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形成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可分為這兩類:
1.出身家庭的過度滿足和極度溺愛。
在童年時期,兒童的自我意識是有限的,他們主要通過父母或照顧者的評價和反應來認識自己。如果這壹時期對孩子的不道德行為沒有健康的批評和反饋,很容易使孩子自我膨脹,自命不凡,幹擾自我評價和自尊的正常發展。成年後,妳會缺乏面對挫折的經驗;缺乏正常的失望,總希望自己是被關心的人,是人際關系的中心。
2.出身家庭的過度忽視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能給予孩子適當的關註和認可,損害了孩子的安全感。有些人會采取自我擴張(自戀傾向),即以幻想的自我觀念取代TA受損的自尊,成為真實的自己,從而帶來補償性的滿足。缺乏愛和關註,讓孩子有壹種認知,認為愛自己是安全的,自然的。這種認知也容易產生自戀,成年後會需要更多的關註來彌補童年的缺失。
看完之後,妳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像也生活在這種吉祥的成長環境中?
獨生子女多了,物質條件好了,父母給他們愛是正常的。因為忙碌或者個人問題,也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缺乏愛和積極的回應。可以說自戀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行為,所以很多人在了解NPD的過程中會懷疑自己是不是NPD。而且有很多人由於長期的性格積累和出身家庭環境的支持,在人際交往和情感上深受自戀的困擾。
根據兩種成長環境,困擾的表現也可以分為兩類:
第壹類是“自我渺小”型,多是由養育者的溺愛和過度保護造成的。
具體表現:
1,邊界感低,防守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心展現給大家;
2.為了掩蓋缺點,吸引眼球,他們會不自覺地撒謊,誇大自己;
3.對戀人朋友過度依賴,過度期待,得不到滿足,會產生內耗,懷疑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
4、不能接受負面評價,當受到批評、遇到挫折或失敗時,表現出自卑、羞愧,並伴有過激反應。
第二種是“被動依賴”型,是由於早年缺乏照顧,親子關系破裂造成的。
具體表現:
1,自卑,缺乏自我價值感;
2.對別人的反應過度敏感;
3.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
4、情感脆弱,經常被壹些不切實際的理想愛情所吸引,並具有很強的渣男體質;
5.下大力氣為自己設立壹個“完美”的個人設計,這個設計是按照當下社會的評價體系來設定的。比如大眾認為女人壹定要瘦,就會嚴格要求身材。
如何避免自戀帶來的各種問題,保證自己有能力鏈接到壹段健康的感情?
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調整:
1.不要挑剔,試著把目光從自己身上移開,關註妳最親近的人。當妳的註意力被外界吸引時,妳發現自戀在不知不覺中融化了,甚至沒有了自我。
2.做個自我分析,試著做個自我分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列出自己的性格優缺點。同時列出與自己性格相關的真實事件,調整自己的自我認知偏差。
3.建立自己的內核,過度尋求關註,本質上是因為自己內核的缺失。努力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掘自己真正的自我價值。妳由內而外的自信會讓妳更加接受真實的自己。
4.日常生活中自我調節,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人交往時,註意自己的行為和言語,盡量避免做出過分的要求和行為。
尋求專業幫助,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是壹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獨自實現這種改變,因此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心理咨詢,治療,訓練都可以。
要知道,健康的自戀可以作為壹種心理防禦機制,幫助我們抵禦他人的批評。甚至可以成為推動我們成就的動力。如果妳有自戀的特質,並且已經到了被它困擾的地步,請從現在開始努力調整,讓自戀回歸原位,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