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液免疫水平的檢測
1.特異性抗體水平檢測
相關免疫指標包括:ABO等血型和HLA抗體、抗供者組織細胞抗體、血管內皮細胞抗體、冷凝集素等。根據相應抗原的特性,可以采用各種交叉配血和補體依賴的細胞毒性試驗作為測定方法。
2.補體水平檢測
補體活性與急性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有關,因為抗體在急性排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移植物排斥時,補體成分消耗增加,導致血清中總補體或單個補體成分減少,可用溶血法或比濁法檢測。此外,測定補體的裂解產物,如C3a、C3b、C3d等。,對理解補體的活性也很有幫助。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免疫電泳和免疫標記技術。
(2)細胞免疫水平的檢測
細胞免疫水平的測定包括檢測參與細胞免疫的細胞數量、功能和細胞因子水平。不同的檢測指標對檢測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和判斷排斥反應的類型有壹定的臨床意義。
1.外周血T細胞及其亞類的計數
用免疫熒光或流式細胞儀檢測t細胞及其亞群。T細胞總數和CD4/CD8比值在急性排斥反應臨床癥狀出現前1-5天升高,而巨細胞病毒感染時這壹比值下降。壹般認為,當CD4/CD8比值大於1.2時,表明即將發生急性排斥反應,而當比值小於1.08時,則極有可能發生感染。如果進行動態監測,對急性排斥反應和感染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也可用於確定T細胞的總數和功能,如4小時T細胞轉化試驗,是預測急性排斥危象的壹種令人滿意的方法。
2.2的測定。NK細胞活性
3.血清細胞因子的測定
骨髓移植中的GVHR是壹種特殊類型的移植排斥反應。
4.粘附分子及其配體的檢測
免疫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上細胞膜粘附分子及其配體的表達與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密切相關。如ELAM-1、VCAM、ICAM和HLA分子。
二、尿微量蛋白檢測
尿微量蛋白是指難以用常規定性或定量方法檢測的蛋白質。腎損傷時可出現異常的尿蛋白排泄。在臨床移植領域,尿微量蛋白的檢測有助於判斷大器官移植尤其是腎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另壹方面,也可作為免疫抑制藥物對肝腎毒副作用的觀察指標。
傳統的尿蛋白檢測方法包括免疫擴散法、免疫電泳法、免疫比濁法、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高效檢測技術包括高效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質譜等。後者儀器昂貴,檢測復雜,難以在臨床推廣。近年來,生物傳感器技術發展迅速,出現了壹些新的生物芯片,如生物電子芯片、毛細管電泳或色譜芯片和PCR芯片。其中,用於蛋白質檢測的免疫傳感器已有不少報道。尿微量蛋白檢測因其取材方便、無損傷等優點,在腎移植領域備受關註。
第三,急性期反應物質的檢測
炎癥分子如C反應蛋白、IL-1、IL-6、TNF-α、HSP等是炎癥反應的標誌性分子,在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臨床同種異體移植發現,受者血清中CRP水平升高,尤其是移植後發生細菌或真菌感染時。此外,在肝腎移植過程中,受者血清CRP的動態測定也表明CRP與器官移植後並發癥的發生有關,CRP水平似乎比白細胞計數或發熱更敏感地反映了並發癥的可能性。雖然CRP的測定尚未作為判斷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常規項目,但其血清水平與器官移植後手術創傷、急性排斥反應和微生物感染的關系正在被認識。
四、體內免疫抑制劑藥物濃度檢測
移植後,常規使用免疫抑制劑,如CsA、FK506和黴酚酸酯(MMF)。這些藥物治療窗窄,療效強,受個體差異、狀態、飲食、用藥時間和頻率、聯合用藥等因素影響,導致不同患者之間甚至同壹患者不同時期的血藥濃度差異很大。因此,移植患者有必要在常規監測血藥濃度的情況下,隨時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