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出身貧寒,幼年為地主放羊。崇禎二年(1629)起義,後在高迎祥手下英勇善戰。在崇禎八年滎陽大會上,他提出了分兵四路進攻的作戰方案,得到了各部領導的贊同,威望日益提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續被稱為創王。十壹年在潼關戰敗,只率劉宗敏等十余人,隱蔽在商洛(在豫陜交界)山區。第二年,這座山又升起來了。十三年後被困巴西魚肚山,帶著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當時中原饑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其尖銳。李巖提出了“均田不收稅”等口號。李自成在滎陽嶄露頭角。他在推翻王朝的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裏,從不向任何敵人屈服,與將士同甘共苦,提出了利民的“均地白食”口號。當時歌謠裏說:“吃他媽,愛他媽,永遠贏不了王。妳不好,就收不到飯。”當時就遠近流傳,深得民心。軍隊發展到數百萬,成為農民戰爭的主力。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陽被稱為新順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臨汝),明朝陜西巡撫孫傳庭主力全軍覆沒,勝利占領xi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國號永昌。
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占領了北京,推翻了統治了276年的朱明王朝。李自成入京後,軍紀嚴明,基本保持了農民軍的本色。然而,在勝利的過程中,他變得驕傲起來。他不僅對東北邊境復雜多變的局勢沒有清醒的認識,也沒有想到如何應對清軍。他沒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來對付他的下屬和士兵日益增長的腐敗。武將們忙著“追著兵們幫忙發工資”,文官們忙著考試爬桿子,士兵們沈迷於勝利,以為戰鬥結束了,可以高枕無憂了。
結果,起義者失去了鬥誌。由於清軍對吳三桂的支持,李自成起義軍被迫撤至北京,清軍直逼京城。李自成在山海關戰役中的失敗使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投降叛軍的明朝官員紛紛出來反抗。比如牛金星,原本是明朝的舉人。為避災,在李自成加入起義軍,為起義軍早期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他被授予神福堂大師的稱號。但他自稱是建國功臣,私下跟人說,李自成這樣的農民政權壹定會失敗。在起義軍的不利形勢下,他開始設計殺害起義軍的將領李巖兄弟。劉宗敏得到消息後,怒斥牛金星。牛金星很快離開李自成,去了分裂大順政權的河南。最後,在清軍的追擊下,李自成被迫離京,退守Xi安。順治元年(1644)十二月,清軍進攻潼關,大順軍列隊迎戰。因為主力和火炮還沒到,清軍堅持不戰。順治二年(1645),清軍紅炮攻潼關,李自成大敗,南撤,經襄陽入鄂,試圖與武昌明朝總司令官左良玉聯合。左良玉向東去了南京,去了南明朝廷的“峻青壹邊”,在去攻克馬士英和赴死的路上。李自成於四月進入武昌,但被清軍擊敗。最後死於湖北通山縣九宮山。
李自成本人“不貪金錢,好色光明磊落”,卻“犯了贏了就驕傲的錯誤”,值得歷史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