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編號
實驗動物常需要標記以示區別。編號的方法很多,根據動物的種類數量和觀察時間長短等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標記方法。
(壹)掛牌法:將號碼烙壓在圓形或方形金屬牌上(最好用鋁或不銹鋼的,它可長期使用不生銹),或將號碼按實驗分組編號烙在栓動物頸部的皮帶上,將此頸圈固定在動物頸部。該法適用於狗等大型動物。
(二)打號法:用刺數鉗(又稱耳號鉗)將號碼打在動物耳朵上。打號前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擦凈耳朵,用耳號鉗刺上號碼,然後在烙印部位用棉球蘸上溶在食醋裏的黑墨水擦抹。該法適用於耳朵比較大的兔、狗等動物。
(三)針刺法:用七號或八號針頭蘸取少量碳素墨水,在耳部、前後肢以及尾部等處刺入皮下,在受刺部位留有壹黑色標記。該法適用於大小鼠、豚鼠等。在實驗動物數量少的情況下,也可用於兔、狗等動物。
(四)化學藥品塗染動物被毛法:經常應用的塗染化學藥品有
塗染紅色:0.5%中性紅或品紅溶液
塗染黃色:3-5%苦味酸溶液
塗染黑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
根據實驗分組編號的需要,可用壹種化學藥品塗染實驗動物動物背部被毛就可以。如果實驗動物數量較多,則可以選擇兩種染料。該方法對於實驗周期短的實驗動物較合適,時間長了染料易退掉;對於哺乳期的子畜也不適合,因母畜容易咬死子畜或把染料舔掉。
(五)剪毛法:該法適用於大、中型動物,如狗、兔等。方法是用剪毛刀在動物壹側或背部剪出號碼,此法編號清楚可靠,但只適於短期觀察。
(六)打孔或剪缺口法:可用打孔機在兔耳壹定位置打壹小孔來表示壹定的號碼。如用剪子剪缺口,應在剪後用滑石粉撚壹下,以免愈合後看不出來。該法可以編至1~ 9999號,此種方法常在飼養大量動物時作為終身號采用。
二、分組
(壹)分組的原則:進行動物實驗時,經常需要將選擇好的實驗動物按研究的需要分成若幹組。動物分組應按隨機分配的原則,使每只動物都有同等機會被分配到各個實驗組與對照組中去,以避免各組之間的差別,影響實驗結果,特別是進行準確的統計檢驗,必須在隨機分組的基礎上進行。
每組動物數量應按實驗周期長短、實驗類型及統計學要求而定。如果是慢性實驗或需要定期處死動物進行檢驗的實驗,就要求選較多的動物,以補足動物自然死亡和認為處死所喪失的數量,確保實驗結束時有合乎統計學要求的動物數量存在。
(二)建立對照組:分組時應建立對照組。1.自身對照組:是指實驗數據而言。實驗動物本身在實驗處理前、後兩個階段的各項相關數據就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實驗結果,此法可排除生物間的個體差異。2.平行對照組:有正對照組和負對照組兩種。給實驗組動物某種處理,而給正對照組用同樣方法進行處理,但並不采用實驗所要求的藥物或手段,負對照組則不給任何處理。3.具體分組時,應避免人為因素, 隨機把所有的動物進行編號,然後令其雙數為A組(實驗組),單數為B組(對照組)即可或反之。如果要分若幹個組時,應該用隨機數字表示進行完全隨機分組。 壹、實驗動物的除毛
在動物實驗中,被毛有時會影響實驗操作與觀察,因此必須除去。除去被毛的方法有剪毛、拔毛、剃毛和脫毛等。
(壹)剪毛法:剪毛法是將動物固定後,先用蘸有水的紗布把被毛浸濕,再用剪毛剪刀緊貼皮膚剪去被毛。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膚。剪下的毛應集中放在壹容器內,防止到處飛揚。給狗、羊等動物采血或新生乳牛放血制備血清常用此法。
(二)拔毛法:拔毛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拔去被毛的方法。在兔耳緣靜脈註射或尾靜脈註射時常用此法。
(三)剃毛法:剃毛法是用剃毛刀剃去動物被毛的方法。如動物被毛較長,先要用剪刀將其剪短,再用刷子蘸溫肥皂水將剃毛部位浸透,然後再用剃毛刀除毛。本法適用於暴露外科手術區。
(四)脫毛法:脫毛法是用化學藥品脫去動物被毛的方法。首先將被毛剪短,然後用棉球蘸取脫毛劑,在所需部位塗壹薄層,2~3分鐘後用溫水洗去脫落的被毛,用紗布擦幹,再塗壹層油脂即可。
適用於狗等大動物的脫毛劑配方為:硫化鈉10g,生石灰15g,溶於100ml水中。
適用於兔、鼠等動物的脫毛劑的配方為:1. 硫化鈉3g,肥皂粉1g,澱粉7g,加適量水調成糊狀;2. 硫化鈉8g,澱粉7g,糖4g,甘油5g,硼砂1g,加水75ml;3. 硫化鈉8g溶於100ml水中。
二、實驗動物的給藥
在動物實驗中,為了觀察藥物對機體功能、代謝及形態引起的變化,常需要將藥物註入動物體內。給藥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藥物劑型、劑量等情況確定。
(壹)註射給藥法
1. 皮下註射 註射時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輕輕捏起皮膚,右手持註射器將針頭刺入,固定後即可進行註射。壹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側下腹部;豚鼠在後大腿內側、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註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囊註射;狗多在大腿外側註射,拔針時,輕按針孔片刻,防藥液逸出。
2. 皮內註射 此法用於觀察皮膚血管的通透性變化或觀察皮內反應。 如將壹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溶液、顏料或致炎物質、藥物等註入皮內,觀察其消失速度和局部血液循環變化,作為皮膚血管通透性觀察指標之壹。方法是:將動物註射部位的毛剪去,消毒後,用皮試針頭緊貼皮膚皮層刺入皮內,然後使針頭向上挑起並再稍刺入,即可註射藥液。註射後可見皮膚表面鼓起壹白色小皮丘。
3. 肌肉註射 當給動物註射不溶於水而混懸於油或其他溶劑中的藥物時,常采用肌肉註射。肌肉註射壹般選用肌肉發達、無大血管經過的部位,多選臀部。註射時針頭要垂直快速刺入肌肉,如無回血現象即可註射。給大、小鼠作肌肉註射時,選大腿外側肌肉進行註射。
4. 腹腔註射 先將動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試消毒,然後在左或右側腹部將針頭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進約0.5厘米,再使針頭與皮膚呈45 度角方向穿過腹肌刺入腹腔,此時有落空感,回抽無腸液、尿液後,緩緩推入藥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較多。
5. 靜脈註射 是將藥液直接註射於靜脈管內,使其隨著血液分布全身,迅速奏效。但排泄較快,作用時間較短。
6. 淋巴囊註射 蛙類常采用此法,其皮下有數個淋巴囊,註入藥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頭部淋巴囊常作為蛙類給藥途徑。壹般多選用腹部淋巴囊給藥。註射時將針頭從蛙大腿上端刺入,經大腿肌層入腹壁肌層,再進入腹壁皮下,即進入淋巴囊,然後註入藥液。
(二)經口給藥法
1. 口服法:把藥物放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讓動物自動攝取。此法優點在於簡單方便,缺點是不能保證劑量準確。壹般適用於對動物疾病的防治或某些藥物的毒性實驗,制造某些與食物有關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2. 灌胃法:在急性實驗中,多采用灌胃法。此法劑量準確。灌胃法是用灌胃器將所應投給動物的藥灌到動物胃內。灌胃器由註射器和特殊的灌胃針構成。小鼠的灌胃針長約4~5cm,直徑為1mm,大鼠的灌胃針長約6~8cm,直徑約1.2mm。灌胃針的尖端焊有壹小圓金屬球,金屬球為中空的。焊金屬球的目的是防止針頭刺入氣管或損傷消化道。針頭金屬球端彎曲成20°左右的角度,以適應口腔、食道的生理彎曲度走向。
(三)其它途徑給藥方法
1. 呼吸道給藥:呈粉塵、氣體及蒸氣或霧等狀態的藥物或毒氣,均需要通過動物呼吸道給藥。如實驗時給動物乙醚作吸入麻醉、用鋸末煙霧制作慢性氣管炎動物模型等,特別在毒理學實驗中應用更為廣泛。
2. 皮膚給藥:為了鑒定藥物或毒物經皮膚的吸收作用、局部作用、 致敏作用和光感作用等,均需采用經皮膚給藥方法。如兔和豚鼠常采用背部壹定面積的皮膚脫毛後,將壹定的藥液塗在皮膚上,藥液經皮膚吸收。
3. 脊髓腔內給藥:此法主要用於錐管麻醉或抽取腦脊液。
4. 腦內給藥:此法常用於微生物學動物實驗,將病原體等接種於被檢動物腦內,然後觀察接種後的各種變化。
5. 直腸內給藥:此種方法常用於動物麻醉。兔直腸內給藥時,常采用灌腸的膠皮管或用14號導尿管代替。
6. 關節腔內給藥:此法常用於關節炎的動物模型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