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案例研究和咨詢研究是學術研究與企業實踐之間的重要載體形式,有利於形成二者之間的良性循環,加速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銜接從企業實踐到理論與實踐的循環。
把握大勢和新現象
做負責任的研究,服務社會的前提是選擇對企業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可以是中國企業集團面臨的普遍性問題,也可以是壹個企業的個性化問題。這壹點,沒有中國國情的維度,沒有對官產學研大趨勢的把握,是無法把握的。
1.寫關於中國土地的研究報告
中國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從跟跑到部分領先的過程。許多管理經驗具有中國特色,根植於中國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文化背景。因此,我們需要在研究中關註中國的情況。
在回答“為了誰”、“為了什麽”的根本問題時,需要不斷總結中國的管理經驗,完善中國的管理理論,建立中國管理的話語體系,解決中國企業管理的現實問題。
2.有大時代的宏觀視野。
研究企業管理,既要深入企業,又要跳出企業和管理本身,善於從宏觀趨勢的判斷中分析管理的本質。企業是經濟發展中的微觀主體,其成長方向和節奏受到政策、產業、技術等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管理研究的發展變化也是在大時代背景下進行的。
對此感興趣的從業者可以根據PEST模型中的維度來把握大致趨勢。
第壹,政策改革領域;第二,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第三,社會文化;第四,技術變革。
這些因素的變化是深刻的,對管理實踐有明顯的指導意義。例如,在新壹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中,商業模式、組織模式、用人模式、企業制度和領導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了解大時代背景是管理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有價值的研究命題的出發點。
當然,這不是對宏觀趨勢和環境的被動應對,而是坦然面對和專註於此,甚至是在掌握足夠資源的前提下,影響和設計宏觀趨勢。
3.確定合適的研究方向和領域。
管理研究涉及企業的廣闊天地,很難面面俱到。寫研究報告需要明確的研究方向和領域。需要強調的是,相對於學術圈內的研究,學術圈外的研究領域可以更廣闊。所以確定壹個大致的研究方向,最好是多學壹門專業。Dobo是要有大時代的意識和宏觀視野;壹個特長就是在某個方向上持續發力,把某個領域的研究做精做透。
同時,需要在宏觀環境和微觀企業之間不斷驗證和優化壹個問題。比如研究企業的成長性,不僅要看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和產業發展的階段,還要看具體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思路。
4.關註新現象,提出新觀點。
在研究過程中,關註新現象尤為重要。壹方面,新現象是企業管理中的最新“癥狀”,數據往往不足,但會成為社會熱點。同時,運用適當的發表方式解釋新問題、新現象,容易及時得到相對廣泛的關註,可以提升研究命題本身的價值。
另壹方面,中國管理話語權的基礎是先提出中國管理的理念,再進行分析論證,在理論上形成系統模型並給出解決方案。中國的企業發展日新月異,這是從增量中創新,發展中國管理理論的好機會。
如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管理研究的原材料是各種信息。無論何種研究範式,都需要從紛繁復雜的材料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進壹步研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的偽造、碎片化、去粉化成為顯性特征,但要擺脫信息繭並不容易,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成本可能會增加。所以要以目標為導向,圍繞研究方向有效篩選有用信息。
1.持續關註權威信息
獲取管理信息的途徑通常有以下幾種:官方發布、官方媒體解讀、相關調研和企業訪談等。這裏著重分析前兩種方式。
第壹種方式是官方發表,這是權威有效的第壹手資料來源,不僅是首選,也是研究者獨立判斷和輸出有價值意見的依據。註意官方發布,註意延續性。這樣才能把握行業的大趨勢。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不僅要理解發布的內容,還要理解發布內容背後的意義。官方發布有幾種類型。第壹,中共中央國務院定期發布的重要文件,能夠充分反映壹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特點和模式。二是相關部委發布的重要政策和數據能夠反映整體宏觀經濟形勢。第三,權威機構發布的各種數據和報告,對於把握政府、行業、教育的大趨勢,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非常重要。
第二種方式是官方媒體解讀。僅靠字面意思很難深刻理解公文背後的深刻含義,往往需要借助官方媒體解讀,才能準確清晰地理解政策導向和意圖。這些通常出現在央視、新華社等官方媒體的評論文章中。
2.從兩個維度選擇企業長期跟蹤。
從企業出發是應用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義。無論是確定有價值的研究命題,還是獲取高質量的研究信息,長期跟蹤企業都是必要的選擇,可以從兩個維度入手。
壹個是時間維度。即根據研究方向,選擇那些可以長期跟蹤的企業。比如陳春花在中國龍頭企業調研中選擇了寶鋼、華為、聯想、TCL、海爾,並做了30年的跟蹤調研計劃。
第二是比較維度。從技術、政策、社會文化等外部因素來看。,選擇那些能夠成長新企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領域,或者行業內的經典企業,選擇至少兩家企業進行對比跟蹤研究。比如,比較壹下聯想和華為,騰訊和阿裏,壹汽和SAIC。
具體企業的選擇要典型,比如夠大,活的夠久,夠創新。對此,可以參考楊度提出的企業成長八字模型——以規模、成長性、盈利性、結構性、持續性、競爭力、創新性、社會性為維度。
在企業成長過程中,成敗的表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背後的邏輯。在跟蹤企業的過程中,通過深入調研和訪談獲得第壹手數據當然是好的。如果沒有條件,就做個旁觀者,密切觀察企業實踐趨勢。
△化繁為簡,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經濟和企業發展的實踐中找到研究的生命力。
各種研究形式和寫作
1.調查
調查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多數研究者直接與實踐對話並不容易,尤其是與企業領導對話,需要平行的話語體系、深刻的洞察力和強有力的觀點輸出,因此調查研究成為相對容易的路徑。實事求是地說,調查研究正在成為壹項基本功和常規工作,調查研究能力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1)調查是基礎,研究是升華。
總的來說,做好調查研究要做到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調查研究的結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結合。調查是研究的基礎,研究是調查的延伸和升華。
調查的質量非常重要。
○壹要有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這樣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解剖企業,力求準確、全面、深入地摸清來龍去脈。訪談或座談會是剖析企業的常用方式。關鍵在於討論和互動,而不僅僅是聽和說,掌握研究活動的主動權。
○三、企業的選擇要有典型性,要註意分類的思路。地區、行業、規模、所有制、發展質量差異都可以認為是分類。
通過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將大量零碎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這樣那樣,由表及裏,進行系統的梳理,抓住事物的本質,找出其內在規律,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
(2)寫研究報告有正當的途徑可循。
寫調研報告是調查研究的展示環節。研究報告壹般由三部分組成,即前言、主題和結尾。前言緊隨調查報告的標題,正文之前主要是簡要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對象、方法和過程。結論可以是研究啟示或對研究成果應用的建議。
報告的主體是重點和核心,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第壹部分是被調查問題的基本情況,由描述性陳述組成,輔以定性描述和定量數據。
○第二部分是調查分析,是調查主體或對象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主要機遇和挑戰。要通過大量的調查分析,找出構成問題的基本要素,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後梳理分析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是調查建議,旨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建議。這壹部分是整個研究報告的重點和亮點,也是整個報告質量和價值的重要體現。
壹份有信息、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高質量調查報告,是充分調查和深入思考的結果。思維是以框架體系為基礎的,框架體系也是用來指導整個報告寫作過程的。框架體系可以遵循幾個基本原則。
○壹要有大局意識,站在國家和行業大局的角度分析問題。
○二是要有邏輯力,如歸納與演繹、分層與結構、個別與壹般等。理論要與具體實踐互動,指導報道的寫作,從實踐中汲取豐富的理論營養。
○三要有時間跨度,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動態、客觀地分析實踐,洞察大勢、主流。
(3)報告的標題要有形式設計感。
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建議的標題相對程序化,但很難給每壹部分都加副標題。字幕力求全面準確地說明標題,數量壹般為3 ~ 5個。既要註重要點之間的內在邏輯,又要註重設計的形式感。
第壹種是“四六句”,講究形式的連續性,不需要講究音律,而是講究對偶性或者說字數的比例。比如堅持改革開放,深化文化建設,增進戰略協調,加強夥伴關系。這種標題邏輯清晰,形式美觀,所以常用。如果“四六句”的形式與問題意思的準確性有沖突,應以準確性為準。
二是“數字組合”,將下屬標題或下屬內容進行數字概括。比如建設“四大體系”,實施“六大工程”。這種方法相當於創造了合適的代詞,便於宣傳和記憶。
第三種是“壹字到底”,同級的標題用相同的動詞或形容詞串聯起來。比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客戶至上,堅持技術創新,堅持持續增長,堅持自我改變。
四是“同維類比”,利用類比邏輯實現標題間的呼應。比如找準虧損的根本原因,在“止血”上下功夫;加大政策支持,在“輸血”上下功夫;堅持客戶導向,在“造血”上下功夫。這種標題脈絡清晰,目的性明確,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主旨。
2.個案研究
案例研究是打破學術禁錮的突破口,是學術界內外研究緊密交叉互動的壹種形式。基於生動實踐的案例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有望成為探索中國當前管理現象、完成管理研究使命、形成中國管理理論的壹種“不精致但有靈氣”的方式。下面從三個方面論述如何使案例研究產生各種研究成果,促進學術界內外研究循環的建立。
(1)關註企業對理論貢獻的需求。
將企業實踐形成理論思維,成為企業品牌建設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案例研究的意圖往往是基於研究者的興趣和企業的意願,有時甚至是企業的品牌部門和營銷部門有意推動的結果。
壹般來說,龍頭企業會致力於制定所在行業的技術、產品和行為標準,以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在過去的幾年裏,海爾壹直是中國研究者最關註的企業之壹。海爾在管理上的創新贏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評價,從“日常事務完成,天清日高”的OEC管理方法,到“壹人壹人合壹”的生態模式。初創企業可能因為其商業模式而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得到研究者有理有據的案例分析的肯定,對估值融資和招聘有很大幫助。
(2)註重案例研究和案例展示平臺。
案例研究和案例展示平臺是理論與實踐、學術界與非學術界之間的重要橋梁。如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定性研究論壇、中國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等案例研究中心和案例研究會議。
(3)註重案例研究的團隊建設。
因為工作量大,工作辛苦,需要壹個好的團隊來完成案例研究,團隊成員要發揮各自的優勢,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鼓勵。案例研究的結果有廣泛的出口。只有學術期刊才能在壹個案例中產生多個主題。案例研究也適合在內部參考、非期刊、書籍和其他媒體上發表。如果研究團隊的成員有發表多種成果的經驗,各種發表方式的異質性更容易擦出火花。
3.咨詢研究
咨詢研究往往是企業邀請,從業務需求和解決問題出發,研究過程往往隱藏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咨詢研究是研究者思想理論、挖掘提煉、交流表達的綜合體現,是與實踐互動性最強、受實踐檢驗程度最高的研究形式,對提高研究能力是全方位的。
(1)咨詢服務流程三階段
從咨詢服務的過程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並形成相應的文檔成果。
○第壹階段,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形成項目建議書等招標文件。
○第二階段,提出項目的總體計劃和進度安排,以及問卷調查、訪談、標桿研究等工作計劃。其中,訪談是與客戶互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考驗著研究人員的溝通能力和洞察力,尤其是對關鍵信息的把握能力。這壹階段形成的文本包括調查問卷、訪談提綱、優秀實踐的標桿報告等。
○第三階段是形成咨詢結果,展示報告鏈接。成果文件的形式壹般包括項目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具體的方法和路徑。
(2)咨詢的方法和能力。
咨詢需要特定的方法論和能力。首先,要有壹套系統的框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來指導整個咨詢過程。方法論可以來自管理理論和模型,比如廣泛使用的波士頓矩陣。也可以來自於身經百戰的咨詢經驗的總結,從實踐中更受歡迎,比如麥肯錫的商機七步分析法和金字塔思維模式,國企改革領域知識型咨詢的“P+7”系統模型已經被廣泛應用。
其次,要有快速總結、提煉、創新的能力。咨詢經常會遇到全新的課題,光靠幾個經典的方法是不夠的。從與企業的交流互動中獲得的信息往往是瑣碎無序的。咨詢研究人員不僅要善於引導信息獲取與項目的關聯性,還要挖掘信息背後的價值。
最後,要有不斷優化叠代的能力。與其他任何方式相比,咨詢所接觸的企業實踐更真實、具體、全面。積累的案例庫背後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對於學術研究和實踐指導都是非常有價值的。研究人員要善於運用這些思維框架和方法工具,咨詢的過程往往是壹個與客戶企業共同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