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直銷企業調查:22家帶病獲牌,12家企業經銷商涉傳銷被訴獲刑

直銷企業調查:22家帶病獲牌,12家企業經銷商涉傳銷被訴獲刑

近日,知名直銷品牌權健集團被曝光多項問題,引發輿論廣泛關註。12月28日,天津市多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對外表示,“經初步核查,天津權健公司部分產品涉嫌存在誇大宣傳問題。後續調查還在進行中。”

權健於2013年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營業許可證,但作為持牌運營的正規企業,權健卻多次陷入涉嫌傳銷的爭議。南都記者梳理統計了2006-2017中國89家獲得牌照的直銷企業,發現爭議纏身的不止壹家。

在89家直銷企業中,22家企業在有涉傳銷爭議的背景下“帶病獲牌”,12家品牌相關企業經銷商涉傳銷被訴判刑;35家企業涉嫌團隊計酬。此外還有跨品種、跨地區直銷,虛假宣傳,租賃牌照等問題。

直銷企業發展迅猛,良莠不齊。如何進壹步加大監管,規範直銷企業行為,成為亟待破解的壹道難題。

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在同日公布了《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自此以後,直銷和傳銷,就像壹對雙生子,出現在尋常百姓的視野中,影響著數億人的經濟生活。

2006年2月22日,商務部頒發首張直銷經營許可證。南都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7年10月,已有91家企業獲得直銷經營資格。

其中,蟻力神已破產,大連珍奧的直銷牌照在2006年就被收回,當前具有直銷資格的約有89家企業。

十多年來,直銷行業飛速發展,行業規模和銷售業績快速提升,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 社會 效益。與此同時,與直銷壹字之差的傳銷在壹些地區大行其道。壹些直銷企業甚至拿著直銷許可證,打著傳銷的擦邊球,出現違規違法行為。

依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媒體公開報道,南都記者發現,這些持牌經營的直銷企業大多“負面纏身”。

具體統計數字顯示:89家直銷企業中,有12家企業或其經銷商因非法傳銷而被起訴判刑,有21家曾因違法違規行為接受行政處罰,有6家曾在海外受罰;35家企業涉嫌團隊計酬,至少32家涉嫌跨地區違規直銷,22家涉嫌跨品種違規直銷;12家涉嫌虛假宣傳,22家涉嫌“帶病獲牌”,有7家宣稱被冒用名義,還有8家涉嫌違規租賃牌照。

89家直銷企業中,累計有79家企業曾被刑事打擊、行政處罰,或被媒體曝光的違法違規行為,約占直銷企業總數88.7%。如何讓直銷企業規範發展、誠信經營成為直銷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面臨的難題。

按照《直銷管理條例》,申請成為直銷企業的投資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不過,關於具體什麽行為才是“重大違法”,《直銷管理條例》並沒有詳述。

東升偉業在2012年獲得直銷牌照前,就屢次陷入傳銷質疑。

2007年,遼寧省通報的十大傳銷案件中,東升偉業鐵嶺傳銷案排名第8。2008年,江西省公布打擊傳銷十大案例中,上饒東升偉業傳銷案也榜上有名。然而,即便被列入兩個省份的年度傳銷十大案例,依然未能阻止東升偉業在4年後成功獲得直銷牌照。

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像東升偉業這樣涉嫌“帶病獲牌”的企業至少有22家,多發於2015年和2016年。在2015年獲批的19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獲牌前就被曝光涉嫌傳銷違規。2016年獲批的15家企業中,這壹數字為6家。2012年商務部批準的6家直銷企業中,有3家涉嫌“帶病獲牌”;在2013年和2014年,帶病獲牌的企業數分別為2家和3家。

拿到牌照後,也不少企業或旗下經銷商借直銷牌照之名行傳銷運作之實。2006年,蟻力神,即遼寧省蟻力神天璽集團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牌照,不過,該公司在2007年旋即破產,原董事長王奉友在內的55名涉案人員涉嫌合同詐騙等多項罪名遭起訴。

依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公開判決書,至少有12家企業的經銷商被法院判處領導、組織傳銷罪。其中,不乏隆力奇、新 健康 、太陽神、康婷、華林酸堿平等品牌公司。

在隆力奇經銷商非法傳銷案壹案中,隆力奇經銷商張某曾組織發展下線成員***計19386人,傳銷資金達數億元,其本人非法獲取返利金額為人民幣2909萬余元。雖然該組織為經銷商發展,但隆力奇公司的身影也無處不在。媒體報道顯示,該案產品為隆力奇公司生產,傳銷組織成員返利及獎金由隆力奇公司統壹支付,傳銷團夥22人所獲得的返利及獎金由隆力奇公司進行統壹返利等。

《禁止傳銷條例》中明確指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屬於非法傳銷。

不過,在直銷行業中,“團隊計酬”這種激勵模式卻普遍存在。團隊計酬也被稱為“多層計酬”、“越級提成”,即上線可從自己發展的下線銷售員的銷售收入中提成。

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胡遠江指出,我國的直銷行業只開放了單層次直銷,但國際直銷企業大多按照多層次直銷的原則運作、推進市場,因此我國直銷行業在法律層面和實際運作層面“兩層皮”的現象。

南都記者通過公開報道檢索發現,在89家持直銷牌照企業中,至少有35家企業被曝光或報料,稱其涉嫌團隊計酬,違規比例高達39%。其中包括玫凱琳、太陽神、無限極等直銷品牌。

直銷牌照頒發門檻高,資源稀缺。部分傳銷團夥就假借直銷企業“冒名頂替”開始活動;甚至有持牌企業幹起了“租賃牌照”的生意,與其他企業違規合作,為非法傳銷提供“便利”。

廣東康力就曾將難得的直銷牌照當成“豬肉”租給多家涉傳企業,並向這些無照黑戶收取租金或合作費用。

在“億富通傳銷案”中,康力授權青島東方億家公司為其直銷服務網店,東方億家每月向康力繳納30萬到50萬元不等的費用,然後自稱是名正言順的直銷公司,幹起了傳銷業務。案發時,“億富通傳銷案”發展會員10余層、人數逾千人。另有“康力多多”傳銷案、“向日葵”系統傳銷案中,合作夥伴利用康力的直銷許可證進行非法傳銷。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未經審核公布的地區,直銷企業不得開展直銷業務;未經審核公布的產品,直銷企業不得通過直銷方式銷售。

而在實際操作中,跨地區、跨品種的違規經營比比皆是。某些直銷企業無視法規,為提升業績,通過模糊直銷區域範圍和直銷品種範圍,誤導消費者,違規進行直銷活動。

此外,由於直銷行業的特殊性,直銷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為直銷員,不可避免的遇到人員經常性流動及人脈跨越多個地區這些問題。因而也容易出現跨區域經營的現象。久而久之,這壹不合規行為卻演變成行業潛規則。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89家持牌企業中,涉嫌跨地區違規直銷的企業有32家,違規比例高達35.9%;涉嫌跨品種違規直銷的企業有22家,違規比例高達24.7%。

此外,持有牌照的直銷企業多以化妝品、保健品為公司主推產品。在對外宣傳中存在不少誇張、虛假亂象。諸如“衛生巾號稱能治前列腺炎,鞋墊包治百病”等荒謬廣告語從未斷絕。

2016年7月,媒體報道《敗訴官司後的絕癥女孩,誰再替權健作虛假宣傳?》的文章,報道身患惡性腫瘤的四歲幼女小周洋,在大醫院手術化療後各項指標趨於正常,後被引薦開始服用權健公司的藥品。最後孩子病情惡化不幸離世。事後,網上出現了大量圖文資料稱小周洋被治愈,並配上患兒及其父母、權健負責人的合影。同年10月,國家中藥管理局通報了權健虛假違法中醫廣告壹事。

2017年,嘉康利因違規直銷被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處罰,沒收銷售收入約198.5萬元,罰款50萬元。據悉,當事人召開全民健身萬裏行會議,誇大介紹產品功效:“糖尿病也好了吧,癌癥也好了吧,牛皮癬也好了吧。我們的維唯思有壹個神奇的功效,它能夠保護和修復我們已經受損的DNA,這是人類的奇跡”等。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89家企業中至少有12家涉嫌虛假宣傳。

近日,醫學自媒體丁香醫生炮轟持牌直銷公司權健集團,質疑該公司的火療法致傷、保健品延誤病情、公司運營模式涉嫌傳銷等問題。

隨後,監管部門陸續做出回應。

12月26日下午,天津市武清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曾回應南都記者稱,已對事件開展調查。12月27日,由天津市市場監管委等多部門組織的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集團展開調查。28日,調查組對外發聲稱,“經初步核查,天津權健公司部分產品涉嫌存在誇大宣傳問題。後續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依據2005年頒發的《直銷管理條例》,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負責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日常的監督管理。

自2005年實施直銷市場準入機制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公安部先後制定發布了4個部門規章、4個公告和10多個規範性文件,進壹步建立完善直銷監管法律體系。

在日常監管中,除了巡查檢查、制定規範和標準,工商部門主要采用行政約談、提醒告戒、勒令整改以及沒收違法所得、行政罰款等多種懲治手段,工商部門查處違規直銷的消息也不斷見諸報端。

早在2012年,8家直銷企業被揚州工商局直銷監管約談,包括完美、玫琳凱、三生、無限極、中脈、康力等均在列。2015年11月,綠之韻產品在山西涉嫌卷入傳銷,被《人民日報》點名曝光。報道刊發後引起了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國家工商總局立即約談了綠之韻公司主要負責人。

直銷類企業良莠不齊,違規亂象屢禁不絕。如何進壹步加大直銷監管力度,規範直銷企業的經營行為,成為亟待監管部門破解的壹道難題。有專家認為,要改變這壹現狀,還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等多方攜手,要最終形成監管部門聯合懲戒、直銷企業自查自律、 社會 公眾監督舉報的***治機制,從具有“行業綱領性質”的法規上進行規範。

整合梳理:毛淑傑

  • 上一篇:如何選擇通便藥?每種通便藥都有適應人群!對癥選用別大意
  • 下一篇:補充雌激素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