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腐病俗稱鼠尾病、根腐病等,是由花生中發生的壹種鐮刀菌引起的壹種病害。該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也危害果針和豆莢。
花生根腐病是世界性花生病害,我國各地均有發生,以華南花生產區為重。在花生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引起植株生長不良,種子腐爛,根部腐爛,果實腐爛,造成全株死亡,壹般零星發生,病株率在10%以下,減產5-8%,發病重的達20-30%,減產20%以上。
病原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仁帶菌、果莢帶菌和混有病殘體的牛糞、土雜肥等,也可成為病菌的初侵染源。病菌接觸寄主後,主要從傷口侵入,也可直接從表皮侵入。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不斷反復傳播,重復侵染不斷發生,使花生根腐病普遍發生流行。
花生根腐病的物理防治
1、選擇良種
為了預防花生根腐病,播種時要選擇抗性強的優質品種,如桂花17號、桂花22號、粵油22號等,且種子要飽滿新鮮,同時要避免連作。播種應盡量避免連作。
2、藥劑拌種
花生播種前,將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與種子按照1:250的比例進行拌種,以提高種子抗病菌能力,此外,花生收獲後還應及時清理病殘體並集中燒毀。
3、田間管理
種植花生後,需要在雨後及時挖築排水溝,將田間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土壤過於潮濕,為病菌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不能在開花期、雨前大量澆水。
4、噴灑藥劑
花生感染根腐病後,可選用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5-35g,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50-80g,將其加水稀釋後噴灑在花生莖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