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菌群是壹組細菌,通常存在於人類和動物的腸道中,但也可能存在於土壤和水中。其中壹些致病菌是造成腸胃感染的最重要原因,如傷寒沙門氏菌和誌賀氏菌,而大腸埃希氏菌則會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時引發腸胃疾病。
大腸菌群有兩種類型
腸道感染:它們會使人患上腸胃炎,這通常是由吃了受汙染的食物或喝了不幹凈的水引起的外源性感染。腸胃炎的癥狀因細菌所在的部位而異。例如,在小腸,它會引起腹瀉、惡心、嘔吐、腹痛、低燒和水樣便,臨床癥狀從輕微腹瀉到嚴重的霍亂樣腹瀉不等。寄生在大腸後,會出現腹痛、發熱、血便,還可能並發溶血性尿毒癥、紫癜等癥狀。
腸道外感染:大腸埃希菌是壹種正常菌群,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宿主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胃腸道損傷)會轉化為致病菌,引發多種宿主感染,如腸穿孔導致腹腔內感染並伴有敗血癥,具有極高的致死率,尤其對嬰幼兒和老年人非常不友好。還有尿路感染,源於結腸中的大腸埃希氏菌,可上行或下行引起患者感染,導致尿路感染,引起尿頻、排尿困難、血尿等癥狀。
總之,大腸菌群還是很危險的,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受汙染的水和食物是主要的傳染媒介。適當的烹飪和消毒可以減少感染的發生,健康飲食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