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南京壹機構誘導大學生申請網貸買網課,學生接連遭遇電話催收?
《澎湃新聞》教務老師李思文
卓爾龍騰機構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引導購課。
本文照片的回答者是
高額的清單變成廉價勞動,無息的“教育分期”實際上是影響征用的網絡貸款?近日,上百名大學生向《澎湃新聞》book020投訴。據悉,南京卓爾龍騰教育培訓機構(現更名為南京尚學龍騰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高價誘導大學生申請網絡課程、申請網絡貸款,希望退學退款,但無法聯系上老師和機構,學生無力承擔高額貸款。
“其實不是我們說謊,而是他們真的有很嚴密的說話技巧,基本上他們能聯系的人,都會報名到最後。
被騙學生莫莉告訴《澎湃新聞》,目前群已經有168名學生,被騙金額從2600元到8600元不等。
“他們欺騙我們是教育分期,可以隨時退學退款,但現在我發現是第三方貸款平臺。
“有的學生逾期被貸款平臺電話催收。
4月7日,卓爾龍騰教育機構註冊地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已接到多名學生的電話投訴,正在調查處理中。
當天,《澎湃新聞》教務老師多次給該教育機構負責人和負責退款的老師打電話,但電話壹直無法接通。
機構老師將第三方平臺的網絡貸款稱為無利息的“教育分割”。
大學生為了通過打工賺錢,背負著高額的教育貸款
3月18日,在學生自發成立的南京卓爾龍騰集團中,壹名學生在討論如何回收學費時差點喪命。學生們多方聯系後,聯系了該學生的父母,並及時救治。
“我們是學生。背負貸款的壓力很大。
“大學生莫莉也是被騙的學生之壹,她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家很窮,貸款8600元的學費相當於自己學期的生活費,在近壹個多月的時間裏,她有過多次輕佻的想法。
談及被騙的經歷,莫莉表示,很多學生開始被騙,是源於社交平臺上免費分享的學習資料。“在網上經常有人分享英語四六級和PS等學習資料。必要的話加微信。我就這樣加了那個機構的老師。
去年12月,莫莉添加了壹位自稱南京卓爾龍騰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他在將資料發給學生後,向學生推薦了多門網絡設計、視頻剪輯等在線課程。
讓莫莉心動的是,對方表示報了班就可以上機構的“班”,免費提供各種機會,有多個“班”的群聊、學員傭金截圖、還有
“她說學習二十天就可以接單了。最簡單的海報設計哪怕只有壹張也有二三百。打工每月能賺500元。
”
莫莉說,她因為瘟疫不能離校,自己的家庭條件很差,想通過壹些網絡工作賺取生活費。
在群,很多學生都和她有同樣的想法。
“他們介紹的課程有上千美元。而且,只有新聞課程(課程新聞)可以上班。
“莫莉說沒有資金支付學費後,對方馬上提出了免利息的‘教育分期’。首付100元,剩下的12個月償還。
根據莫莉提供的聊天記錄,對方表示報名後可以承擔工作,每個月的傭金不僅要留學費,還要留很多生活費。
莫莉問這個教育分期是否是貸款,對方表示絕對不是貸款,“如果不想和國家支持的教育分期平臺合作,學會隨時取消,貸款會有很多利息。這沒有利息。
”
在對方描繪的“藍圖”下,莫莉報名參加了價值8600元的“設計全能全棧班”。
隨後,在對方的電話指導下,通過花唄、先享學等第三方貸款平臺貸款,最終在先享學平成貸款7700元。
為了讓莫莉能通過貸款平臺的審查,老師以“商家找不到大學生”為由,讓莫莉提供了壹張學信網截圖,將她的學歷改為高中畢業。
還為莫莉提供了應對貸款平臺電話訪問的“話術”,“給妳打電話的是我們機構的老師。只是,請說妳高中畢業後工作了。如果說是大學生的話,我們不能給妳發。
”
群中,168名學生全部通過第三方貸款平成貸款,涉及京東白條、先學、買、誠實信用支付、海爾消費金融等多個貸款平臺,貸款金額2600元或
多名學生表示,在處理過程中,該機構的老師壹直主張“教育分期”,可以隨時退學。另外,學生表示:“絕對不是貸款。這個教育分期如果不返還7天的話會自動取消。
但是,過了期限後,學生被告知學費已經全額匯入了對方的賬戶。不按時還款不僅會影響逾期費用,還會影響征信。
他答應隨時退役,退學時老師聲稱已經退休
上了半個月的課後,莫莉開始覺得不對勁。“教的內容是基礎性的,什麽也學不到。我想加入小組,但是他們壹直騙我說我現在學的東西還不能接單。請讓我繼續學習。如果第壹個月付不起學費的話,妳會支持我的。
但是,支付第壹個月的學費時,對方沒有回復莫莉的求助。“也不能告訴父母。用生活費支付,之後壹個月都吃不上飯。那個時間營養不良。脫發很厲害。
”
莫莉說,2月她多次要求加入打工組,在付了第二個月的學費後,她被拉進了打工組。
本以為多點單就能解決學費問題,但入團後莫莉發現,群裏每三四天公布壹次,每人傭金20元,而且有400多人壹起搶。
實際組的工作都是20元。
“我當時還款壓力太大,可以賺20美元,但不知道是能力的問題,還是客戶太刻薄了。20美元的設計要求堪比資深設計師。不管怎麽設計,顧客都不滿意,沒有拿到傭金。
”莫莉說。
另壹位和莫麗同期報名的大學生吳茜很難搶到名單。她告訴《澎湃新聞》,她所在的打工組也是20元的logo、網頁設計清單。
因為禁止組團,所以需要私信老師,但是對方剛宣布她就拿了私信搶劫票,據說已經有人來接她了。“我認為這些名單不存在。
”
在多次下單都賺不到錢後,莫莉申請退學退款,但對方以她現在是基礎班學生,訂單能力有限為由,鼓勵她繼續學習,並截圖顯示“C4D列表每分鐘7500(元)”
“我已經堅持學習壹個月了,真的沒錢還學費了。這時,她告訴我,如果不是上課的原因,就不會退學退款。
“如果莫莉堅持退學,她必須先每月正常還款,等所有還款結束後,再計算課程剩下的學費,”對方說。
同時,在莫莉簽署的《南京卓爾龍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課程學員服務協議》中,每個學生都不滿意課程質量,或者不滿意名單,並有明確的承諾支持他們隨時退學,之後的學費不需要任何費用。
出現教學質量差、沒有保障、沒有接單服務、沒有壹對壹指導、介紹網絡設計師等情況,全額返還學費。
申請退款時,對方通知莫莉他欠了網貸。如果不補償的話會影響征信。
但莫莉無法還款了,她綁定的銀行卡由學校統壹處理,多次存款後被及時提取,被判定遭遇,銀行卡也被凍結。
3月10日,莫莉發現老師封殺了她,負責授課的學管老師告訴她公司申請了企業重組,除了下單後72小時內沒有理由可以退款外,其余課程的學生都不再退款了。
如果有同學堅持退款,建議通過司法途徑。
群裏,近壹半的學生在申請退款後,因為自己第壹個申請的老師“退休”而刪除好友、不回信息,部分學生被直接封殺,“她叫我不要騷擾,出事了
”
壹位同學告訴《澎湃新聞》,早在3月8日,學管老師就因為股東的牽連而經營困難,正在申請破產。
但是,3月9日,也有學生在商量後付了定金。
另外,4月6日,多名學生向《澎湃新聞》發來了截圖。據透露,目前組和班級組仍有新人加入,組也每天支付工資。“群裏壹直被禁止,限制通過群聊添加好友。否則,我想告訴妳他們被騙了。
”
另外,壹名學生發現壹位自稱已經退休的老師在發課堂宣傳的朋友圈提問時,對方表示以前負責她的老師確實已經退休了。這個微信號是公司的賬號,新老師繼續使用。到目前為止,關於老師承諾的退款情況,自己並不知道。
“當初說的是壹對壹指導,所有的約定也是這位指導老師說的。現在說如果發生問題的話就辭職。我覺得我迷上了模子。
吳茜說,機關電話不通,指導老師退休,大部分學生面臨退款。
壹個學生逾期壹個月,被罰款超過本金壹半。
相關機構“失聯”、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處理
工商信息顯示,南京卓爾龍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4月8日,今年1月更名為南京尚學龍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月9日至4月2日,該公司曾3次因登記地址和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江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3月30日,蕪湖分公司也被蕪湖市鏡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4月7日,《澎湃新聞》教務老師就此事致電南京市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該局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已經接到多名學生的電話投訴,目前龍潭分局正在進行調查處理。“我們接到情況後馬上派人取證,但這家公司被掛在註冊地址上,沒有實際經營,因此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
該工作人員表示,經過市場監管的聯系,該公司法人代表已經派出委托人進行處理,“他們現在正在辦理變更註冊地的手續,在處理的同時,敦促盡快處理這些投訴。
該工作人員表示,棲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跟進此事,直到問題解決。
當天,《澎湃新聞》教務老師多次致電南京卓爾龍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夏明紅和該機構負責退款的老師,但電話壹直無法接通。
另壹位銷售老師接通電話後,表示已經退休,退款的事必須聯系機關處理。
對於此前學生是否承諾過隨時退學退款,是否會誘導貸款,該老師表示:“機構跟我說什麽都行,其他都不知道。現在已經不做了。有問題就去見他們吧。
”
同時,壹些網絡貸款到期的學生遭遇電話催收,“壹天打來10多個電話,說到期要借錢,趕不上高鐵列車,讓他們馬上想辦法還,不還就來家裏借錢。
“壹位通過蜘蛛數碼科技貸款3000元的學生,逾期後每天接到近10個催款電話,目前第二期學費250元逾期30天,為126.5元。“罰太高了,我更還不了。
”
莫莉每天至少先接到兩個催款電話。每次的電話號碼都不壹樣,拉黑也沒用。“銀行卡被凍結了。現在想還也還不了。因為新冠災禍不能從學校出來。
”
對大學生的網絡消費貸款,其實2023年4月,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聯合發放過《關於進壹步規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網絡消費貸款,未經批準的設立機構向大學生提供信用服務
在這種情況下,《澎湃新聞》教務老師致電蜘蛛數碼科技,平臺工作人員表示,學校簽訂貸款協議後,錢會匯入教育機構賬戶,機構有沒有行為
對於是否知道貸款人是學生,工作人員表示,催款時知道是學生,但已經發放貸款,即使是學生也要還款,“我知道學生沒有還款能力,所以告訴父母來還
”
《澎湃新聞》教務老師還致電先享學、京東白條、海爾消費金融、誠信學付等多個平臺。壹些平臺表示,放貸前會電話核實,但如果貸款人有意隱瞞學生身份,平臺也很難核實,對學生貸款情況將有進壹步了解。
其中京東白條已處理部分學生申訴,停止註銷費,其他情況還在繼續核實處理,如遇,建議學生報警處理。
責任編輯:崔_圖片編輯:張同澤
校對:劉威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