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熱設備
只要能達到取暖保溫的目的,可以選擇電熱、水暖、煤爐甚至火炕、地炕等取暖方式,但要註意煤爐取暖比較臟,容易發生煤氣中毒,壹定要加煙囪。
設計房屋要註意保溫隔熱。
(2)通風設備
封閉式雞舍必須采用機械通風,根據雞舍內氣流的方向分為橫向通風和縱向通風兩種。橫向通風是指屋內氣流方向與雞舍長軸垂直,縱向通風是指大量風機集中在壹個地方使屋內氣流與雞舍長軸平行。近幾年的研究實踐證明,縱向通風效果良好,可以消除和克服橫向通風時棚內通風死角和風速小且不均勻的現象,同時消除了橫向通風造成雞舍間交叉感染的弊端。
(3)供水設備
從節約用水和防止細菌汙染的角度來說,乳頭飲水機是最理想的供水設備,壹定要選擇優質的水密飲水機。目前籠養雞和蛋雞最常用的是V型水槽,經常有自來水供應,但每天擦洗水槽需要消耗能量。吊塔自動飲水機可以在水平養小雞的時候使用,既衛生又節水。
(4)進料設備
飼料槽為主,籠養雞都用長通槽。這種飼養方式也可以用在水平養小雞的時候,也可以用在桶裏餵養。槽的形狀對雞飼料的撒布有很大的影響。槽太淺,沒有護板,會造成更多的飼料浪費。
(5)卵收集設備
機械化程度高的養雞場采用傳送帶自動收蛋,效率高但破損率高。目前,大多數養雞戶都是手工收集雞蛋。
(6)清糞設備
壹般雞場采用人工定時清掃,規模較大的雞場可以采用機械清掃。
(7)籠子
育雛可以使用網板或立體多層育雛器;除了平面網上飼養外,成年雞多采用重疊式或階梯式籠養,60-70日齡時養殖戶常將其轉移到人蛋籠中。蛋雞基本都是籠養的。目前國內生產雞籠的廠家很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購。
雞的籠養面積壹定要保證。
(8)照明設備
我國照明普遍使用普通燈泡,發展趨勢是使用節能燈。許多養雞場安裝自動定時控制的開關,而不是手動開關,以確保準確可靠的照明時間。
(9)其他
消毒設備:農用噴霧器、氣泵等。
免疫和治療設備:連續註射器、種子穿刺針等。
破喙設備:電動破喙器、電烙鐵等。
稱重設備:彈簧秤、桿秤、電子秤等。
雞舍模式推薦:農村小規模養殖推薦兩種模式結合:三層半,靠窗兩個半組,中間壹個整組,前後窗,天窗和地窗,防鼠防鳥網,壹個山墻安裝排氣扇。氣候溫和時采用自然通風,特別熱或特別冷時采用縱向通風。機械清理糞溝,乳頭飲水裝置,人工餵食,人工撿蛋,人工照明,自然光攝影相結合。
特別說明:壹旦保存,每天收費。大規模加料應該是封閉的,機械加料,自動控溫。
養雞利潤還是有限的,擴大規模還是要謹慎。
今年上半年,受禽流感和高價飼料影響,我省雞蛋和肉雞數量大幅下降,家禽主產區下降30%。近壹個月來,隨著政府扶持家禽業政策的實施,日本等國熟食進口的恢復,國內豬肉價格連續創歷史新高,雞肉產品相對短缺,雞肉產品消費市場日趨活躍,價格快速回升。全國各地的養雞公司和養雞戶紛紛補位,準備明年大打壹場。
筆者認為,養殖戶要謹慎,認清形勢,不可盲目樂觀。第壹,社會上現有的養雞產能充足,雞舍和設備齊全。只要雞肉及其制品的市場啟動或恢復,雞肉的存量就會增加,雞肉制品的供給就會逐漸充足甚至達到相對飽和。從我國目前的消費水平來看,雞肉產品的市場還是比較有限的;二是由於養雞業沒有完善的獸醫生物安全體系和養殖戶的粗放式管理,重大疾病風險仍然較高;三是飼料價格仍處於高位。據國內相關部門和人士分析,玉米價格年內不會大幅下跌,豆粕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占養雞成本80%左右的飼料價格可能維持高位,導致雞及其產品生產成本高,養雞利潤不容樂觀;第四,我國主要動物性食品豬肉的價格已經高位運行了兩年,還不清楚會持續多久。從歷史上看,豬肉價格下跌通常會導致雞肉產品價格下跌。因此,廣大養殖戶要以科學的發展觀認真分析當前養雞業的形勢,不要盲目跟風,壹哄而上,要穩步健康發展養雞生產,避免生產大起大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適合大量養雞的方法主要有塑料大棚養雞、籠養雞和山雞。
塑料大棚養雞:
這是壹種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的養雞方法,值得在剛開始從事養雞、經濟條件較差的養雞戶中推廣應用。
塑料大棚養雞的優勢
方便材料:塑料大棚雞舍的主要材料是普通的農膜、竹子、草簾,除了膜以外都很容易獲得。可按需建造,不與農業爭田,可農牧結合,養雞肥田,減少環境汙染,也便於對棚舍進行徹底消毒和消滅病菌。
成本低:壹般雞舍建設按每只雞計算需要投入30元。這種方法只需要4塊錢,而且搭建簡單,省時省力。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原有閑置大棚養雞,管理方便,可以提高成活率。平均育雛率和飼養率分別在98%和96%以上。1大棚只需要養3批雞就可以收回投資。
光照充足:由於塑料大棚半透明,面積大,自然光照時間長,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長,減少飼料消耗。
保溫性好:這壹優點在冬季尤為突出,可以提高母雞的產蛋率和肉雞的增重速度。
籠養雞:
這種養雞方式具有飼養密度高、飼養條件易於人工控制、蛋雞產蛋率穩定、肉雞產量高、增重快、用料相對較少、節省空間和墊料等優點。,也很受制作人歡迎。
在山裏養雞:
就是在草山草坡、果園林地、荒地等地使用天然的青飼料和昆蟲等動物飼料來飼養家雞。具有隔離條件好、疾病少、成活率高、投資少的特點。既降低了飼養成本,又增加了遊戲性。養出來的雞風味獨特,質量好,無腥味,味道鮮美,頗受消費者歡迎,所以價格好,效益高,是壹條致富的好路子。
下面重點介紹養雞的主要技術:
品種選擇
山區養雞的特點是放牧,宜選擇適宜放牧、抗病力強的土雞或地方雜雞,如桃園雞、仙居雞、固始雞、蕭山雞、莊河雞、三黃雞、興化雞、陽山雞、馬青原雞、三黃胡子雞、中山沙蘭雞、信宜胡愛香雞、廣西雞等。它們耐粗飼料,抗病能力強。雖然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但是肉質鮮美,價格高,利潤大,所以它們應該是山地養殖的首選。
棚建築
選址。山區養雞選址是否恰當,關系到衛生防疫、雞的生長和飼養者的工作效率,關系到養雞的成敗和效益。選址應遵循以下原則:(1)既有利於防疫,又方便交通。(2)選址應位於高海拔、幹燥、排水良好的地方。(3)場內要有遮陽設備,防止中暑暴曬或淋雨感冒。(4)場地要有水、電供應,並做好封閉,防止走失和帶入病菌。避風向陽的草坡,地勢相對平坦,無積水。中間最好有樹,讓雞在陰涼處乘涼。
腳手架法。雞舍的設計要求是:通風、幹燥、冬暖夏涼,坐位方向應為北向南。壹般棚寬4-5米,長7-9米,中間高1.7-1.8米,邊高0.8-0.9米。通常由內向外覆蓋三層油氈、稻草、薄膜,以防水保暖。棚頂兩側和壹端用沙石壓上薄膜油氈,另壹端開壹個入口,方便飼養員和雞進出。棚子的主要支架用鐵絲在四個方向固定,防止棚子被暴風雨掀翻。
棚的清潔和消毒。每批雞出欄後,要徹底打掃雞舍,更換地面表土,清理工具。用3%-5%的來蘇兒水溶液對棚內的地面和器具進行噴灑和浸泡消毒,然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5毫升,高錳酸鉀12.5克。養雞過的草山、草坡也要先在地面撒1層熟石灰,再噴灑消毒。最好新建壹個無汙染的草山草坡大棚。
鋪草墊。需要壹些襯墊來保暖。墊料要求新鮮無汙染,柔軟幹燥,吸水性強的鋸末、小刨花、稭稈、谷殼,可混合使用。使用前應將墊料在陽光下暴曬,並將發黴的墊料草挑出來。厚度以3-5厘米為宜。
飼料選擇
壹般來說,優質土雞生長速度較慢,對飼料營養水平要求相對較低,但不能只餵單壹飼料,以免造成營養缺乏,影響生長發育,降低成活率。妳要選擇優質的雞系列全價顆粒料或者配合飼料。此外,山區種植的南瓜、紅薯、木薯等壹些雜糧也可以用來替代部分混合物。
小雞飼養管理
雛雞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體溫調節差,生長快,消化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強,喜群居,膽小。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特別註意以下幾點:
喝水和打開食物。雛鳥進入育雛室後,可以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之後就可以餵水了。壹般來說,先餵水再餵食。水溫32℃左右,不允許冷水。前兩天飲用稀釋的高錳酸鉀溶液有利於雛雞的抗炎、殺菌和預防雞白痢病。雛雞飲水後,可迅速排出胎糞,刺激食欲。壹般喝完就可以開始吃了。將開口飼料撒在墊料上鋪設的淺色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進食。雞消化能力差,必須用易消化、有營養的飼料餵養。孵化2天後,小雞的食欲很強。定時定量餵食,壹般以八成飽為宜。過飽會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時會影響雛雞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啄癖。每次餵食量為15-20分鐘。
環境溫度和濕度。育雛的關鍵是給雛鳥合適的溫度。以培養箱下溫度為例:1-2日齡34-35℃;3-7日齡為32-34℃;第二周30-28℃;第三周28-26℃。孵卵期在冬春季每周遞減2℃,夏秋季每周遞減3℃,直至達到265438±0℃。雛雞的相對濕度在1周為70%-75%,第二周下降到60%,第三周後盡量保持在55%-60%。濕度過大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誘發球蟲病。過低幹燥的濕度會加速雛雞的呼吸,體內的水分會隨著呼吸大量分布,腹部剩余的蛋黃吸收不良,影響雛雞的發育。
註意分組,加強檢查。壯、弱雞和病雞應分組飼養。早上最好在1餵食處檢查弱仔雞,弱仔雞容易被擠出去。患有嚴重疾病的雞應立即淘汰。經常巡視雞群有三個意義:壹是通過觀察了解飼料的適口性和飼餵量;二是能及時從雛雞的飲食、活動、糞便中發現和診斷疾病;三是及時發現事故,及時處理,減少損失。
生長雞的飼養管理
在生長期,雞的生長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飼養的目的是讓雞充分發育,為後期育肥打下基礎。飼養方式為放牧與補飼相結合。壹般來說,應註意以下兩點:
雄母雞是成群飼養的。壹般公雞羽毛生長緩慢,戰鬥力強,所以其中的蛋白質和賴氨酸利用率高,飼料效率高。因為內分泌激素的差異,母雞增重慢,飼料效率差。雌雄分開飼養有利於提高整齊度。生長期定期補充飼料,飼料放入槽中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1次,直至吃飽。
驅蟲藥壹般放牧20-30天後進行1驅蟲,每隔20-30天進行第二次驅蟲。主要是驅趕體內的寄生蟲,如蛔蟲、絳蟲等。可以使用芬那唑林、左旋咪唑或丙噻苯達唑。1驅蟲,每只雞用半片祛蟲靈處理。第二次給每只雞服用1片祛癬靈。可在夜間直接口服或磨成粉末,然後與飼料混合飼餵。壹定要把藥和飼料混合仔細,否則容易產生藥物中毒。第二天早上檢查雞糞,看有沒有蟲子排出。還有清理雞糞,防止雞啄蟲子。如果在雞糞中發現成蟲,第二天晚上可用相同劑量驅蟲1次。
育肥雞的飼養管理
即10周齡到上市的時期。這壹時期的飼養要點是促進雞體內脂肪的沈積,增加肉雞的肥度,改善肉和羽毛的光澤,實現適時上市。飼養管理要註意以下三點:第壹,隨著肉雞日齡的增長,體內生長的主要組織與中年雞階段有很大不同。肉雞適度的脂肪沈積可以改善雞肉品質,提高胴體的美學外觀。在這個時期,飲食的代謝能要普遍提高,蛋白質含量要相對減少。在育肥期,肉雞的能量壹般應達到12.54 MJ/kg,粗蛋白應在15%左右。為了達到這個水平,往往需要增加動物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壹方面,雞可以吃天然的昆蟲、樹葉、雜草,節省飼料;另壹方面可以改善雞的肉味,使上市雞的外觀和肉質更好。在育肥期,應減少雞的活動和運動範圍,以利於育肥。第三,做好防疫工作,重視防蟲滅鼠和清潔消毒。來預防疾病。
疾病控制
雞發生疾病的原因很多,有物理因素,如飼料搭配不當、溫度過高過低、應激、外傷等;化學因素,如藥物過量、誤食農藥、吸入有害氣體;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因此,我們在疾病預防和控制中應特別註意以下幾點:
牢固樹立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這是疾病防控的基本方針,但在養殖戶中,很多人重治療輕預防,導致雞的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成本高、效益低。
樹立用疫(菌)苗防病治病的觀點。這是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最重要、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大多數重大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而疫苗接種的成功與否取決於雞的母源抗體和接種方。?因此,不同的雞場有不同的免疫程序。
樹立綜合防治的觀點。也就是說,從養殖場建設、育苗到飼養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要從有利於防疫的角度來考慮。這是防疫規則的總要求,也是養雞業走向產業化、集約化的基本要求。
不知道我對這個介紹是否滿意。養雞技術的書很多。如果真的想養雞致富,不僅要看相關的書,還要實踐。
最後祝妳成功!
養雞的九大秘訣?
(1)養雞省料的秘訣。蛋黃和蛋白質是在白天形成的,而蛋殼是在下午和晚上形成的。每天餵蛋雞兩次,早上餵高蛋白、高能量、低鈣,晚上餵低蛋白、低能量、高鈣,既能調節產蛋期,增加產蛋量,又能節約飼料。
(2)最佳餵養秘訣。雞壹天有兩個采食高峰,壹個是日出後2-3小時,早晨采食量為1/3。這時候通過飼養可以大大提高產蛋率。可見,上午9點和下午3點兩次飼餵蛋雞效果最佳。
(3)保持雞高產的秘訣。比如雞群體重沒有正常增加。即使目前的雞蛋產量和飼料報酬很高,但雞蛋產量有潛在的下降趨勢。在產蛋量減少之前,體重問題可以通過增加食用量來糾正。如果飼料消耗明顯處於較高水平,只能說明飼料消耗多或者至少飼料報酬低。如果飼料明顯處於較低水平,雞群正常增長,維持較高的產蛋量,就可以維持下去,賺大錢。
(4)夏季增蛋的秘訣。夏季雞的采食量減少,產蛋減少甚至停止。為了恢復正常產蛋,除了防暑降溫,剪雞毛也是壹種有效的方法,即剪去雞胸、腿、左右翅的羽毛,保留頸、背、尾的羽毛。剪切的長度以不損傷雞皮和粗羊毛管段無液體流動為原則。初夏少割,盛夏多割。
(5)雞蛋上色的秘密。在飲食中加入0.3%的紅辣椒粉、6%曬幹的碎苜蓿葉或5%的松針粉,可以加深蛋黃的顏色。
(6)儲存卵子的秘密。存放種蛋時,蛋尖要朝上,這樣蛋黃可以位於蛋的中心,防止胚胎粘連,提高種蛋孵化率。
(7)孵母雞的秘密。卵為短橢圓形,頭較大,頭較小,呈倒三角形,表面細膩。大多數孵出的小雞是母雞。卵呈長方形,頭尾難分,表面粗糙。大多數孵出的小雞是公雞。
(8)區分雞公母的秘密。當小雞的翅膀被拉開時,如果看到翅膀的羽毛(正羽)有長有短(即羽毛長短交替),就是母雞,如果看到所有的羽毛長度基本相同,就是公雞,準確率在90%以上。
(9)預防雞瘟的秘訣。雛雞長到10-14日齡時,用IN株疫苗滴鼻,同時用0.3 ml滅活疫苗(各獸醫站均有)肌肉註射。肌肉註射70日齡I株疫苗,再註射120日齡I株疫苗,肌肉註射1 ml滅活疫苗,保護率可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