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氫(HCl)氣體的水溶液。五種無機強酸之壹。純鹽酸是無色液體,在空氣中呈霧狀(因為鹽酸揮發性強),有刺鼻的酸味。粗鹽酸是黃色的,因為它含有雜質氯化鐵。市售濃鹽酸濃度為20.24%,實驗中壹般為35%-37%,密度為1.197g/cm3,為* * *沸騰混合物。
((* *鍋爐,也稱為恒沸器,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的液體混合物。在常壓下沸騰時,它們的成分和沸點保持不變。)
鹽酸是壹種強酸,具有酸的所有特性,如與堿中和生成鹽和水;能溶解堿性氧化物;能溶解碳酸鹽並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它能溶解活性金屬(如鋅、鎂、鐵)並產生氫氣。濃鹽酸可以溶解活性較低的金屬銅。
濃硫酸是指濃度(這裏的濃度是指硫酸在硫酸溶液中的質量百分比)大於等於70%的硫酸溶液。濃硫酸在高濃度下具有強氧化性,這是它與普通硫酸或普通濃硫酸最大的區別之壹。
硫酸、硝酸、鹽酸、氫碘酸和氫溴酸並稱為五大強酸。
(1)物理特性
純硫酸是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常用濃硫酸中H2SO4的質量分數為98.3%,其密度為1.84g·cm-3,其物質濃度為18.4mol·L-1。硫酸是壹種高沸點的強酸,很難揮發。它溶於水,可以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濃硫酸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所以濃硫酸稀釋時應該是“酸入水中,沿壁,慢慢倒,不斷攪拌。”
腐蝕性
硫酸腐蝕性很強。如果實驗不慎濺到皮膚上,應先用布擦幹,再用小蘇打溶液沖洗,再用大量水沖洗。如果很嚴重,應該馬上送醫院。
吸水性
壹瓶濃硫酸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大,密度會減小,濃度會減小,體積會增大。這是因為濃硫酸有吸水性。
(1)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不是稀硫酸的性質。
⑵吸水性是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濃硫酸只能幹燥酸性和中性氣體。
⑶濃硫酸不僅能吸收壹般氣態水(如空氣中的水),還能吸收壹些結晶水合物中的水(如CuSO4 5H2O和na2co 3·10H2O)。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NaOH),俗稱燒堿、苛性鈉、苛性鈉,在香港被稱為Costa,是因為另壹個名稱,它是壹種白色晶體,在室溫下具有強腐蝕性。溶於水,其水溶液呈強堿性,能使酚酞變紅。氫氧化鈉是壹種非常常用的堿,也是化學實驗室的必備藥品之壹。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滌液。
具有強腐蝕性和吸水性,可用作幹燥劑,但不能幹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氯化氫氣體。並且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因吸水而溶解的現象屬於物理變化);溶於水,同時放出大量熱量。它的熔點是318.4℃。除了溶於水,氫氧化鈉還易溶於乙醇和甘油。但不溶於乙醚、丙酮和液氨。
它的液體是壹種無色、澀、油膩的液體。氫氧化鈉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質!
2NaOH+CO2=Na2CO3+H2O
Na元素與水反應(與水反應時,用燒杯,燒杯上蓋玻璃片。當它反應時,鈉塊浮在水面上,融化成壹個球,帶著嘶嘶的聲音在水面上遊動,產物飛濺),生成強堿性NaOH溶液,並釋放出氫氣。在固體NaOH中,OH以O-H***價鍵結合,Na和OH以強離子鍵結合。溶於水時,其離解度近100%,故其水溶液呈強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為紅色,或使PH試紙和紫色石蕊溶液變為藍色。
純無水氫氧化鈉是白色半透明結晶固體。氫氧化鈉易溶於水,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溶解時能放出大量的熱量,288K時其飽和溶液濃度可達16.4mol/L(1:1)。其水溶液有澀味和滑膩感,溶液呈強堿性,具有堿的壹切共性。市售燒堿有兩種:純固堿為白色,塊狀、片狀、棒狀、顆粒狀,質脆;純液堿是壹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氫氧化鈉也易溶於乙醇和甘油;但不溶於乙醚、丙酮和液氨。對纖維、皮膚、玻璃、陶瓷等有腐蝕性。,用濃溶液溶解或稀釋時會放出熱量;與無機酸的中和反應也能產生大量的熱量,生成相應的鹽類;與金屬鋁和鋅、非金屬硼和矽反應釋放出氫氣;與氯、溴、碘和其他鹵素的歧化反應。能將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沈澱成氫氧化物;它能使油脂皂化,生成相應的有機酸的鈉鹽和醇類,這就是去除織物油汙的原理。
氫氧化鈣
白色粉末,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質。相對密度為2.24。加熱到580℃脫水成氧化鈣,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鈣。溶於酸、銨鹽和甘油,微溶於水,不溶於酒精,強堿性,對皮膚和織物有腐蝕性。
氫氧化鈣溶液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Ca(OH)2+Na2CO3=2NaOH+CaCO3↓,此反應可用於生產少量燒堿。
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Ca (OH) 2+CO2 = CaCO3 ↓+H2O(這是石灰漿塗在墻上後,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墻體會“出汗”是因為生成了水H2O,墻體變得堅固是因為生成了碳酸鈣CaCO3。有時候在農村,為了讓墻體硬化的更快,在剛粉刷好的房子裏燃燒碳,生成二氧化碳CO2(C+O2=(點燃)CO2)。這個反應也是檢驗CO2的方程式,當氣體被引入石灰水時,變成混濁的就是CO2。
不同量的氫氧化鈣和碳酸氫鈉的反應
2NaHCO3+Ca(OH)2(少量)=CaCO3↓+2H2O+Na2CO3。
碳酸氫鈉+氫氧化鈣(過量)=碳酸鈣↓+H2O+氫氧化鈉
煆燒石灰石CaCO3==工業中==(高溫)CaO+CO2↑ =(該反應也是工業中產生大量CO2的方法,有兩種用途)。
在制作石灰漿Ca (OH) 2: Cao+H2O = Ca (OH) 2時,施工現場經常出現白煙(由於熟石灰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工人們更喜歡在夏季制作石灰漿,這樣溫度高時可以有較少的熟石灰溶解在水中,可以制作更多的石灰漿,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石灰漿塗抹在墻上,與二氧化碳反應後硬化。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H2O。
氨水氟化氫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方程式:NH4HF2+Ca(OH)2 = CaF2+2H2O +NH3。
氯化鎂和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Cl2+Ca(OH)2=CaCl2+Mg(OH)2↓
硝酸銨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nh4no 3+Ca(OH)2 = NH3 ↑+ H2O+Ca(NO3)2
(NH4)2so 4+Ca(OH)2 = NH3 ↑+ H2O+caso 4
CaCO3+SiO2=CaSiO3+CO2的條件是高溫。
氫氧化鈣具有堿的共性。它的堿性或腐蝕性比氫氧化鈉弱,所以可以說是中強堿。這些性質決定了氫氧化鈣具有廣泛的用途。農業上用氫氧化鈉降低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結構,顯然是不可能的。農藥波爾多液由石灰乳和硫酸銅水溶液按壹定比例配制而成。最早於1885在法國波爾多使用。這種天藍色粘稠狀懸浮農藥用於果樹和蔬菜,通過其中的銅元素來消滅病蟲害。它不僅利用了氫氧化鈣能與硫酸銅反應的特性,而且利用了氫氧化鈣微溶於水的特性,使藥液具有粘性,有利於藥液附著在植物枝葉上。此外,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也有利於藥液附著在植物表面壹段時間而不被雨水沖走。
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經常發生在化學實驗室、工農業生產或自然界中。經常使用。石灰砂漿用於砌磚和粉刷墻壁的事實是眾所周知的。鮮為人知的是,這種反應在制糖工業中也有發生:在制糖過程中,用氫氧化鈣中和糖漿中的酸,然後通入二氧化碳,使剩余的氫氧化鈣變成沈澱並過濾掉,以減少糖的酸味。
氫氧化鈣溶液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Ca(OH)2+Na2CO3=2NaOH+CaCO3↓,此反應可用於生產少量燒堿。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H2O。這個反應可以用來鑒別氫氧化鈣溶液。
如果在氫氧化鈣溶液中連續通入二氧化碳,溶液會先渾濁後澄清,因為二氧化碳會繼續與碳酸鈣[Ca(CO3)]反應。
CaCO3+CO2+H2O=Ca(HCO3)2,碳酸氫鈣[Ca(HCO3)2]是可溶的,所以溶液會再次澄清。加熱後的溶液又變渾濁,因為碳酸氫鈣受熱分解。
Ca(HCO3)2==CaCO3↓+CO2↑+H2O
氫氧化鈣不能裝在有玻璃塞的試劑瓶裏,因為二氧化矽雖然化學性質穩定,但會與強堿反應,如NaOH、KOH、RbOH、Ba (OH) 2、Ca (OH) 2等。如果妳把氫氧化鈣
當置於帶玻璃塞的試劑瓶中時,會發生以下反應:
Ca(OH)2+SiO2===CaSiO3↓+H2O
但矽酸鈣會沈澱在瓶塞上,導致瓶子打不開,所以在帶玻璃塞的試劑瓶中無法形成。
氫氧化鈣的制備:H2O+CaO=Ca(OH)2(記住這裏!無沈澱符號)
初中沒什麽好掌握的: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H2O
氫氧化鈣+碳酸鈉= 2氫氧化鈉+碳酸鈣↓
氫氧化鈣+二鹽酸=氯化鈣+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