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

壹:祖逖

搔首弄姿。相傳東晉時期的大將祖逖,年輕時很有抱負,每次和朋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義憤填膺。為了報效國家,半夜壹聽到雞叫,他們就披衣起床,拔劍習武,刻苦鍛煉。這就是成語 "聞雞起舞 "的由來

關於祖逖:祖逖是範陽遒(今河北省定興縣)人,父親祖武在上谷為官。其父祖武曾任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年幼,生活由兄長照顧。祖逖性格活潑開朗。他非常好動,不喜歡安靜。他十四五歲,卻沒有讀過多少書。他的哥哥們都很擔心他。但他心胸開闊,為人仗義,武藝高強,深受鄰裏好評。他常以兄長的名義,把家裏的糧、米、布捐給受災的貧苦農民,其實他的哥哥們並沒有這個意思。 十八九歲那年,祖逖好像突然開竅了,開始讀書,不到四五年,就已經通今博古了。他經常到京城洛陽向有學問的人請教。見到他的人都不禁佩服地說:"這個人將來壹定是個人才!" 祖逖 24 歲時,當上了泗州(洛陽)的主簿。主簿是負責文書和賬簿的小官。他有壹個同事叫劉琨。劉琨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也是壹個有抱負的年輕人。兩人因誌趣相投而成為好友。他們經常談論時事,談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壹談就是大半夜,於是同床靠著腳睡覺。有壹天,他們還聊得很晚,剛用枕頭壹枕,劉琨已是鼾聲如雷。祖逖正昏昏欲睡,忽聞荒雞(古人三更前的雞叫荒鳴。荒雞鳴被視為兇惡之音,兵興之兆)。啼鳴之聲。他猛然驚醒,雙腳朝向劉琨,喚醒了劉琨,說道:"聽,聽,這不是荒雞的啼叫嗎?恐怕天下要大亂了,我們還能安睡嗎?"於是,他拿起雙劍,在院子裏舞了起來。劉琨揉揉眼睛,想了想,說:"對!居安思危嘛!"他也去取了兩把劍,與祖逖共舞。 不久,八王之亂爆發。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漢劉聰派大將王彌、劉曜攻陷洛陽,縱兵劫掠財寶,焚燒宮殿、廟宇,挖掘陵墓,殺害晉王子權及官員、百姓三萬余人,晉懷帝被俘。京城大亂。 此時,祖逖率領親屬、鄉鄰數百戶逃往南方,幾經輾轉,來到淮泗(今屬安徽)。壹路上,他讓老弱病殘坐在自家的馬車上,自己則步行。食物、衣服和藥品全部公用。遇到流民搔擾,他就帶人與之糾纏;遇到土匪搶劫,他就帶人擊退。因此,他自然成了逃難隊伍的 "總頭領",無論老少,都聽他指揮。 公元 317 年 3 月,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稱晉王,次年稱帝,是為東晉。司馬睿得知祖逖流亡司寇(今江蘇銅山縣),便派人任命他為徐州刺史。不久,又任命他為軍師,調到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鎮守京口。晉元帝司馬睿是個平庸之輩。當時,中原北部大部分地區已被漢朝占領,司馬睿只想留在中原,努力享受眼前的幸福,不思北伐。祖逖向晉元帝進諫說"中原大亂,兩京顛覆,都是藩王爭權奪利,自相殘殺,讓戎狄有機可乘。如今中原百姓飽受異族擄掠之苦,民怨沸騰。如果陛下能委派大將北上,壹定會得到中原百姓的響應,到時候不僅可以收復失地,洗雪國恥,晉朝也能轉危為安。請陛下考慮壹下。" 司馬睿采納了祖逖的建議,任命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了他壹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但沒有給他盔甲,讓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只帶了跟隨他的壹百多戶人家,租了幾只大船,渡過長江北上。船劃到中流,祖逖站在船頭,望著奔騰不息的江水,不禁感慨萬千。年過半百的他,回憶起年輕時和劉琨聞雞起舞的情景,恍如昨日。沒想到,荒雞惡聲竟實現了,中原地區先是封建軍閥割據,後又遭受匈奴鐵騎的蹂躪,山河破碎。如今雖奉命收拾舊山河,但豫州刺史是壹紙空文,三千精兵是壹句空話,眼前的壹切都是這三四十個青壯,百來個老幼。然而,頭可斷,誌不可滅。只要有當年的雄心在,定能開辟出壹片新天地。祖逖拔劍擊楫,發誓道:"我祖逖若不能掃平中原,決不回渡!"他的話擲地有聲,同伴們深受感動。 渡河後,祖逖帶著部下留在了淮陰。他在這裏鑄造兵器,招募壯士。不久,他招募了兩千人。隨後,祖逖率領這支 2000 多人的隊伍北上,首先攻占了喬城(今安徽省毫縣)。當時北方的主要軍事力量是石勒。石勒是羯族人,最初歸附漢劉曜。公元 319 年,他自稱趙王,建都相國(今河北邢臺縣)。祖逖連續攻打石勒軍的堡壘和碼頭,擊敗石勒的援軍,派大將韓謙駐守封丘(今河南封丘),自己則駐守雍丘(今河南杞縣)。結果,黃河以南的土地全部被收復,歸晉朝管轄。 祖逖不僅善於謀略,而且嚴於律己。他對任何人,哪怕只是稍有成績,也會立即賞賜,不會等到明天。他的生活非常節儉。在戍邊地區,不僅督促和幫助百姓搞好農業生產,還督促自己的子女參加生產勞動,自己動手燒柴。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到處都是無主的白骨和屍體。祖逖派人去收殮,又派人去祭奠。這些都深深地感動了百姓。有壹次,當地舉行招待會,邀請當地老人參加。壹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老人含著眼淚說:"我已經老了。我以為我再也看不到國家和平、人民安居樂業了。現在見到了人民的父母祖將軍,我死後還有什麽遺憾呢?" 然而,就在祖逖練兵準備進軍河北的時候,朝廷任命戴若思為豫州刺史。戴若思是南方人,極力主張和平,不思進取。朝廷派這樣的人做知州,豈不是拿復辟開玩笑嗎?況且祖逖還聽說,鎮北將軍王敦與鎮南將軍劉逵之間矛盾很深,誓不兩立,如果再起內亂,北伐就會功虧壹簣。現有的戰果也將付之東流。祖逖憂心忡忡,終於病倒了。 病中,祖逖恢復中原的雄心仍未消退。考慮到河南沒有堅固的營壘,他派侄子、汝南太守祖績組織人馬,加固和修繕胡陵城(今河南汜水郡西北)。該城北臨黃河,西接成臯,可攻可守,可作為北伐的基地。然而,胡陵城尚未建成,祖逖便溘然長逝。晉元帝太元四年(公元 321 年)九月,將軍王敦聽說祖逖去世,時年 56 歲。 王敦將軍聽說祖逖死了,認為天下無人能敵,第二年正月就發動了叛亂。祖逖聞雞起舞:年初,範陽的祖逖少年得誌,與劉琨同為泗州刺史,與劉琨同寢,半夜聽到雞鳴,蹴踘悟曰:"此聲不差!"因舞之。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師。逖居京口,聚驍將,說於芮曰:"晉室之亂,不上道而下怨者叛也,由是宗室權貴,自魚肉,使戎狄乘機毒流中原。今殘民已被賊殘害,人思自奮,王可令師,俾騏驥壹心,以復中原,郡國之大與大,必有望風而應者矣!"睿素無北伐之誌,以緹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倉廩數千,布帛三千匹,不給甲兵,使自謂招之。逖將所部百余人渡河,中流擊楫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民,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招二千余人,始進。 譯文當初,範陽人祖逖,年輕時有大誌,曾隨劉琨擔任泗州主簿,與劉琨同床共枕。半夜聽到公雞打鳴,他踢醒了劉琨,說:"這聲音不惡心。"然後起身舞劍。渡江後,左丞相司馬睿拜他為軍師。祖逖留守京口,召集驍勇善戰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叛亂,不是因為君主不義而引起大臣們的怨恨,而是因為王室與宗室之間爭權奪利,互相殘殺,讓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如今晉朝殘余勢力遭到蹂躪和傷害,人人都想著自強不息,主公您果然能夠出將入相,讓像我這樣的人率領大軍光復中原,天下英雄豪傑,應者雲集,風起雲湧!"從來就沒有北伐野心的司馬睿,聽了祖逖的話後,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只撥給他壹千人的口糧和三千副布匹,不提供武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籌集。祖逖率領自己的私兵 **** 百余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復國成功,就會像大江壹樣無路可退!"於是,他到淮陰駐紮下來,築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兩千人,然後繼續前進。

二:王瑞

字羅成,自雲太原晉陽人也。六世祖恒,為張軌參軍。晉亂,子孫居武威姑臧。父橋,字法生,精通天文占蔔。涼州平定後,他進入京城。家貧,以藝自給,終仕中書舍人。天安初,卒,贈平原將軍、涼州刺史、顯美侯,謚曰敬。睿少傳父業,而姿貌絕麗,景穆於東宮,見而奇之。興安初,塤為太蔔所散,稍遷令史,領禦史大夫。承明元年,文明太後臨朝,睿淵見幸。超遷給事中。成明元年,文明太後臨朝。成明元年,文明太後臨朝,睿有幸見之。歷任常侍、侍中、吏部尚書,封太原公。故內有機密,外虞政事,愛寵之至,朝廷莫不懼之。太和二年,孝文皇後率官僚及各方賓客於獸圈中,有猛獸逸出,登門朝道,幾至禦座。左右侍衛皆驚,睿獨禦戟,獸乃還。故親任以轉重。三年春,詔睿與東陽王丕入八議,永受復職。四年,遷尚書令,封中山王,加鎮東將軍,置王官二十二人,中書侍郎鄭羲為傅,郎中令以下,皆當時名士。又拜睿妻丁氏為妃。及沙門法秀謀反事發,多所牽引。睿曰"且殺無辜,寧赦有罪,應梟斬惡,余從原赦,殊為不善!"考文從之,免者千余人。至夜睿出入帳中,太後密賜寶色,人莫能知。率常攜夜幕閹防,前後鉅萬,不可勝數。至田宅、奴婢、牛馬,無不良美。大臣及左右因之受爵第,外示不私,費數萬錢。及病,孝文、皇太後各親見病,侍從官問之,相望於道。及病奄奄,上宜治罪。求太子、孝文、皇太後親臨哀悼。賜文名秘器,宕昌王玉守喪。贈防禦將軍、太宰、金州牧,謚曰宣王。侍中董純奴營墓。將葬城東,孝文登城樓望之。京都文士為之賦詩誄者百余人。乃立睿祀於京南二十裏大道之右,設廟,以祀薦,並立碑銘,設五衛祀之。又詔褒瑞,畫其防猛獸於殿宇,使高雲為之褒。錦衣女,諛芮美,創新聲弦歌,稱 "中山王"。詔班樂府,樂以奏之。 初,睿女妻李崇兄子蕤,次女適趙李醜子華。女行,初入宮,禮略如公主、王女之儀。太後親禦太華殿,寢其女於帳中,睿與張攸侍之。芮親與李家二夫、女列於東西廊。及女登車,太後送過中。時人謂之天子,太後嫁女也。芮之喪也,假親姻義,舊穿缞縞冠者千余人,皆舉聲哀泣,以待尊榮,時人謂之義孝。 睿既貴,謂家太原晉陽,遂遷屬。故其兄弟受爵,多至郡縣。太子後,復贈睿父橋侍中、征西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武威王,謚曰定。追贈睿母嘉妃,立碑於墓左。父子並葬城東,相去壹裏余。後遷洛,更徙葬太原晉陽故裏。

  • 上一篇:什麽是“綠色奧運”
  • 下一篇:瓦斯科·達·伽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