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黑白漫畫創作者有必要認真研究光的各種特性和陰影的各種表現形式。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什麽是光。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光是壹種 "奇怪 "的物質,它既具有電磁波的衍射、反射、幹涉等壹般特性,又具有壹些粒子會表現出來的特性。物理學上稱之為 "波粒二象性"。
在制作領域,應該了解光的哪些特性?
個人認為,光在漫畫制作中的應用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的量化特性:
1.光源位置:光源相對於物體的方向和距離。
2.柔和度:光的漫反射程度、光源的面積和光的強度等因素決定了光照在物體上的柔和程度。
3.亮度:光的亮度。
4.顏色:光源的顏色屬性。
5.衰減:由於光波的放射性運動,單位面積上光的強度逐漸減弱。
6.遮擋:在光傳播過程中,由於物體的遮擋而產生的陰影區現象。
7.色溫: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威利安-開爾文(Kelvin)發現了碳發出的光因溫度不同而產生不同顏色的現象。色溫較低影響暴光出現偏紅的光,色溫較高影響暴光出現偏藍的光。(詳見攝影知識。)
正確理解以上光的屬性並不會直接提高妳的繪畫技巧,但通過對這些屬性的正確把握和運用,可以逐步提高畫面中人物和各種物體的逼真度,可以使妳的畫作具有壹般人無法表現的驚人的光影對比。
在日本漫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光影的運用。比如鼻子側面的那種陰影,男性角色面部特寫時出現的陰影等等。然而,由於日本漫畫獨特的繪畫特點,很多日本漫畫中的人物和場景都顯得略微缺乏立體感,甚至很多都是故意做成 "平面 "的(因為這樣更便於相關產品的開發)。但是,幾乎所有需要光影效果的場景,日本漫畫制作者都會壹絲不茍地完善每壹個光影細節,可見對光影的研究是每個有誌於漫畫制作的人都不能放松的 "必修課"。
準確把握光影效果的實現無外乎兩條路徑:1.運用數學和物理的方法,嚴格計算每壹束光的位置、方向、亮度、反光、色溫等數值,推導出單個光在物體周圍形成的陰影;2.通過細心觀察生活和學習美術中的光影知識,依靠經驗來表現物體周圍的陰影效果。
壹般來說,只有開發計算機圖形軟件的人和物理學家精通第壹種方法,他們總結出各種計算陰影和表面亮度的公式,從而計算出陰影效果。然而,這些人(軟件程序員、光物理研究人員)往往不是足夠優秀的藝術家,無法做出好的藝術作品。(三維軟件中的 "渲染 "是這種方法的主要應用)
第二種方法通常被沒有時間學習大量數學和科學知識的藝術家和美術家所采用。不過,具體的方法和細節應由每位制作人自己去探索,您甚至可以自己研究出壹種結合上述兩種方法的綜合方法。但要記住,所有的光影表現方法都要學會從生活中總結,多觀察身邊的各種影子:皮膚的影子、衣服的影子、室內的影子、室外的影子等等,細心觀察壹切才是藝術家最好的老師。
下面嘗試總結第二種方法的壹些應用方法和理論。
下面將通過分析光的特性的壹些具體應用方法來討論光影在漫畫中的作用。
(壹)柔和度
光線的柔和度和明亮度是決定光影類型的兩個主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柔光是最常見的,日光燈、窗外投進屋內的光線、各種反光等等都屬於柔光。
光線的柔和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圖像制作中。
通常,在表現女性或兒童的特寫鏡頭時,會使用柔光,因為柔光所呈現的陰影最有層次感,反差也相對較小;在表現壹些恐怖氣氛的男性特寫鏡頭時,往往可以看到硬光(而不是柔光),硬光會使人物(物體)表面顯得棱角分明,充滿力量感。
但這些都是從攝影和三維制作領域的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在漫畫中我們並不壹定要了解各種燈光擺放的位置和調整光線的方法,只要正確把握各種燈光所形成的陰影和擴散效果就足夠了。
壹般來說,光線越柔和,陰影的邊緣就越模糊,陰影也會由黑漸灰。柔和的光線非常適合拍攝具有層次和質感的物體和人物。另壹方面,光線越不柔和(會聚光、非常明亮的光線或來自非常靠近拍攝對象的光源的光線),陰影的邊緣就越清晰,陰影也幾乎不會變淺(非常暗的黑),這就是為什麽這類光線通常用於需要很大反差的場景。
(二)遮擋
遮擋可以說是最常見的光影現象。人影、物影、日食等都是其表現形式。
在各種電影和漫畫中,遮擋的壹個經典例子是:吸血鬼的陰影。吸血鬼(或可怕的人或怪物)幾乎總是會有壹個陰森恐怖的陰影特寫,作為其登場的前奏,而墻壁上的陰影也經常被用來表現需要回避的場景(血腥)或需要營造恐怖氣氛的場景。
陰影的首要例子當然是影子。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陰影,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可以被視為觀察陰影的專家。在漫畫和動畫中,如果對陰影的處理有問題,很容易給人壹種畫面失真的感覺。
例如,如果省略了人物的所有陰影,那麽這個人物看起來就像是漂浮在空中,這是因為人類在多年的視覺積累中已經養成了逼真的光影視覺習慣。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將影子的起點視為人物的立足點,人們也會根據影子的長度和方向來判斷光源的高度和方向。如果沒有影子,人們的眼睛就無法找到參照物,就會產生壹些錯覺。
不過有趣的是,漫畫中對陰影的表現並不像現實生活中那麽細致。在漫畫中,陰影大多用於特殊目的:渲染氣氛、表達情緒、豐富場景等等。相反,人們的腳影通常只用幾條簡單的線條來表現。
例如,陰影通常用於晴朗的天氣。在陽光明媚(非常晴朗)的天氣或有閃電時,陰影的對比度往往很強(輪廓非常清晰);而在陰天、雨天和霧(塵土飛揚)的天氣中,陰影的對比度往往較弱。這涉及到光線的衰減,在能見度較低(空氣中懸浮顆粒較多)的情況下,光線的衰減速度要快於晴朗、幹燥的天氣,因此陰影也相應模糊。
漫畫家還經常通過拉長或縮短陰影來反映太陽的位置,從而間接表示時間。
此外,當動畫片中的人物戴帽子(有帽檐)時,帽檐的陰影通常用來表現人物的情緒或遮擋人物的視線(有時也用來襯托人物的視線)。
運用陰影的方法有很多,每壹種方法都需要在自己的創作中多加觀察和不斷實踐。請留下壹些自己的經驗,與我們壹起****。
下面談談表現遮罩效果應註意的技術問題。
首先必須明確,現有的漫畫技法表現遮罩效果是比較費力的。如果出版社對妳的時間要求比較苛刻,那麽妳就應該學會對陰影的取舍。
例如,如果您要表現壹個站在樹下的人物,最理想的陰影效果當然是表現每壹片樹葉在人物臉上和身上造成的陰影。但在現有的技術和時間限制下,這恐怕並不現實,所以妳必須根據這個場景在妳作品中的重要性來決定陰影的微妙程度。您甚至可以不使用陰影,只用不同深淺的灰色來顯示色塊,這樣有時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如果需要更微妙的陰影,您應更多地關註陰影如何落在生活中的物體上。物體往往有凹凸不平的表面,投射到這些表面上的陰影會相應地彎曲並改變亮度。經常坐在壹棵樹下,畫出陰影的輪廓(為了節省時間,不使用熒光筆)和代表灰色陰影的線條,觀察陰影如何隨著光線的移動而變化。您也可以坐在燈旁研究陰影。重要的是要積極觀察。
經過實際觀察,您會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陰影與您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重要的是要牢記這些不同,因為這正是您的作品與他人作品的不同之處。改善這些不真實的地方,哪怕只是幾行字,也同樣需要觀察。
(三)色溫
色溫這個概念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但在攝影中卻非常常見。
首先必須明確,色溫不是壹個溫度概念,它只能用來解釋光照在感光物體上的顏色變化。
任何感光物體(膠片、眼睛等)都有壹個正常的曝光色溫值(色彩平衡色溫值),當光線的色溫值高於這個平衡值時就會曝光形成偏藍的顏色;而當光線的色溫值低於這個平衡值時就會曝光形成偏紅的顏色。
也就是說,色溫只影響光的顏色屬性,而不影響光的亮度。那麽它在黑白漫畫中又有什麽作用呢?
這壹切都源於人眼對光的色彩屬性的習慣。在藝術領域,紅、黃、藍被用作基本色(色彩的三原色),而在計算機圖形和電視顯示領域,紅、綠、藍被用作標準色(光的三原色),盡管在這兩個領域中,這三種顏色會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其他顏色。
但是人眼對紅、綠、藍灰度的感知是不同的。壹般來說,相對於其他兩種顏色,人眼會認為綠色更亮(偏向白色),紅色在人眼中通常會形成中間灰度,而藍色則會形成非常深的灰色。
因此,在壹些黑白漫畫中,如果要同時表現紅色和藍色(例如法國國旗),壹般會使用灰度較淺的點陣紙來表現紅色,而使用灰度較深的網格來表現藍色。
正是由於人眼的這壹習慣,光的色溫特性才被移植到黑白漫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