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入鄉隨俗。
外資企業在中國銷售新藥時,要做好各種銷售和營銷動作,提升新藥在導入期的知名度。這些行動的核心目的是教育市場,教育中國的醫生,通過概念或診療方案的推廣,為醫生開新藥搭建平臺。
仿制藥基本可以省去教育市場的成本,因為國外公司搭建了平臺,國內藥企可以直接在上面唱戲。國內仿制藥企業不是舞臺的締造者,而是舞臺的使用者。抄襲別人的產品有壹個好處就是可以節省搭建舞臺的成本,可以用來做關系營銷。這恰恰是外企的不足,不僅體現在意識上,還體現在資金上,因為市場教育(也就是學術推廣)花了很多錢。
中國具有肥沃廣闊的關系營銷土壤,仿制藥的目標市場就生長在這種土壤上。壹般來說,關系營銷流行,而不是學術推廣。不僅醫生會吼,藥廠員工也會吼:“學術的東西醫生都懂,有什麽好談的。”但理論上,學術推廣應該是創新藥運營的重頭戲,因為藥品不是快消品,需要學術推廣,而作為壹種新藥,壹種前所未見的東西,如果人們想了解它,就需要學術推廣。
從藥物研發的全過程到產品上市後的運營,仿制藥都可以跟風,跟在原研藥後面,從裏到外,跟葫蘆畫瓢,既可以和原研藥價格競爭,也可以和原研藥異地競爭。雖然不能排在別人後面第壹,但中國的醫藥市場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那些買不起原研藥的患者,那些中國特色的醫生,正在為仿制藥的發展提供土壤。
人們習慣於跟隨,而不是帶頭,大多數人都有從眾的心理,這也是影響力理論誕生的原因。“獨立思考”在這個時代成了奢侈品。壹般人買不起。他們能承受的是“入鄉隨俗”。仿制藥是“入鄉隨俗”的產品,我們只是就地取材。中國是僅次於印度的最大原料藥生產國。它用自己的化學中間體生產原料藥,再用自己的原料藥生產仿制藥。造出來的仿制藥基本都是中國人自己消化的。這就是自給自足。西方拼什麽?
我們的原料不僅供應國內藥廠,也供應國外藥廠。產品在產業鏈中的位置越低,利潤越高;越上遊,利潤越低。原料藥利潤低於仿制藥,仿制藥利潤低於新藥,這似乎與產品成本相對應。
出口是壹條出路,就像金融危機中的華爾街做了“去東方”的頭條。西方藥企視中國為新興市場,中國是金磚四國之壹。跨國制藥巨頭的品牌藥專利已經到期,新藥研發投入巨大,但收獲甚微,這是他們進軍新興市場的壹個原因。不進則退,這也適用於藥企的發展。如果妳的收入沒有增加,說明妳在退。可以說是想走出去,但是剛剛擡起腳,印度人在海外的土地上已經轉了很多圈,印度藥企依然穩坐美國仿制藥市場的頭把交椅。
仿制藥的出口必須滿足幾個條件:通過cGMP合規性審查,獲得ANDA批準,有能力在海外銷售和營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從產品、銷售、市場三個層面來塑造和提煉。既然產品的生產環境通過了cGMP合規性審查,那麽產品本身應該和海外同類產品沒有區別。但是,當我們以競爭和市場為導向提煉產品的價值時,應該能夠發現,我們的競爭對手和市場發生了變化:海外藥企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海外醫生和患者成為我們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