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除蟲害,有人大量使用高毒,甚至劇毒農藥,致使蔬菜、果品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為了提高產量,有人盲目使用違禁激素;為了增加豬的瘦肉率,有人竟在飼料中摻上“瘦肉精”;為了使面粉和粉絲增白,有人膽敢把有毒化學品“吊白塊”摻和其中;為了騙錢,有人用稻草漚水兌上色素和鹽當醬油賣;為了賺取高額利潤,有人把含有黃曲黴素的黴變陳大米拋光上臘充新大米出售,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再次敲響了食品安全問題的警鐘。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為什麽在我國家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中國發展的歷史來說,長期以來,我國食品生產的總體水平不高,我國國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薄弱,壹次事件過後,往往不會去思考它深層次的原因。
同時,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制度與法制建設正在完善中,技術、法律和管理跟不上,環境汙染導致食品安全風險性居高不下,人們的功利主義思想比較嚴重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屢現。
2、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來說, 壹是現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這是國內國外企業存在大量不誠信的現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沒發現是因為監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監管不到位,就不會給企業提供誠信的土壤。二是目前中國經濟體制面臨轉型,過去粗放不完善的經營模式,遲早會遭遇滑鐵盧,企業早壹點覺醒和發現問題,可為品牌再造達成好的基礎。
3、從中國產業和企業發展現狀來說,食品產業規模化、組織化、規範化程度不高,行業自律約束機制不健全,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能力較低,是食品安全處於風險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的重要原因。
從當前情況看,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的意願、舉措還沒能傳遞到基層農場、工廠、市場和監管層。在各地,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受制於薄弱的產業基礎依然散亂,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難以計數,而在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監管能力顯得捉襟見肘:人手不夠,資金短缺,監管乏力。再加上GDP至上的慣性思維,壹些地方為了帶動稅收、拉動就業,縱容食品生產企業違規經營,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助長了企業逃避監管的僥幸心理,使壹些小隱患積累成大問題。
4、從管理來說, 食品安全的監管和獎懲機制的不健全無疑也是造成食品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
農業部、質檢局、工商局、衛生部等監管部門的多頭管理和分工不明確、協調不力等讓投機分子有機可乘。而食品監管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貪汙、受賄等問題也助長了不法商家的氣焰。不健全的法制和相關規定也為不法商家提供了機會。由於法律體系不健全和執法不嚴等原因,大量的食品生產和加工企業處在法律監督的“盲區”。同時,檢測標準的缺失。
5 、科技水平仍相對落後, 食品行業標準相對滯後。
6、 道德滑坡、誠信缺失助推了中國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生產的確是個良心活。 投毒式的生產加工已經是業內的潛規則,生產無處不在,妳很難設想每個食品生產加工點都存在壹個監管者,不可能食品的整個流通鏈都安插了監管者。每壹個生產步驟都是經過人壹項項完成的,他們應該受到良心和道德的審視,才會使這條罪惡的鏈條中斷。誠信的嚴重缺失和道德的嚴重滑坡才是食品問題的本源。重建基本信用,特別是生產商的道德準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讓道德敗壞者受到法律的嚴懲和社會的唾棄,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實保障。
那該如何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呢,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出路又在哪?我認為應從壹些幾個方面入手:
1.轉變管理理念與模式。
從傳統的“危機管理模式”轉向“風險管理模式”,不是發生危機後才處理,而是在問題之前預測到風險,提前做好法律與管理的制度建設,實現“管理前移”,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2.規範食品產業鏈,降低各種稅費。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8月29日在該市政府常務上會稱,“從經濟學理論來看,凡是大面積出現的問題,壹般不是道德性問題;凡是反復出現的問題,壹定是在機制體制出了問題;凡是這種問題怎麽治也不見效的時候,很可能與生產力有關系。” 所以說,從"改變管理體制、轉變生產方式、降低成本費用"三個方面著手,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
3.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監管工作要重點突破,以點帶面。
重點規範管理好直接影響民生的幾大食品問題,以點帶面,推進整個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
6.強化食品技術體系建設。
7.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8.強化食品安全的宣傳與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