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奧運會創辦以來,運動員即在和平、健康、公平競爭的宗旨下追求最好的成績,但由於競爭的激烈和醫學的發展,使運動員在追求 "瞬間永恒 "目標的同時,也在尋求藥物的幫助,以提高訓練效果和調整身體狀態。從1955年法國開始壹系列的興奮劑檢查,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28個國家參加27個項目的2043名運動員進行 "飛行藥檢",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開除違反體育精神的運動員,這不僅是公平的原則,也包含著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II.藥檢現狀
在藥檢過程中,許多國家的優秀運動員被查出藥檢呈陽性,具體情況如下:
(1)法國在1955年進行興奮劑檢測,發現20%的運動員服用過禁藥。
(2)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和1967年法國公路自行車賽中,自由式滑雪車手在服用安非他明後休克死亡。
(3)加拿大田徑運動員本和約翰遜在 1988 年和 1993 年兩次使用類固醇,並被永久禁賽。
(4)1990年東德克裏斯蒂娜、奧特因使用禁藥被起訴。
(5)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多納 1991 年使用可卡因,1994 年再次使用興奮劑。
(6)1992 年,東德女球員克拉比使用了生長激素類固醇(hGH)。
(7)1993 年使用生長激素類固醇(hGH)的大陸遊泳運動員。
(8)1994年廣島亞運會,11名大陸運動員藥檢呈陽性。
(9)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下選手因禁藥被禁賽或收回獎牌:
a.我國三名選手陳瑞蓮、吳美儀和陳博夫藥檢呈陽性,被處以禁賽處罰。
b、保加利亞48公斤級舉重金牌伊莎貝拉、銅牌希夫達寧只是兩名女選手使用禁藥,被追回金牌和銅牌。
c、保加利亞56公斤級男子舉重銀牌得主伊萬諾夫使用禁藥,被追回獎牌。
d、羅馬尼亞體操女子全能金牌得主拉杜坎使用禁藥,被追回獎牌。
e、美國鉛球名將亨特藥檢呈陽性,被判禁賽。
f.德國5000米田徑運動員鮑曼藥檢呈陽性,被禁賽兩年。
g.英國自由泳運動員坎貝爾藥檢呈陽性,被禁賽。
h.伊朗拳擊手努裏安(Nourian)藥檢呈陽性,被禁賽。
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多名使用禁藥的選手被處以禁賽或追回獎牌的處罰,特別是三名羅馬尼亞運動員被查出使用禁藥,結果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規定,該國所有運動員都被取消了參加該項目的資格,所有運動員都應該從上述被處罰選手的情況中吸取教訓。
Sen.禁用藥物
奧運會禁止運動員使用藥物提高成績,除了維護比賽的公平原則外,另壹個重要意義在於維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為了使運動員身體健康,禁止使用下列禁用藥物:
(1)興奮劑:如安非他明(Amphetamine)、卡辛(Cathine)、苯.Amphetamine、Cathine、Cocaine、Ephedrine.
(2)麻醉劑:美沙酮、哌替啶。
(3)合成代謝制劑:司坦唑醇(Stanozolol)、睪酮(Testosterone)。
(4)利尿劑:如呋塞米、曲安奈德。
(5)生長激素類固醇:如 hCG、ACTH、hGH、EPO。
使用禁用物質的處罰
運動員使用禁用物質,可能是長期使用,也可能是壹時沖動或誤用,但無論何種情況,壹旦被檢測單位、檢測中心或檢測機構檢測出禁用物質呈陽性反應,就會受到國內、國外或國際的處罰,如禁賽、追回獎牌等,這是體育組織的處罰;但是,如果禁用物質是非法的,則會受到法律處罰。但如果是非法藥物,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比如我國的管制物質管理條例、藥物危害防治條例等,使用者將被罰款或判刑。
吳曉波,結語
在世界最高競技舞臺上,名利雙收是每壹個苦苦拼搏的運動員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如果有壹念之差,就會壹步錯,步步錯,比賽中的金、銀、銅牌的意義是純潔的、公正的,是拼搏的結果,不能有絲毫瑕疵;國內禁藥風波,無論金牌 在這場國內禁藥風波中,無論金牌還是政治鬥爭引發的高額獎金,都無法掩蓋選手服用禁藥的違法瑕疵,後來無論是選手、教練,甚至是體委、中國奧委會、體育總局、中國舉重協會都因禁藥問題而身受重傷;平心而論,我們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確實出了問題,因為比賽的 "積極 "意義和教育功能沒有顯現出來,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魯迅先生說:"我們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因為比賽的 "積極 "意義和教育功能沒有顯現出來,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陸、參考書目
陶百川等(民89)最新綜合六法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