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輸血器具(以下簡稱輸液器具)使用後,立即用清水沖洗幹凈。頭皮針及穿刺用註射器、針頭立即分別用能殺滅乙肝病毒的消毒液浸泡(註射器、針孔、頭皮針內不得有氣體),然後送供應室清洗。
供應室回收後應全部拆卸,根據不同部位的特點分別處理。整個清洗過程應包括去汙、去熱原、去洗滌劑和精洗四個部分。
1.玻璃部分的洗滌方法:
(1)用普通水清洗,將殘留物洗掉,用適當的洗滌劑搓洗至光亮後再用洗滌劑沖洗幹凈。
(2)重鉻酸鉀硫酸鹽洗液掛滿桶內壁,註射器置於洗液中浸透,莫非滴管、針頭接管浸入洗液中,均放置4小時以上或用幹熱法除去熱原。
(3)洗滌液用普通水沖洗。
(4)用蒸餾水沖洗兩次,再用新鮮(無熱原)過濾蒸餾水沖洗兩次。
2、軟管和插頭的清洗方法:
(1)及時用普通水沖洗殘留的血塊和藥液,再用少量堿水擦洗,然後用普通水沖洗掉堿水和脫落物。
(2)浸泡在 4%(克/毫升)的 HCI 溶液中 12 小時,註意軟管中間不能有氣體。
(3)取出並用普通水沖洗至中性。
(4)用蒸餾水沖洗 2-4 次,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兩次。
3.針的清洗方法:
(1)取出的針用普通水沖洗。
(2)可置於超聲波機內,加清洗消毒劑,超聲30分鐘,或浸入2-3%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中煮沸15分鐘。然後用打針器沖洗,或用銅絲穿擦針孔,用棉簽卷擦塞子,以去除殘留的血塊和藥物。
(3)用普通水清洗。
(4)用蒸餾水沖洗,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
4、頭皮註射器清洗方法:
(1)用清水沖洗殘留物。
(2)註入能殺滅乙肝病毒的消毒液浸泡。
(3)取出後註入3%-5%的雙氧水溶液,靜置12小時。
(4)用普通水清洗。
(5)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 2-4 次。
5.包裝布應在專用洗衣機中清洗和烘幹(或送到洗衣房的專用盆中)。其他包裝容器也應清洗。
6、裝配消毒:
(1)裝配間應與其他作業分開,在清潔衛生良好的情況下用紫外線消毒。
(2)上述清洗後的輸液器組裝完畢後,再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壹次內外。
(3)將輸液器和註射器包好或裝箱,並貼上寫有清洗者、質量負責人和滅菌日期的卡片。
(4)高壓滅菌。
(5)註意:從最後壹次用新鮮過濾蒸餾水沖洗到開始滅菌之間不應超過 1-2 小時。
7、滅菌後的輸液器和註射器應存放在專用櫃內,幹燥條件下存放日期應為1周。
擴展資料:
消毒供應室管理要求:
1.嚴格執行部頒《醫院工作制度》、《消毒管理辦法》有關供應室管理規定。完善崗位責任制、物品清洗、包裝、消毒、儲存、質量監控、物資管理制度。加強《輸液、輸血器械、註射器清洗操作規程》、《輸液、輸血器械、註射器清洗質量檢查標準》的落實。做好壹次性註射器的回收和消毒工作。
2、根據醫院性質、任務和人員,壹般應分為清洗組、包裝組、包紮組、消毒組、發放組、器械組和質量檢查組(或由藥劑科代檢)。有條件的應將針頭、註射器、輸液管等各種器械、導管分室放置。滅菌區和未滅菌區必須嚴格分開。
3.滅菌室人員必須樹立嚴肅的工作態度,嚴格的無菌觀念,認真執行技術操作規程和質量檢查標準,熟悉各種器械、備品備件的性能、消毒方法和洗滌操作技術,做到物品供應適用和絕對無菌,確保醫療安全。
4.質量控制:由護士長或質量監督員負責原材料的質量檢驗,定期對無菌醫療用品的供應質量進行定量監測。建立熱原反應原因追蹤制度,發生熱原反應月報制度。發生熱原反應的,必須立即向所屬藥檢部門報告,並對相關輸液、註射器材和藥品進行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