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提高產業競爭力
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首先要提高產業競爭力,因為產業水平的發展可以為其他產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 "二五 "計劃中,提高工業競爭力應在生產工業技術改造和工業現代化的基礎上進行,同時進行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生產工業的重點發展應是利用當地資源,如:木材和木材加工業、紙漿和造紙工業、建築材料工業等。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增加光學及光學機械、儀器設備、計算機、家用電器、化工、醫療器械等產品。
此外,還通過以下措施積極發展中小企業:
制定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法律保障;
為中小企業合理利用貸款資金創造條件,包括發展小額貸款機構、簡化小額貸款流程、采取還款保障機制等;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源、科技研究成果和高新技術產品。
積極發展中小企業的生產、創新、投資和對外貿易,提高競爭力,增強出口能力;
探索建立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合作的有效途徑。
到2010年,中小企業占GDP的比重將達到20-22%。
II.加快農業發展
農業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壹個有效、穩定和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和糧食生產體系,以確保國家糧食供應安全,其明確目標是滿足市場需求,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具體措施包括:
提高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
研究和采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儲存的新技術和設備(如改進谷物的清洗和幹燥過程);
創造高產穩產的植物品種(如馬鈴薯、亞麻、油菜籽等)、馬鈴薯、亞麻、油菜、甜菜、谷物和飼料作物、蔬菜等)和動物品種。
建立合理利用土壤資源的體系,有效防止土壤退化,保護資源,恢復土地肥力;
保證農業組織的財政穩定,提供農民所需的各種社會服務;
提高私營經濟在糧食生產體系中的作用。
III.擴大對外出口
發展對外貿易的目標是:擴大出口,理順進口,密切與世界市場的關系,實施與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相關的有效的對外貿易政策;健全和完善對外經濟活動的管理和調控機制。
加強白俄羅斯傳統出口企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降低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采用新技術,使出口產品符合國際標準;
在鞏固傳統出口產品(卡車、拖拉機、石油化工產品、亞麻布等)的基礎上,擴大知識密集型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
增加進口替代產品的生產;
增加進口替代品的生產;
在國家科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出口導向型企業,擴大技術出口;
積極利用新的貿易方式(在國外建立白俄羅斯企業公司,建立技術服務中心,建立企業代表處),吸引外國資金,包括外國直接投資;
同時,繼續發展服務出口是增加外匯收入的渠道之壹。服務出口是增加外匯收入的渠道之壹。服務貿易的重點是發展運輸服務和市場經濟機構服務(銀行、保險、法律、營銷、信息等)。
IV.加強國際合作
在對外經濟關系中,首要任務是與俄羅斯團結合作,同時加強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合作。
今後發展與俄羅斯的合作關系,主要是在美國的框架內進行;在發展自由貿易、改善支付手段、統壹科學技術、擴大投資渠道、聯合運輸、信息和能源合作的基礎上,建立****。
與其他非獨聯體國家的合作關系將確保外貿平衡、穩定和擴大出口市場,同時完成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
與國際金融和經濟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歐洲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的合作將吸引補充貸款,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並擴大國際社會的參與,解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的長期社會經濟、科技和醫療問題。
V.穩定貨幣和物價
2006-2010 年貨幣和貸款政策的戰略目標是確保有效調節貨幣和貸款體系,以確保經濟、居民收入和投資的穩定增長。
貨幣和貸款政策將有助於降低通貨膨脹水平,穩定白俄羅斯盧布,提高銀行機構的服務質量;
國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將根據經濟和通貨膨脹指數的需要而變化,2010年的通貨膨脹水平應不超過5%,銀行貸款總額增長1.7倍;
國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將根據經濟和通貨膨脹指數的需要而變化,2010年的通貨膨脹水平應不超過5%,銀行貸款總額增長1.7倍。
白俄羅斯與其他獨聯體國家在貨幣和銀行領域繼續開展互利合作,特別是與俄羅斯的聯合合作。
價格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建立自由價格和可調整價格相結合的價格體系,減少價格失衡;預防、限制和制止經濟主體和國家管理機構的壟斷行為,為所有行業的有效競爭創造條件。
第二個五年計劃預計,到 2010 年,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將比 2005 年增長 46-55%:國內生產總值--46-55%,工業--43-51%,農業--34-45%,外貿--53-60%,居民收入--52-58%,而白俄羅斯的就業市場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仍將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數據,獨聯體國家的失業人口總數為1000萬,占經濟活動人口的7.7%。預計到今年年底,失業人數將達到 1100 萬至 1500 萬,占經濟活躍人口的 8%至 10%,這將導致勞動力市場緩慢下滑,貧困人口增加。
目前,獨聯體國家中失業率最高的是亞美尼亞--7%,最低的是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1%和1.1%,俄羅斯居中--2.8%。白俄羅斯的就業市場保持得最好。
塔吉克斯坦失業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之壹是,金融危機導致許多勞動力移民回國,這給國內勞動力市場帶來了壓力。
今年1-7月,只有阿塞拜疆的實際工資有所增長,而獨聯體其他國家的工資則下降了2.2-2.9%。據統計,獨聯體有 1600 多萬工人的工資低於最低生活水平。吉爾吉斯斯坦的在業窮人最多,占 66%,其次是摩爾多瓦的 31%和烏克蘭的 15%。指數最低的國家是哈薩克斯坦--3%,白俄羅斯--5%。
據專家分析,獨聯體國家近期的發展不容樂觀,預計2012年國民經濟平均下降3.8-9%,2010年獨聯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1-3.1%。但經濟增長的恢復過程將非常緩慢,可能無法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預計失業和貧困狀況不會改變,預計失業人口將增加到 3000-350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