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壹個家庭的全部。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的健康安全,都關系到壹個家庭的喜怒哀樂。壹年級的孩子就像初生牛犢,安全意識非常淡漠,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作為壹名班主任,我非常重視我的工作,概括如下:
第壹,加強公共安全知識教育
1,讓學生在開學時了解並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知識。
2、安全知識教育,做到“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
3、了解基本的公共衛生和食品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健康行為及飲食習慣。
4、初步識別各種危險征兆;
學習家用電器、燃氣(柴火)、刀具等生活用品的安全使用。
5.初步學會在意外和災難中自我保護和尋求幫助和生存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
6.了解與陌生人交往時應註意的安全問題,逐漸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重點工作
(壹)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1.強化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走人行橫道,不要在馬路上玩;
3.過馬路不要闖紅燈,走斑馬線;
4.嚴禁騎摩托車、電動車,放學騎自行車要走專用車道;
速度不能太快,禁止脫手騎車;
禁止騎自行車去上學。
5.禁止學生在上下學途中或周六、周日在河塘洗冷水澡。
(2)加強教學樓的安全教育。
1.教室、走廊、通道內嚴禁追逐打鬧;
2.課間不要趴在走廊欄桿上;
不要爬窗臺和桌子。
3.不要帶刀上學,不要用刀在墻上或桌子上亂塗亂畫。
4.不要用手或鉛筆觸摸教室內的電源插座、開關等電力設施。
5.如果妳不得不在課堂上解手或在休息時間離開學校,請向老師請假。未經允許嚴禁離校。
第三,具體措施
1,充分利用體育課,積極開展運動常識安全教育。
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教育孩子服從老師的統壹安排,認真做好活動準備,遵守運動規則,杜絕吵鬧現象,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提醒孩子,在沒有家教的情況下,不允許在課間和課後攀爬運動器材。
2、利用“安全教育課”,強化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教育。
①消防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把火柴、打火機、刀子放在身上;
不要將鞭炮、火藥等爆炸物作為玩具帶入校園;
不要玩弄或移動消防設備。各種危險跡象的初步識別;
學習家用電器、燃氣(柴火)、刀具等生活用品的安全使用。認識危險和危害,教育學生遠離危險品。
②反病毒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註意飲食衛生,不要在學校巷子和學校門口購買任何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零食,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不要將各種毒品帶入校園,遠離毒品。了解公共衛生和食品衛生的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
③勞動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在做衛生值勤工作時不要玩弄勞動工具,杜絕追逐打鬧,防止意外傷害;
擦玻璃的時候要防刮傷,高層建築的窗戶只需要撣壹撣,防止掉下來;
參加社會公益工作時,聽從老師的安排,確保安全。
④防電安全教育
禁止亂動日光燈管,保護好電器插頭插座,如發現蓋板損壞或電線落地,立即向老師報告。
3、結合道德生活課,進行安全教育。
1.教育學生在校園裏“走路輕壹點”,課間不要大驚小怪;
理解教材中圖片的內容,知道在樓梯上追皮的危險性,明確上下樓梯必須靠右行走。
(2)自覺排隊上下學,有序進出校門;
遵守道路交通規則,了解並遵守各種公共場所的安全常識。
(3)教會孩子在意外和災難中自我保護、求助和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
4.教孩子安全喝純凈水的方法:先適當倒些冷水,再慢慢加些熱水,以防燙傷。
4、利用班會進行日常安全教育。
利用每周班會強調日常安全事項;
a、教育學生不要在校園或教室裏追逐打鬧;
b、不要爬上去、坐在窗邊、爬護欄等。,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c、嚴格遵守學校作息時間,不無故在校園內逗留或在馬路上玩耍;
d、養成放學關門窗的習慣。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復雜,任務艱巨。但是,學生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下學期,我會繼續盡我所能,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小學班級安全工作總結2
我是六年級三班的班主任。這個班有六十三個人。學期末,我把這個班的安全工作總結如下:
我非常重視這個班級的安全工作,我通常會抽出時間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並不厭其煩地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因為學生還小,所以我不僅對他們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還註意在課余時間觀察他們的動向。只要發現有學生有不安全行為,我都會及時教育,要求改正。
第壹,開學第壹周,我和全班同學壹起制定了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第二,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學校作息時間。他們不允許在學校和放學的路上逗留和玩耍。不允許他們在沒有家長允許的情況下和同學壹起去,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行蹤。
學生不允許在學校內外玩危險的遊戲。如;互相追逐,奔跑等。
第四,教育學生不買三不吃,不吃腐爛的食物,不喝不衛生的水和飲料,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五、教育小學生不要踐踏學校草坪,不要損壞學校花草樹木。
第六,教育學生不要爬墻、爬樹、學校籃球架或陽臺欄桿。
7.教育學生不要玩火、用電或燃放鞭炮。
八、教育學生不要攜帶危險品上學(如:棍棒、刀具、匕首、氣槍等利器進入校園。)不要在井口、變電站旁、高壓線下等危險場所玩耍。
九、無論是集體活動還是體育課,都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準脫離團體自行活動或隨意不聽指揮,遇到生病或遇險人員要及時向老師報告。並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各種求救電話。
十、夏天,只能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陪同去遊泳池遊泳。未經允許,切勿在溝渠、池塘、魚塘或遊泳池內玩耍或遊泳。
壹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在同學們和我們兩位老師的努力下,全班63名同學沒有發生壹起安全事故。但是,安全工作是班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我們天天講,時時講,警鐘長鳴,杜絕壹切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小學三班安全工作總結
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壹,充分利用班會。
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學校安全規章制度,規範安全管理,強化安全措施,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第二,平時做好安全教育。
在小事中滲透安全意識,養成註意安全的習慣。每次下課,教育學生不要跑出教室,避免與其他同學發生碰撞;上下臺階要慢,不要擁擠。每次參加學校集會,我都教育引導學生安全有序地向操場行進。讓學生養成遵守秩序的好習慣。
第三,依托學校活動開展安全教育。
學校安全宣傳活動是學生獲取安全知識的主要陣地,具有獨特的教育條件,可以進行規範化、系統化、經常化的安全教育。在活動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納入了校園安全、課外活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緊急避險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利用黑板報、知識競賽等形式,生動形象地開展教育。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態度積極,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很多安全知識。這次活動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安全知識,還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意識。
第四,制定班規,嚴肅班紀。
好習慣始於強迫。為了盡快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習慣,我制定了班規,提出了“六不”的行為準則,即不玩危險品,不私自下河遊泳,不追逐打鬧,不隨意接觸陌生人,不隨意攀爬,不在樓道內遊戲。這樣,安全教育工作就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則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五、參加經常性的學校活動,文明守紀,安全第壹。
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要求學生快速、有序、安靜地進出,靠右走樓梯上下;禁止拉扯嬉戲,禁止在樓梯、走道故意制造堵塞、擁擠。發現有摔倒、擠壓現象時,後面的同學壹定要努力後退,積極幫助壓在最下面的同學。嚴令路隊,組織隊伍,清點人數,做到快速整齊。同時,通知回家的學生註意途中人身安全,不要在外逗留。
第六,學會保護自己。
教育學生學會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是在小事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學生的自我保護經驗,創設各種情境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給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冷靜處理突發事件。在壹次班會上,壹些學生談論了火災現場。學生們立刻被吸引住了。看到這種情況,我順勢問同學,如果現在發生火災,妳會怎麽做?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著,有些人甚至還加上了表演。我就說,現在著火了,趕緊撤離。學生們立刻采取行動。有的用手帕捂住口鼻,有的彎腰跑出教室,有的拿起“電話”撥打110...在特定的情況下,學生們都學會了如何在火災中逃生和自救。
七、精心引導,讓學生遠離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鼓勵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中遠離危險。學校是公共場所,人口密度大,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風險。要不斷規範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用安全的行為引導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做導就是註重引導和規範,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規範學生不參加不科學的活動,不參加有安全隱患的區域性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遠離安全事故。
八、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對孩子的行為有重要影響。家長的言傳身教可以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我們班加強與家庭的合作。班主任和家長攜手,時刻關註孩子的壹言壹行,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及時交流信息,形成合力,必要時給家長提供家教指導,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實現家校合壹。
九、校外安全不容忽視。
在做好學校安全的同時,教育學生記住常用的電話號碼。遇到危險,冷靜處理,不要慌張,多動腦筋自救或求助。遵守校外交通法規,維護社會秩序。學會明辨是非,不從事各種冒險行為,不做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