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桑菊源自於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經典名方“桑菊飲”,曾於1814年的江浙壹次瘟疫流行中藥到病除。
說起夏桑菊的誕生,有壹段故事。1980年,外商到星群參觀並訂購三個產品,其中壹個是由桑葉、菊花做原料,名為“桑菊飲”的幹糖漿。當時參與洽談的我方技術人員提出:“桑菊飲”是傳統古方,除桑葉和菊花外,還有十幾味中藥,如果只用兩味藥,不能用此名稱,不如多加壹味夏枯草,取名為“夏桑菊”。夏枯草是民間常用的清飲藥材,夏天用來煲水飲,具有消暑降濕、利尿降壓作用,對嶺南人的“熱氣”尤為奏效。這個建議得到雙方壹致贊成,“夏桑菊”就這樣定名。
1983年,星群公司對夏桑菊的工藝進行了修改完善,1984年初投入保健品市場。
剛開始,市場反應冷淡,醫藥站也只是勉為其難地訂了20萬包。可夏桑菊服用方便的特點跟上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日漸緊張的生活節奏,逐漸為廣大消費者接受。
隨著《藥品管理法》實施,星群藥廠對夏桑菊的工藝規程又進行復核,增加質量標準,補充臨床資料。經衛生局審查同意,夏桑菊於1985年7月轉為準字號,正式以藥品身份與消費者見面。1986年的年產量猛增至20500萬包,利潤支柱地位開始奠定。
1988年,上海流行甲型肝炎,導致夏枯草奇缺。有些不法廠商就用全草做原料。而星群公司,不能購進夏枯草花就寧可停產,也不濫竽充數。以質量捍衛了“全國質量管理獎”的尊嚴,以質量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彈指壹揮間,“夏桑菊”陪伴著我們走過二十多個暑夏了。
包賣。
夏桑菊顆粒 夏桑菊顆粒是《中華人民***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五冊)收載的第11類中藥,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之功效,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目赤頭痛,高血壓,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癥狀。因其作用溫和、持久,且無治療感冒西藥的“嗜睡、乏力”等副作用,並可作為夏季的清涼飲料,長期以來,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夏桑菊顆粒為嶺南地區的特色藥物,精選夏枯草、野菊花、桑葉等中藥,經現代工藝精制加工而成。處方采用君壹臣二組方,其中以夏枯草為君藥,具有清火,明目,消腫,散結的功能,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癰腫痛;或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高血壓。野菊花、桑葉為臣,野菊花清熱解毒,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二藥合用,既發揮了本身藥效,又助夏枯草清火、明目、消腫。綜合全方,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之功。
現代研究表明,夏桑菊顆粒可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的抑菌作用較強,說明本品清熱解毒作用及抗感染作用與其抗菌作用密切相關。此外,本品具有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腦及下肢血管,增加上述部位血流量的作用,顯示對中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壓有壹定防治作用,同時還可以減慢腸蠕動頻率,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成都恩威藥業有限公司是壹家以生產純天然中藥制劑為主的現代化制藥企業,公司生產的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劑型均通過了國家GMP認證,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設備性能先進,其中顆粒劑生產線引進意大利CLAN公司的顆粒分裝機,由微電腦控制,分裝劑量準確,裝量調節方便,具有多種保護功能,生產能力強,每分鐘可分裝420袋。規範的生產質量管理,先進的設備設施,良好的生產條件,完全可以確保生產的藥品的質量。
公司按衛生部部頒標準WS3-B-2967-98進行了夏桑菊顆粒的仿制研究,試制出了合格的樣品,並在原標準的基礎上新增加了總黃酮的含量測定和桑葉的薄層鑒別,從而提高了夏桑菊顆粒的質量標準,增強了其質量可控性。 [編輯本段]夏桑菊茶 ①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增生癥,高血壓癥。
②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沛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③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④淡竹根:清熱解煩,利尿。
⑤魚腥草:清熱解毒,消癰排濃,利尿通淋。
本品集以上天然植物之精華,經壹百四十多年的傳統配方精制而成,其味甘甜,氣味芳香,清熱解毒,清火明目。是壹種食用衛生、方便的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