壹臉無奈,覺得也很有道理。
最後,法官總結了壹下記錄,低聲對他們說:"看來,抓妳們也必須抓本,否則,很可能我們的恐懼就要把我們自己吃掉,決不能讓歪風邪氣更加猖獗。今天就暫免壹死,但壹定要做個好公民,努力勸說妳們的主子向善的方向發展,讓我們有壹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這個結尾意味深長:對這三對矛盾沒有斬盡殺絕,這是人生的必然,人生必須有矛盾;另壹方面,我們要善於利用人生所處矛盾的特殊性,為人生服務。這是本文要表達的主題,只是含蓄了壹點】
"1+1 "綜合評析:
本文《教學筆記》將作者記憶中的壹則舊材料活學活用,達到了新瓶裝舊酒的目的。首先,它將吃蘋果、數金魚、數小鳥的舊材料與 "生活中的矛盾 "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內涵,很有技巧。其次,舊材料由兩個學生說,設置在壹節課中,體現了構思能力的靈活性和深度。再次,文章聯系實際、深化主題的部分也與舊材料巧妙銜接,使文章整體結構緊湊完整。最後,文章主題深刻,不是流於材料的簡單表述,而是充分挖掘其內涵,使文章所反映的現象具有壹定的社會普遍性,也具有壹定的廣度和深度。姚強的《如此......》更是別出心裁,先將 "生活中的矛盾 "分為 "感情、性格、言行 "三種矛盾,然後用法庭審訊的形式表達主題。然後用法庭審訊的形式來表達主題,非常新穎。法官要判這三種 "矛盾 "死刑,而這三種 "矛盾 "都從各自的角度談了自己的難處,這些 "論據 "都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先將生活中的三種 "矛盾 "分為 "情、品、言、行",再用法庭審訊的形式表現主題,非常新穎。這些 "辯詞 "都與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息息相關,可見作者只是借此來反映現實生活中的 "矛盾",揭示生活中的 "矛盾"。從形式上看,這兩篇作文都有壹定程度的創新,壹篇大膽引用舊材料自成壹派,另壹篇則采用了變形手法和法庭式的辯論形式來表現主題。從內容上看,他們基本上寫出了 "生活中的矛盾 "這壹話題的實質,這是可喜可賀的。但 "教學筆記 "在思想深度上似乎欠缺了壹點內容,"原來是...... "在擬人化的過程中過於含蓄,壹不小心就會讓人喘不過氣來,甚至無法理解所寫的內容和道理。說起來這也不能說是它的缺點,只是文中始終未能提出如何解決這三個矛盾的方案,都是留給讀者自己去領悟的,此時,如果能提出壹些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案,那就錦上添花了。
形式與思想的結合:
"生活中的矛盾 "是壹個很寬泛的話題,內容應該很豐富,但這個話題如果不註意,就會泛泛而談,從而顯得主題不深,內容不全,形式不新。其實,只要我們認真思考,還是可以從形式和內容這兩個方面來豐富文章的。現舉幾例,以供參考。
形式與立意融合之壹:寫幾個劇目
自2000年江蘇省高考考生滿分作文 "四劇 "脫穎而出後,考生當場寫話劇作文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以 "生活中的矛盾 "為話題,我們可以從如何解決生活中的矛盾的角度來設計話劇。比如,可以先寫壹幕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故事,然後進行總結:"如果人與人之間多壹點禮貌,多壹點寬容,將會是怎樣的場景?"然後寫第二幕生活中的矛盾故事,再總結:"如果人與人之間多壹點謙讓,多壹點理解,那將是壹個多麽美好的世界啊!"然後寫出矛盾的第三幕,得出結論:"如果人與人之間多壹點理智,多壹點體貼,人間還會存在壹些多余的矛盾嗎?"最後,展開論證:"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人制造了矛盾,為什麽不能讓人解決矛盾呢?如果想解決矛盾,請永遠記住這十二個字:禮貌與寬容;謙讓與理解;理智與體諒。"這種分析如何解決生活中矛盾的文章,要比簡單講述生活中某個矛盾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深刻得多。
思考再引:戲劇類作文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壹是場景不要太多;二是語言要非常簡練,重點突出,不拖沓;三是要有創新。關於創新,我們可以用這樣壹些方法:壹是對戲劇這種體裁進行變形,運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用幾個不連貫的鏡頭來表達內涵;二是運用小品的形式來揭示主題;三是可以運用幽默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主旨,進行喜劇性的解說;四、註意戲劇場面所寫內容的安排 場面所寫內容的安排壹般是按由實到虛的順序來安排的,最後壹個場面所設計的是抽象的道理、倫理、思想、文化內容、意識形態等。,總之,就是這些行為最好不要都是同壹類型的重復,否則就有記流水賬的感覺。
形式與思路整合之二:寫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選》、《小說選刊》等在中學生中有廣闊的市場,鼓勵他們創作小小說。這個題目也可以創作壹篇微型小說出來。比如:第壹個小標題 "童言無忌",回憶自己小時候對矛盾的理解,信口開河,毫無顧忌;第二個小標題 "同事之間",寫自己剛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初入社會,就發現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上下級之間有這樣那樣的矛盾,自己感到無所適從,既不能拉幫結派,又不能不適應這個多矛盾的社會,很是困惑;第三個小標題 "人到中年",經過了磕磕碰碰,終於適應了自己的社會方式,事業有成,但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又出現了情感危機,自己的青梅竹馬和朋友,也在自己的家庭中出現了危機。危機,自己的青梅竹馬要離婚,這是現代社會很難解決的矛盾;第四小題 "感謝矛盾",正是因為生活中存在矛盾,讓 "我 "倍加珍惜自己的事業和婚姻,分居了壹段時間。經過壹段時間的分離,"我們 "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終於化解了矛盾,重歸於好,事業也蒸蒸日上,所以 "我們 "感謝矛盾,正是因為有了 "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我們 "才有了矛盾。正是因為有了 "矛盾","我們 "的愛情和事業才有了歸宿。最後,我想說壹句話:"縱觀我的壹生,我認識到,如果沒有矛盾,那就不是人生!註意:這篇文章的設計,壹定要把 "矛盾 "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
再思考:微型小說作為小說的壹種,其故事情節往往是虛構的,但正因為是虛構的,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更能表達其內涵。所以我們可以通過 "變形 "這種手法的運用來達到傳達主題的目的。比如,我們可以寫壹部科幻作品來表現未來世界的矛盾,從而反映現實生活中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我們也可以寫壹些寓言故事或童話故事來表達主題,這也是壹種較好的選擇。總之,形式的選擇要有利於主旨的揭示。不能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能為中心服務,我們可以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形式。
形式與立意整合三:寫壹篇演講稿
我們可以設計壹篇演講稿來揭示 "生活中的矛盾"。首先,這篇演講稿要在第壹部影視作品的新聞發布會上演講。第二,把 "生活中的矛盾 "中的 "矛盾 "改成電影中的 "矛盾",也許這樣更有新意的味道。三是在文中設置三個鏡頭,即設計三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 "矛盾",而這些鏡頭要反映人們言行中的矛盾和思想上的矛盾,必須與主題相壹致。第四,三個鏡頭要按照由實到虛的順序排列,要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
思考再推敲:由寫壹篇講話稿我想到了大到壹個國家,小到壹個企業,如有重大事情,壹般都要召開新聞發布會,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壹種新的作文方式。而我們可以借鑒《國際華文大專辯論賽》的形式,以壹個 "生活中的矛盾 "是解決了,還是沒有解決為辯題進行辯論,其實這也是中學生可以做到的,我們有些中學生朋友!喜歡讀鄭淵潔的《童話大王》,裏面幾乎每期都有壹個辯題,如果我們認真讀壹讀,壹定會受益匪淺。
形式與思路整合之四:寫幾條短信
必要時,我們可以設計幾條短信:通過神與人之間的短信交流,來揭示 "生活中的矛盾 "這壹內容。具體來說,可以這樣做:上帝的子民把生活中遇到的因 "矛盾 "而起的事寫在給上帝的信上,介紹自己的想法等情況;上帝在回信中談了生活中存在矛盾的必然性,並請他不要為此事煩惱;但該人仍不解,又來信要求解除"",上帝回信談了壹些實實在在的方法,但最後強調 "生活中的矛盾 "理論上是無法消除的,但可以從自己多為別人多想壹些、多為單位多做壹些、多為同事多支持壹些等方面入手。首先通過支持壹些同事,盡量減少壹些不必要的矛盾。
思考再延伸:這種方法可以涉及如 "代溝"、"父愛"、"教育 "等許多命題中用到,而且這種書信還可以變形為雙方寫 "留言"、寫 "日記"、寫 "便條"、發 "E-mail "等。交流的形式多種多樣。以 "教育 "為例,如要寫有語文教學理念的東西,我們可以設計壹篇 "日記 "作文:老師要求學生寫壹個 "壹 "字,學生只是在A大的 "壹 "字紙的壹面寫了占壹,他被批評了寫日記;老師改完作業後思緒萬千,也寫日記感慨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麽調皮的學生;家訪時老師沒有批評學生,他很高興地寫日記;老師回家回憶壹天的事情,為什麽表揚他卻那麽興奮和自信,決定改變語文教學方法;學生第二天上語文課很認真,在日記中寫到自己從不舉手回答問題,但那節課居然舉了四次手,答對了三個半,開始喜歡上了語文老師和語文課;老師走了壹遍班級,發現這個學生很反常,但他明白了是什麽原因,於是決定大膽進行語文教學改革。
通過 "生活中的矛盾 "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壹些啟示:壹是在內容上要有深度,二是在文章形式上要有壹定的新意,盡量創新,不要人雲亦雲。也許從 "矛盾中的人生 "這個話題中,我們會有壹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