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食療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疾病也越來越多。心血管疾病與人們的日常飲食密切相關,因此邊肖提醒中老年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心血管疾病。下面介紹壹些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中老年人動脈硬化、小腿抽筋,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老年人腿部發生動脈硬化時,腿部供血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產物不能被血液帶走。當代謝產物積累到壹定濃度時,會刺激肌肉收縮,從而引起疼痛和痙攣。那麽如何治療中老年人動脈硬化呢?[詳細> & gt]

可用藥物治療:壹般可用單硝酸異山梨酯,患者每次服用20 mg,每日2-3次。可以同時服用緩釋膠囊,每次40 mg,壹天1次。硝苯地平緩釋片對本病的治療也有壹定療效。除了藥物,動脈硬化也可以通過介入治療,血管狹窄或閉塞也可以通過介入治療。治療的方法和原則是通過手術或旁路移植術恢復動脈血供。

高血壓老年人體質差,容易患很多慢性病,高血壓就是其中之壹。老年人壹旦得了高血壓,就需要控制血壓,以免出現並發癥。那麽老年人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麽呢?[詳細> & gt]

高血壓的病因仍然不明。目前認為是在壹定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多種後天環境因素所致。

1,遺傳因素高血壓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分別為3%、28%和46%。約60%的高血壓患者可以詢問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被認為是壹種多基因遺傳病,這些基因的突變、缺失、重排和表達水平的差異,即多個“微效基因”的聯合缺陷,可能是高血壓的基礎。那些已知或可能參與高血壓發病機制的基因稱為高血壓候選基因,推測可能有5 ~ 8種。

2.環境因素包括年齡、飲食習慣、飲酒、超重和精神因素。年齡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JNC7指出,55歲血壓正常的人,將來有90%的風險發展成高血壓。鈉的攝入與血壓升高有關。中國人的鹽攝入量高於西方國家。北方人的鹽攝入量約為每人每天12 ~ 18g,而南方為7 ~ 8g。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膳食鈉攝入量與血壓水平顯著相關,北方人群血壓水平高於南方人群。控制總熱量後,膳食鈉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63和0.58。當人平均每日鹽攝入量增加2g時,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增加2.0mmHg和1.2mmHg。飲食中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也有助推作用。飲酒量與血壓水平呈線性關系,每天飲酒50g以上者,高血壓發病率明顯增加。男性長期飲酒者在4年內患高血壓的風險比不飲酒者高40%。體重對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有顯著影響。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北方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南方,這與體質指數的差異是平行的。在基線身體質量指數增加後的3或4年內,女性高血壓風險增加57%,男性增加50%。腹型肥胖,即腰圍≥90cm的男性和腰圍≥85cm的女性患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低於此界限者的3倍。心理因素與血壓升高有關。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和心理壓力下,很容易患高血壓。腦力勞動者高血壓患病率高於體力勞動者。

老年人冠心病近20年來,我國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冠心病患病率更為突出。目前,它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和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冠心病的診治水平,做好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已成為老年病臨床工作的重要課題。下面詳細介紹壹下冠心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詳細> & gt]

冠心病癥狀(1)疲勞

不明原因的疲勞、虛弱、不願移動或困倦。

(2)呼吸急促

感覺空氣不夠或者呼吸困難。這種氣短在我活動時加重,休息時減輕,躺下時加重,坐著時減輕。

(3)胸悶胸痛

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胸痛,心臟或腹部不適。需要註意的是,排除冠心病心絞痛。

壹般冠心病引起的胸悶、胸痛可在心前區、胸骨後放射至肩、頜、左臂、背部。疼痛的性質可以是鈍痛、壓痛、刀痛。疼的時候經常不敢動,嚴重的時候可以伴有出汗。疼痛通常持續幾秒鐘,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可以緩解。如果疼痛仍然沒有緩解並且持續劇烈,應該考慮動脈瘤夾層的可能性。

(4)暈厥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率過快過慢、傳導阻滯、心臟驟停等均可使心輸出量減少。因為大腦對缺氧非常敏感,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暈,重者可能頭暈,甚至暈倒。

(5)咳嗽和咳痰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可因肺充血而引起咳嗽、咳痰。痰量壹般較少,嚴重者可有粉紅色泡沫痰。

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療法

藥物治療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缺血事件的發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包括硝酸鹽藥物、抗血栓藥物、纖維蛋白溶解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等。

調脂療法

調脂療法適用於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變生活習慣的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目標是降低到80mg/dl。最近的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和發病率。

外科療法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老年低血壓壹些瘦弱的老人容易患低血壓。如果老人出現頭暈、心慌、氣短、睡眠質量差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測血壓,可能是低血壓。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中風等並發癥。[詳細> & gt]

老年低血壓癥狀1,直立性低血壓

病情較輕的人可出現頭暈、頭痛、食欲不振、乏力、面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等癥狀;嚴重癥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發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口齒不清、昏厥。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或精神類藥物者,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

2.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主要發生在早餐(65%),但也可發生在中餐(19%)和晚餐(16%)。壹般餐後15 ~ 40分鐘血壓開始下降,20 ~ 80分鐘收縮壓下降20 ~ 40 mmHg,舒張壓下降65438+。收縮壓降至80mmHg,舒張壓降至45mmHg,大部分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疾病。高血壓患者的谷值時間為餐後(33±15)分鐘,大部分無明顯癥狀,少數有心絞痛、頭暈、暈厥、發黑、乏力、跌倒、言語不清、短暫性腦缺血等。

老年低血壓的防治措施1,早期發現

早期發現老年低血壓,特別是體位性低血壓時,應定期測量老年人血壓,觀察臥位和站立位血壓的變化,特別是對有臥位和蹲位後頭暈目眩的老年人,盡早確定是否有體位性低血壓,及早采取措施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2、已經確診

確診為體位性低血壓的老年患者,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註意以下幾點:

(1)臥位和蹲位站立時,動作要緩慢,站立時間不宜過長。走路要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2)根據身體狀況有步驟地進行壹些體育鍛煉,增強下肢肌肉對血管的支撐和擠壓作用,維持和調節血壓。

(3)睡眠時,頭位擡高約1.5 ~ 20cm,有助於維持腦血流量和神經調節反應。床與地面的傾斜度也可以調整到20°以上,可以降低腎動脈壓力,有利於腎素的釋放,增加有效血液循環。

(4)避免使用鎮靜劑、安眠藥、血管擴張劑、利尿劑和降壓藥,因為這些藥物可以降低血壓。

(5)避免大量進食,多次分餐進食,飯後不要多運動,避免飲酒。

3、處理措施

(1)對癥狀較重的患者進行物理治療,穿緊腹帶、緊身褲、長彈力襪,減少外周血管淤血,增加靜脈回流。

(2)放寬對飲水和鈉攝入的限制,增加飲食中鹽的含量,早晨喝茶或咖啡增加血容量有升高直立性血壓的作用,但要防止心力衰竭和電解質紊亂。

(3)及時治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水電解質失衡、貧血及易導致低血壓的神經系統疾病。

(4)升高血壓藥,如升壓藥和擬交感神經藥麻黃堿、間羥胺等,小劑量有壹定的降壓作用,但對心腦血管有不良反應。人參、麥冬、五味子等具有益氣、升壓、生津作用的較安全的中藥更適合治療。

4.無癥狀低血壓

無癥狀性低血壓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通過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來增強體質,如散步、太極拳等,以提高血壓變化的調節能力。還可以服用八珍湯等中藥,補益氣血。用順勢降壓治療癥狀性低血壓。

老年人心絞痛是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和急性、暫時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心絞痛癥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有時起病特別嚴重。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危險。[詳細> & gt]

老年心絞痛護理(1)指導患者隨身攜帶壹個保健藥箱,裏面裝有急救中西藥。心絞痛發作時,立即服藥。如果幾次用藥後疼痛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應緊急就醫。

(2)避免寒冷刺激。隆冬時節室內保暖,不要過早出門,出門要戴口罩,避免逆風行走,否則病情會發生變化,甚至發生意外。

(3)避免壹切精神刺激,不要暴怒、恐懼、悲傷、大喜。不要看刺激的電視、電影、小說,以免誘發心絞痛。

(4)飲食宜清淡營養,多吃蔬果,忌肥甘厚味,忌煙、酒、濃茶和暴飲暴食,適當飲用淡茶和低度酒。其他合適的飲食可以參考高血脂壹節。

(5)積極防治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超重和肥胖。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嚴重的心臟病之壹,尤其是中老年人,也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壹。我國急性心肌梗死也成為中老年人健康的又壹“殺手”。接下來,邊肖將為您詳細介紹心肌梗塞的癥狀以及如何治療。[詳細> & gt]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護理(1)生活護理

患者發病後應臥床休息2周。病人的翻身、洗漱、進食、排尿等。都是護士輔助,做肢體被動運動,防止血栓形成。2周後,指導在床上慢慢移動,以防止體位性低血壓。3周後,可以下床站立,在室內慢慢行走。那些病情嚴重或有並發癥的人需要臥床更長時間。

(2)心理護理

詳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耐心解釋和安慰,解除其思想上的憂慮和精神上的緊張,密切配合治療。

(3)飲食護理

給予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飲食,限制雞蛋、脂肪等含大量膽固醇的食物,防止膽固醇升高。為了避免增加心臟負擔,不能太飽,要少吃多餐。

(4)適度運動

病情不嚴重的患者,尤其是精力充沛的患者,壹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切不可急躁。運動的原則是動起來不累。由於長跑可使心跳明顯加快,導致心肌耗氧量明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恢復期患者如果貿然從事長跑運動,可能會發生心絞痛,甚至突發意外。所以,急性心肌梗死康復的患者,相當壹段時間內是不能做長跑運動的。這也是提醒心梗患者的註意事項之壹。

(5)不要在吃飽或餓的時候洗澡。

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這也是專家提醒心梗患者的註意事項之壹,因為過高的水溫可使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大量血液流向體表,可引起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浴室壹般比較悶熱不通風。在這種環境下,人的代謝水平高,容易缺氧、疲勞,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嚴重冠心病患者應在他人幫助下洗澡。

中老年人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心臟病最常見的並發癥,發病率很高。它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高血壓、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糖尿病並發心律失常時,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詳細> & gt]

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預防(1)註意飲食健康。

老年人要註意飲食健康,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新鮮果蔬,少喝咖啡、濃茶等飲料。

還有就是註意不要喝太多,並且戒煙,遠離二手煙。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從而導致心臟傳導異常。

(2)保持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應該註意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長期疲勞也是導致心律失常最常見的原因之壹,所以生活中要避免疲勞。

(3)註意適當運動。

老年人應該註意多參加體育運動。可以,但是運動要適度。尤其是對於心律失常患者,絕不是運動量越大身體越好。

因此,老年人應該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不應該鍛煉或過度鍛煉。中老年人適合散步、打太極拳等較柔和的運動。

(4)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非常重要,不容忽視。還要註意積極治療原發病,這是預防心律失常非常重要的壹環。

(5)保持良好的心情

老人要註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與人相處,要寬容豁達,避免情緒波動,不要生悶氣,也不要生氣或過度緊張。

老年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超負荷、炎癥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引起心肌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終導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可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以下是心力衰竭的癥狀和治療方法的介紹。[詳細> & gt]

老年心力衰竭癥狀(1)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心力衰竭常伴有內臟瘀血,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癥狀,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嚴重時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如嘔血、黑便等。

(2)精神癥狀突出。心力衰竭常伴有失眠、焦慮,或嗜睡、冷漠、呆滯等。這與心力衰竭時心輸出量減少,腦細胞缺氧有關。

(3)夜尿增多。這是因為白天活動增多,返回心臟的血量相對不足,心輸出量減少,腎臟血液灌註減少,所以尿量減少;但夜間老年人臥床時,血容量和心輸出量相對增加,導致夜尿增多,成為心功能不全的標誌之壹。

(4)肺部體征。如果病人有可疑癥狀;貼近老人的胸膛聽。如果聽到明顯的喘息聲或濕羅音,說明老人心功能不全,必須立即送醫院。

(5)心力衰竭的癥狀容易被掩蓋。老年人多種疾病往往並存,相互影響,導致病情復雜,癥狀多樣,掩蓋了心力衰竭的癥狀。

老年人心臟病發病率高,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也高,對老年人的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老年人的心臟病往往有壹定的先兆。可以密切關註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早期檢查老年人心臟病是不對的。[詳細> & gt]

老年心臟病癥狀(1)疼痛

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和氧氣(稱為心肌缺血)和代謝物的過度積累會導致痙攣。也就是常說的心絞痛,是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胸悶或擠壓感。

(2)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心力衰竭的常見癥狀,心力衰竭是液體滲入肺部肺泡間質的結果。叫做肺充血或者肺水腫,類似於溺水。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呼吸急促只發生在體力活動期間。隨著心力衰竭的加重,輕度活動時也會出現氣短,直至靜息狀態時出現氣短。躺下時,液體滲透整個肺部,而站起來時,由於重力作用,液體主要分布在兩肺底部,所以心力衰竭患者躺下時呼吸急促或加重,站起來時癥狀減輕。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是患者夜間平臥時呼吸急促,站立後可緩解。

(3)疲勞

當心臟的泵血能力下降時,活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不足以滿足需要,此時患者往往會感到疲勞和倦怠。然而,這些癥狀往往難以捉摸,難以引起患者的註意。患者通常通過逐漸減少活動來適應或歸咎於衰老。

(4)心悸

通常,人們感覺不到他們的心跳。但在某些情況下,如劇烈活動後,即使是正常人也會註意到自己的心跳非常強、快或不規則。醫生可以通過脈搏觸診或心臟聽診來確認這些癥狀。

(5)頭暈和暈厥

由於心率異常、節律紊亂或泵衰竭導致的心輸出量減少可導致頭暈和暈厥。這些癥狀也可能是由大腦或脊髓疾病引起的,甚至沒有嚴重的原因。

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減鹽減脂、控制體重、適當運動、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等。是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的有效方法。具體來說,中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措施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詳細> & gt]

合理的飲食

增加纖維飲食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多吃魚和魚油,可以調節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多吃豆制品,豆制品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磷脂。多吃豆腐、豆芽、豆腐幹、大豆油等豆制品,對人體健康有益,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另外,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也要適當減少。

科學與生活方式

戒煙限酒:長期吸煙飲酒會幹擾血脂代謝,使血脂升高。

加強體育鍛煉: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心率不超過170與年齡之差,或運動後有輕微出汗、無疲勞感、感覺輕松,每周堅持運動至少5天。

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失眠、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焦慮、抑郁,這些因素都會使脂質代謝紊亂。中老年人不宜長時間打麻將或下棋,保持冷靜,盡量少生氣。

藥物註意

盡量少服用幹擾脂代謝的藥物,如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利尿劑、氫氯噻嗪、呋塞米、類固醇激素等。,可升高血脂。

疾病控制

積極治療影響血脂代謝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病綜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紅斑狼瘡等。,會幹擾血脂代謝。

定期健康檢查

45歲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經常參加吃喝娛樂的人、精神壓力大的工作者都是高危對象。應定期檢查血脂和血壓(至少壹年壹次)。

老年人心源性猝死是最容易引起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如惡性心律失常、室顫、竇性停搏、心肌梗死、室壁動脈瘤破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等,都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原因。下面要介紹的是如何預防和治療老年人心源性猝死。[詳細> & gt]

(1)定期體檢:老年人本身就是心臟病和各種疾病的高發人群,要定期去醫院體檢。中青年人由於工作強度大,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大,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定期體檢,早檢查,有利於及時發現疾病,早治療,降低猝死風險。

(2)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會使身體處於緊張狀態,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原有心臟病。即使沒有器質性心臟病,也會引起心室顫動。所以大家要做好工作生活的安排,控制好工作節奏和工作時間,不能太快也不能太長。

(3)戒煙、限酒、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註意疲勞的危險征兆,註意發病的前兆癥狀:長期的疲勞會引起身體的壹些變化。如焦慮易怒、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失眠睡眠質量差、頭痛頭暈耳鳴、性功能障礙、明顯脫發等。當身體出現這些情況時,要調整工作節奏,適當休息,調整節奏,保持愉快的心情。讓身體機能恢復。如果不能緩解,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5)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

(6)重視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評估,包括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其他心電圖技術、超聲心動圖、心內電生理檢查等。,從而明確心律失常的類型,評估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做出治療決策。

(7)重視心肌梗死後心源性猝死的預防。

  • 上一篇:甲磺酰基鹽酸羅哌卡因質量標準
  • 下一篇:門診護士的職責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