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查關於化學基本概念的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考查考生對基本化學概念的掌握、理解和應用。其中之壹就是考察學生是否準確、嚴格地掌握了壹些重要的基本化學概念的內涵。所謂概念的“內涵”,就是學習化學概念時通常所說的“定義”。
例如,原子是[]
A.維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b .物理變化中最小的粒子
C.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d .不能再分的粒子
這個問題的梗——“原子是什麽?”說明這個問題考察的是原子的定義。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要求考生準確掌握壹個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還能正確區分原子和分子兩個重要概念。否則就有可能選錯D或者A和B。
另壹類題目考察學生是否正確掌握了基本化學概念的應用範圍(所謂概念的延伸)。
例如,以下更改是物理更改[]
A.白磷在空氣中自燃b .幹冰在室溫下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c .用鹽酸除銹D .將藍礬加熱成白色粉末。
本題考查學生能否運用物理變化的概念正確理解選項中給出的四種變化,並判斷哪個選項屬於物理變化。要求學生首先理解什麽是物理變化(即物理變化的定義),然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這是關鍵),最後從選項中識別出“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b .當然,如果考生掌握了以上三個要求,並且對於壹些典型的物理變化,可以快速判斷出化學變化(如“同壹物質的三態變化壹定屬於物理變化”等)。),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更快的得到。
有些選擇題考察的是學生能否從不同角度清晰地把握同壹個概念。
例如,關於H2S、H2O、硫酸和H2,下列說法是正確的[]
A.兩者都含有氫。氫以化合態存在。
C.氫的化合價是壹樣的。兩者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題幹中給出的四種物質中,前三種是化合物,第四種是單質,所以學生可以明確否定選項B和c,但也有部分學生不能識別A和d兩種說法,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考生在考試時要認真仔細審題。同時,對物質組成的描述必須從宏觀或微觀角度加以區分。在這個問題的題幹中說“四種物質顯然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的,所以對應的正確答案應該是“元素”——A,這也從宏觀角度描述了物質的組成。對於答案D,如果修改了詞幹,就是正確答案:“四種物質在壹個分子中”和“都含有兩個氫原子。"
又如,CO2、SO2和NO2的含量高達[]。
A.氧元素b .氧原子
C.氧化劑d .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因為題幹說的是“在分子中”(微觀),所以正確答案B應該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確定的。
有些選擇題壹題考查多個概念的知識點。
例如,在下列物質中,可還原的單質是[]
A.壹氧化碳氧氣二氧化碳碳
這個問題不僅考察還原物質的掌握程度,還考察簡單物質和化合物能否區分。選項中的還原性物質是A和D;其中簡單物質為d .因為在此題所屬的大題開頭,提示性解釋中指出“每題只有壹個正確答案”,“壹氧化碳”按選項順序放在A中。如果考生審題不仔細,會把“簡單實質”錯當成“實質”,或者看到“可約性”才答題,那麽很可能選A,丟D,導致這道題無法得分。
再比如,在t℃下,將X克物質的飽和溶液蒸幹,得到Y克不含結晶水的晶體,那麽該物質在t℃下的溶解度和飽和溶液在t℃ []下的質量分數應該是哪組表達式?
?
?
這個問題也考察了學生對溶解度和質量分數概念的掌握程度。要正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掌握溶解度和質量分數的概念。其次,要認真審題,明確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在此基礎上,闡明了溶液、溶劑和溶質之間的質量關系。
溶液質量:x克溶劑質量:(x?溶質質量:y g
設溶解度(t℃)為s,溶質溶劑
y x?y
S 100
與選項a壹致,再求質量分數:
也符合選項a,所以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a。
2.考查化學基礎理論的選擇題。
這類選擇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初中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和對相關規律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下面的粒子結構示意圖中,陰離子是[]
?
題目中,我們來指出負離子的結構示意圖。考生要知道組成物質的幾個基本粒子——分子、原子、陽離子、陰離子等。我們還應該知道它們的基本特性——分子和原子是不帶電的,所以粒子中質子和電子的數量應該是相等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都是帶電粒子,其中質子數大於電子數(如選項中的B),而電子數大於質子數,這就意味著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這些選擇題中有壹部分考察學生能否識別出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構型、相同最外層電子構型或某種變化規律的粒子。
例如,在以下幾組粒子中,核外電子組態與氖原子的結構相同[]。
Nab.mg和A.F .的S2
C.O2-和Na+?D.Cl和s
考生要對每壹種元素的原子結構及其原子核電荷為1~18的簡單離子的結構有清晰的認識,才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氖的核電荷為10,其核外電子分別排列在K層和L層,K層2個電子,L層8個電子。符合幹題要求的粒子應該是原子核外有兩層電子的非金屬元素。
如果從另壹個角度考慮這個話題,可能更快得到正確答案:因為其他元素的核電荷與氖不同,而核外電子組態與氖原子相同,所以這個粒子壹定是離子,而不是原子,從而否定了答案A和D;答案B中的壹個粒子是原子,同樣被拒絕,所以只剩下答案C,這是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
還有考查學生對原子結構初步知識掌握程度的選擇題,通過原子結構與形成化合物分子式的關系提出。
比如A元素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B元素最外層有2個電子,那麽A元素和B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AB2公司
C.BA2 D.BA
從題幹的已知條件來看,A元素應該屬於非金屬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可以抓住兩個電子形成。二價陰離子;元素B應該是金屬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失去兩個電子可以形成+2價陽離子。因此,化合物中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數比為1?1;根據分子式書寫的壹般原則,金屬元素的符號寫在左邊,非金屬元素的符號寫在右邊,所以本題正確答案是d。
再比如,下面幾組數據是元素的核電荷數,其中兩種元素能形成X2Y型化合物的那組是[]。
A.11和17b.16和12
C.1和8d.6和16
這個問題和上面的問題差不多,只是題幹裏給出了分子式,每組元素的核電荷數在選項裏。從每個選項中的核電荷數可以知道每壹組元素是什麽,進而可以推斷出這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類型:A組是XY型(NaCl);b組為YX型(MGS);C組為X2Y型(H2O);D組為XY2 (CS2)。因此,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c .
利用選擇題,還可以考察學生對初中化學電離理論的知識。
比如有三種金屬,A,B,C,同時放入鹽酸和A的鹽溶液的混合物中,發現A的表面沒有氣泡,而B和A的表面有氣泡析出,C不反應。那麽A、B、C的活動順序應該是[]。
這道題主要考察學生對金屬活動序列表的應用能力。在解這道題時,要分別分析A、B、C與鹽酸的反應,B、C與壹種鹽溶液的反應,然後綜合出總的結論。在與鹽酸的反應中,我們可以看到活性B?甲,乙?c;從b和c與壹種鹽溶液的反應可知,活度b?壹個壹個?c .綜合兩者,本題正確答案是B(B?答?c)。
3.多項選擇題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
在選擇題中,考察學生對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壹種是考察對材料性質的掌握;另壹種是考察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以及概念、理論、實驗和計算的結合。前者相對簡單,後者比較復雜。
例如,在下列條件下的氫氧化鈣溶液中,最大質量分數是[]
A.80℃時的飽和溶液
C.20℃的不飽和溶液d . 80℃的不飽和溶液
其實這個題目是考察學生是否理解氫氧化鈣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度的變化趨勢。在固體物質中,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與大多數固體物質不同,但有壹個例外,即當溫度升高時,其溶解度有降低的趨勢。此外,在相同溫度下,不飽和溶液的質量百分濃度小於飽和溶液。因此,在考慮上述兩個因素中的後壹個因素時,選擇選項C和D。考慮到前壹個因素,排除了選項A。因此,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b .
再比如,不能直接與水結合的酸性氧化物是[]
A.氧化鈉b .氧化鐵c .二氧化矽d .二氧化硫
選項a、b為堿性氧化物,淘汰;選項d可以直接與水結合,也排除。正確答案是c。
從這兩道選擇題可以看出,我們往往會從許多關於物質性質的化學知識中選擇特殊的物質或性質,來檢驗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因此,在學習和復習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時,對於化學知識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註意方法,把握規律。對於有特殊性的問題,要努力個別記憶。
註意區別是元素和化合物知識與其他化學知識相結合的選擇題,還是多知識點選擇題。
例如,下列物質能與水反應,溶液的pH值大於7 []
A.CaO B.CuO C.CO2 D.SO2
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求考生知道哪些氧化物能與水發生反應,反應後產物水溶液的酸堿性,以及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根據以上幾點,題目要求的物質應該是A(即能與水直接反應的堿性氧化物)。類似這個問題,比如:
下列物質能溶於水並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是[]
A.氧化銅硼K2O氧化錳二氧化硫
本題用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來解釋反應後溶液的酸堿性,而上壹題用pH值來解釋反應後溶液的酸堿性。這個問題的思路和上壹個問題壹樣,答案是b。
將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與簡單計算結合起來的命題,增強了題目的思考性,有助於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壹塊質量為7克的鋅可能含有下列金屬雜質之壹。當它與足夠的鹽酸反應生成0.2克氫氣時,金屬鋅中所含的金屬雜質為[]。
A.銅硼鐵碳鈣鎂
根據已知條件,如果鋅與鹽酸反應生成0.2 g氫氣,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參與反應的鋅的質量為6.5 g,而現在不純鋅的質量為7 g。所以鋅中的雜質應該是不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金屬,或者是與鹽酸反應生成等量氫氣時消耗金屬質量比鋅多的金屬。答案只能是選項中的A,選項中的B、C、D三種金屬都可以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生成等量氫氣時消耗的金屬質量小於鋅(生成0.2g氫氣時,分別消耗5.6g鐵、4.0g鈣和2.4g鎂)。如果這三種金屬中的任何壹種與作為雜質的金屬鋅混合,7g不純的鋅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氫氣。
4.選擇題考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這類選擇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內容壹般包括常用實驗儀器的選擇和使用,常用試劑的存放和取用,常見反應的實驗現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等。
多項選擇問題,例如:
下列儀器中,可以用來加熱藥液的是[]
①試管②量筒③蒸發皿④廣口瓶⑤燒杯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這是壹道組合選擇題。問題中可供選擇的答案有很多,而且符合題幹要求的答案往往不止壹個。此時獨立答案的序號(本題1234⑤等。)組合成A、B、C、D四組,答題時選擇符合題幹要求的壹組作為正確答案。在回答這類選擇題時,壹種方式是從1234】等備選答案中選擇符合問題含義的答案。然後從A、B、C、D的選項中,找出由上述答案數字組合而成的選項作為正確答案。另壹種方法是“排除法”,當我們對壹些備選答案不確定時,經常使用這種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剔除掉肯定不符合問題答案編號的選項,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比如本題備選答案中的②和④肯定不能用於供暖,所以排除了含②的選項A、B和含④的選項C。這個因題而異,因人而異,不能壹概而論。類似話題如下:
用托盤天平稱量燒堿時,藥品應為[]
①放在燒杯中②放在幹凈的紙上③在左盤稱重④在右盤稱重。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①和③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只要明確稱取燒堿不允許放在紙上,否定選項A、B、C(即排除包含②的選項),就可以確定D為正確答案。
這種選擇題也可以出現在元素與化合物、基本概念等題目中。
比如按照氯的化合價順序:NaCl。O4,(a),高氯酸,高氯酸,(b),氯化鈉。括號A和B中要填寫的物質是[]。
①Cl2 ②CaCl2 ③KClO3 ④KClO2
A.a① b② B.a③ b④ C.a③ b① D.a② b④
把題目復習清楚後,會決定A處填含+5價氯的化合物(③),b處填含0價氯的物質(①),因此,答案是c。
選擇題中考察學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情況較為常見。
例如,下面的實驗操作是不正確的[]
A.傾倒藥液時,試劑瓶上的標簽要指向手掌。
b .當固體顆粒被放入試管中時,顆粒應沿著管壁慢慢滑下。
C.剩下的藥可以放回原來的瓶子裏。
D.用橡膠滴管將試劑滴入容器時,滴管不得接觸容器內壁。
答案是c。
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離不開物質的本質。所以結合實驗操作考察學生對物質本質的認識也是這類題目的壹種形式。
例如,氣體可以通過排水法和向上排氣法收集,因此氣體具有[]的性質
A.溶於水,比空氣輕
C.可溶於水,比空氣重
可用排水法收集,且應不溶於水;可以通過向上排出空氣來收集,空氣應該比空氣重。所以正確答案是d .此題說明實驗操作離不開物質的性質,操作反映了性質,性質決定了操作。化學實驗技能的形成不僅需要動手操作,還需要良好的思維。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
在實驗題中,去除雜質和選擇試劑是常見的。例如,硝酸與少量鹽酸混合。為了去除鹽酸,可以添加的壹種試劑是[]。
A.bacl2溶液B. NaOH溶液C. AgNO3溶液D. Ba (NO3) 2溶液
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分析雜質(鹽酸)和主成分(硝酸)的區別(酸根不同),然後確定什麽樣的試劑能去除雜質而不帶入新的雜質。本題應選擇AgNO3溶液(C),它能將鹽酸轉化為氯化銀沈澱和硝酸,從而將雜質轉化為可分離的物質(AgCl沈澱)和主要成分(硝酸)。
5.帶計算因子的選擇題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在化學方面的基本計算技能。這些題都含有計算因素,但壹般都是簡單的運算,數字也不復雜。關鍵是看學生是否清楚化學原理。
例如,如果將6.5g鋅分別放入足夠的下列溶液中,過壹會兒取出,溶液質量會下降[]。
A.硫酸鋁硼硫酸銅硫酸氫鉀硝酸銀
在問題的題幹中,我問“哪個選項的解質量在下降?符合題意的答案應該是:(1)與鋅反應。(2)反應過程中溶解的鋅質量應小於沈澱物質(氣體或不溶性固體)的質量。以這些條件衡量,選項A被淘汰【不滿足條件(1)】。選項b。
乙:Zn?Cu C:Zn?H2:鋅?2Ag
X=6.4(克)y=0.2(克)z=21.6(克)
因此,選項D是正確答案。
有些題目不僅需要簡單的計算得到數值結果,還需要反應的實際情況。
比如壹個同學用氫氣將8克氧化銅完全還原成銅,實際消耗的氫氣質量是[]
A.0.2g B .大於0.2g C .小於0.2g
D.0.125 E .以上均正確。
經計算,8克氧化銅完全還原為銅,參與反應的氫為0.2克,但A不是本題的正確答案。考慮到反應的實際情況,在加熱含氧化銅的試管前,應先通入氫氣,趕走試管內的空氣後再加熱;待氧化銅完全還原為銅後,停止加熱,繼續向試管中通入氫氣進行冷卻,然後停止通氫。這樣,實驗過程中實際消耗的氫氣質量當然大於0.2 g,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
化學計算的關鍵在於反應原理。
例如,如果將6.2克Na2O溶於93.8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約為6.6%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將6.2克Na2O溶於93.8克水中,得到100克溶液,溶質為6.2克,所以答案為b,這是錯誤的。因為Na2O溶於水反應生成NaOH,得到的溶液是燒堿溶液,溶質質量是8克,不是6.2克。因此,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a .
在溶液質量分數的計算問題中,壹個是濃溶液稀釋度或濃稀溶液混合物的簡單計算。
比如2公斤含15%氨的氨水,稀釋到0.3%氨時需要加入[]。
a . 98 b . 100kg c . 102kg d . 104kg。
如果按照壹般的計算流程來解決這個問題,分幾步就能找到答案:
(1)2公斤15%氨水中的氨含量=2×15%=0.3(公斤)。
(2)含0.3kg氨的0.3%氨水的質量:
0.3千克/0.3% = 100千克
(3)稀釋濃氨水時要加入的水的質量= 100kg?2公斤=98公斤
答案是a。
還有壹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十字”法,這種方法計算這類問題比較簡單快捷。這種方法可以表示為:
其中a代表濃縮液的質量分數。
b代表稀溶液的質量分數;如果是水,b為0。
c代表混合濃縮液和稀釋液的質量分數。
d是c和b的差。
e是a和c的差。
D與E的比值,即濃溶液與稀溶液混合時的質量比。由於D和E只求比值,所以A、B、C可以給出上式中不帶百分號(%)的值。
以上題目為例,用十字法求解如下:
?
即用15%氨水和水配制0.3%氨水時,15%氨水和水的質量比為0.3?14.7就是1?49.如果莖中15%氨水的質量為2 kg,則需要98 kg水。這個解決方案看起來簡單多了。
再如,用60%的酒精溶液A和25%的酒精溶液B配制成45%的酒精溶液,則溶液A與溶液B的質量比為[]。
A.1?2 B.2?3 C.4?3 D.3?1
E.不確定
用交叉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
質量比a?B=20?15=4?三
因此,正確答案是c。
在選擇題中,還有壹個關於由體積比計算溶液質量分數的問題。
比如1.84g/cm 398%濃H2SO4用來配制1?10稀硫酸,其質量分數為[]
a . 9.77% b . 9.8% c . 1.23% d . 1.74%
想在梗裏準備1?10稀硫酸是體積分數,溶液是質量分數。這裏,需要明確溶液、溶質和溶劑各自的質量及其關系;第二,要註意區分體積和質量,兩者之間的橋梁是密度。具體計算是:
所以,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