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八正散都有什麽中藥啊?幹什麽的?

八正散都有什麽中藥啊?幹什麽的?

藥品名稱:八正散

分類:中成藥

科別:內科

處方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名“八正”者,“八”,謂本方由八味主要藥物組成;“正”者,乃正治之意。朱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熱有濕,有氣結於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不因肺燥,但因膀胱有熱,則瀉膀胱,此正治也。”總之,本方以八味藥物為散,通過正治之法(熱者寒之),以奏清熱通淋之功,用以治療濕熱下註之淋證,故稱“八正散”。

[八正散歌]——八正散用瞿麥通,滑石車前扁蓄同,大黃梔子燈芯草,濕熱下註淋常用。

[組成]: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壹斤(各9g)。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6g),水壹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幹,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本方為治療熱淋(濕熱淋證)之常用方劑,其證由於濕熱下註膀胱所致。膀胱乃津液之府,濕熱阻於膀胱,則小便不利,溲時澀痛,淋瀝不暢(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甚則癃閉不通,而小腹急滿;邪熱內蘊,故口燥咽幹,苔黃脈數。治宜清熱利水通淋之法。宜加生地、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石淋澀痛者,宜加金錢草,海金砂以化石通淋;膏淋混濁者,宜加萆解、菖蒲以分清化濁。

淋證日久,腎虛氣弱者,不宜應用。

方中集木通、滑石、車前子、瞿麥、扁蓄諸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濕熱。伍以梔子清泄三焦濕熱,大黃泄熱降火,甘草調和諸藥而止莖中作痛,而少量燈心可導熱下行。諸藥合用,***奏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效。

方中木通、梔子、大黃、車前子、燈心等,具有瀉心火,利小腸,使濕熱從二便分消之效,故原書又以此方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煩躁不寧等證。

常用於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腎盂腎炎等屬濕熱者。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壹切蘊毒,咽幹口燥,大渴引飲,心忪悶熱,煩熱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配伍要點]:清利與清瀉合法;組方用藥側重於苦寒通利。

[附方]:

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赤茯苓六兩(9g),當歸去蘆,甘草生用,各五兩(各7g),赤芍、山梔各二十兩(各15g)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壹盞,煎於八分,空心食前服。功用:清熱涼血,利水通淋。主治:濕熱血淋,尿如豆汁,溺時澀痛,或溲如砂石,臍腹急痛。

五淋散與八正散所治之證,均屬濕熱蘊結膀胱。五淋散中重用梔子、赤芍,意在清熱涼血,入以治血淋為主;八正散雖亦用梔子,但用量較輕,且與木通、滑石相伍,意在清熱通淋,故以治熱淋為主。

  • 上一篇:無水乙醇的制備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瑞舒伐他汀鈣片可以和辛伐他汀合用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