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主要包括:
1,非甾體抗炎藥:具有鎮痛、抗炎、解熱作用,是緩解關節炎癥狀的常用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和雙氯芬酸。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肝、腎損害,並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選擇藥物應避免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NSAIDs,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十分必要。
2.傳統抗風濕藥物:這類藥物比非甾體抗炎藥作用較慢,不具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但可延緩和控制病情進展。甲氨蝶呤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也是聯合治療的基礎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肝損害、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和口腔炎。來氟米特的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肝損傷、脫發、骨髓抑制和高血壓等。由於其致畸作用,孕婦禁用。抗瘧疾藥物包括羥氯喹和氯喹。前者應用廣泛,需要在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檢查眼底,監測藥物是否可能引起視網膜損傷。開始使用小劑量柳氮磺胺吡啶會減少不良反應,因此對磺胺過敏的人應慎用。環孢素的突出不良反應是血肌酐和血壓升高,服藥期間應密切監測。
3、生物抗風濕藥物:是目前積極有效控制炎癥的重要藥物,可減少骨破壞,減少激素用量,減少骨質疏松。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和白細胞介素(IL)-6拮抗劑。為了增加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這種生物制劑應與甲氨蝶呤聯合使用。其主要副作用包括註射部位反應和輸註反應,可能增加感染尤其是結核感染的風險。長期使用某些生物制劑會增加患腫瘤的潛在風險。用藥前應篩查結核,活動性感染和腫瘤除外。
4.糖皮質激素: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緩解關節腫痛癥狀和全身炎癥。治療原則是小劑量,短療程。
5.植物藥制劑:對緩解關節癥狀有很好的效果。如雷公藤多苷、白芍總苷、青藤堿等。最常用的是雷公藤多苷,應註意其性腺抑制、骨髓抑制、肝損傷等副作用。
風濕性關節炎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不要濫用偏方和秘方,也不要自己吃藥,以免耽誤病情。如果上述藥物治療效果不好,且患者存在關節畸形,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可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