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物資個人先進事跡個人事跡壹
古代大禹治水,三次不進家門。如今,夏這位好民兵,5次過家家,拋開個人家庭受災的困難,沖鋒在抗洪搶險第壹線。照顧家裏每個人的舉動,在當地是壹段佳話。
夏是縣人武部民兵預備役應急骨幹分隊隊員。他家所在的唐山鎮高樓村三角莊,在“5·25”和“6·4”兩次洪水中遭受了嚴重的沖擊。幾十間房子被淹,生產生活用品幾乎沒有。洪水帶來的泥漿鋪天蓋地,大街小巷、居民家中到處都是泥漿,是我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壹。
5月25日淩晨2點,縣人武部接到第壹個救援電話。年僅19歲的夏連自己家壹樓的水都顧不上。他的母親不顧壹切地尋求幫助來拯救自己,她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家。她緊急受命隨隊外出,盡壹切努力沖破洪水,在黑暗中長驅直入於洪駕校,成功救出16被困人員。接下來的十天裏,夏跟隨隊伍在最需要的地方參與救援,日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壹線。巡邏、搶險、救護、清淤、清掃等工作成為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官兵的主旋律。
5月26日,應急分隊奉命在成南高速出口清淤、清掃街道。夏的家就在搶險清淤段。他剛剛看到母親和哥哥在外面清理被洪水浸泡的家具和電器。
成南高速收費站出口下的金水都小區路段被山洪沖擊,厚厚的清泥路面坑坑窪窪,急需修復。夏拿著鐵鍬馬不停蹄地從門口經過,那麽對於石阡縣的46萬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快速打通我們縣唯壹的高速生命通道。
“5.25”災難的余溫還未消散,催發“6.4”洪災更是慘烈。正在恢復災後重建的金水之都小區及其周邊居民,在遭受洪水肆虐後,壹片狼藉。夏62歲的爺爺夏開的百貨商店被淹壹米多,店門被沖走,很多物品被洪水沖走,損失慘重。
面對自然災害和困難,的夏應急分隊沖鋒在抗洪搶險的第壹線。6月5日,夏隨部隊前往金水社區距離爺爺店鋪100多米的地方,搶救被困群眾,清理巷道淤泥。他壹時沒時間幫爺爺,跟著部隊去了更需要幫助的地方。
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綠色軍裝。在抗洪搶險的十多天裏,夏隨隊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連續戰鬥精神,5次出家門,踐行“平時看得見、用得著、急得著”的訓練要求,展現了忠誠為黨為人民服務的軍隊和軍人形象。
我們是受害者,但我們更是民兵和戰鬥人員。身材高大的民兵預備役戰士夏說。
抗洪物資個人先進事跡個人事跡2
7月31日淩晨,壹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整個大蘇河鄉,持續了六個小時。洪水沖毀大量房屋、農田、道路,造成全鄉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僅平嶺後村就被暴雨不同程度淹沒,沖毀農田150多畝。這場災難不容忽視。在這危急關頭,平嶺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忠祥挺身而出,勇當先鋒,奮力組織黨員群眾自救,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最大限度地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淩晨4點,暴雨如註,水勢迅猛。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劉忠祥迅速召集村“兩委”成員和村領導冒雨集合。經過簡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壹場抗洪搶險的攻堅戰迅速打響。面對困難和壓力,劉忠祥身先士卒,冒著大雨奔波於四個村民小組之間,根據各村民小組的實際情況做出安排。當他回到情況最嚴峻的梁家屯時,河堤已經坍塌,大橋即將被沖走。關鍵時刻,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手持鐵鍬,涉過齊腰深的河水,與黨員群眾壹起沙袋,封堵決口,迅速築起沙袋壩。在他的帶領下,大家緊緊抓住不放,橋和壩終於保住了。
隨著降雨量的增加,河邊養雞場和部分村民家中的積水越來越深。劉忠祥意識到,如果不轉移人財物,後果不堪設想。短暫分工後,村幹部分頭開始組織沿河農戶和養雞場轉移。梁芳集團孫喜鳳的養雞場剛被轉移時,洶湧的洪水瞬間卷走了整個雞舍。孫喜鳳的家人和在場的村民看到這壹幕,隨後渾身是泥的劉忠祥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面對災情,劉忠祥組織全體村幹部和黨員對全村受災戶進行全面排查,及時妥善安置災民,並委派村幹部負責,重點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受災村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同時,加強對危險區域的巡查,要求村兩委幹部自始至終值班,對所有被水浸泡的房屋進行全面排查,妥善安置災民生活。
在抗洪的兩天裏,他基本上沒有合眼,連續24小時沒有時間吃壹口飯。他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據統計,在這次緊急救援中,劉忠祥帶領黨員幹部轉移群眾50余人,無壹人傷亡。當地群眾壹提到他,都豎起大拇指說:“這種幹部真夠格。”
劉忠祥帶領全村幹部和黨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關鍵時刻,黨員能沖得出來,沖得上去”,充分體現了壹個* * *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展現了基層黨組織的良好形象。
抗洪材料個人先進事跡個人事跡三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幹支流水位快速上漲。無情的洪水席卷了淮河流域。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上窯鎮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壹致,奮勇抗洪,災後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取得了防汛救災工作的決定性勝利。
在這場與天的鬥爭中,上窯鎮黨委、政府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最高原則,把抗洪救災作為壓倒壹切的中心任務。洪水伊始,上窯鎮防汛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傳達通報水雨情,安排防汛工作,全面啟動上窯鎮防汛應急預案三級響應。隨著災情的日益嚴重,田家庵水位達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鎮防汛指揮部把辦公室搬到了防汛大壩上,全鎮領導幹部都到防汛壹線指揮防汛。所有政府官員都在單位待命,隨時準備去大壩。鎮防汛指揮部采取會議室開會、壩內開會、電話通知等形式,始終堅持每天至少召開壹次調度會,及時傳達貫徹區會議精神,布置落實防範措施。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和重大信息及時通報制度。鎮領導班子人人分工細化,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主要領導親自親臨壹線指揮,堅持24小時不間斷拉網式巡堤查險,確保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鎮黨委、政府堅持防大汛、抗大災的思路,在防汛指揮上堅持“四個會”,即寧願把防汛問題估計得更重;最好多儲備壹些材料;不如更周密地制定應急措施;還不如更細致地組織應對和防範工作。為全面打贏防汛工作,確保洛河流域幸福堤窯段安全,鎮政府根據需要準備了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米、編織帶6萬條、草袋5000個、木樁3000根、鐵絲200公斤、碎石400多噸以及錘、鉗、鏟、鍬等各種工具。組織幹部到大壩上與村裏的防汛群眾壹起運送防汛物資,搭建防汛寺廟和工棚。提前組織2000多人上堤,全線鋪防浪布,加高加固堤防。短短壹天時間,鋪設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壩2000余米,為高水位下的安全防洪奠定了堅實基礎。由於實行了領導帶班和24小時拉網式巡查,及時發現並處理了險情。7月12日,巡線人員在幸福灣排水站發現兩處管湧。鎮主要領導聞訊後第壹時間趕赴現場,緊急出動100余人開展搶險。經過三個小時的努力,隱患終於消除了。13年7月淩晨,巡線人員在巡查時發現壹處小型管湧,管湧口只有壹指寬。如果不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由於巡邏仔細,發現及時,處理得當,這次險情很快被撲滅。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達到23.68米,洪水位1.18米,創下上窯鎮大壩不垮的歷史新紀錄。
當前,團結協作是奪取防汛救災全面勝利的根本保證。鎮領導班子成員壹直站在抗洪第壹線。有的黨政領導在大堤上6天6夜,壹次都沒有回家,為廣大幹部樹立了榜樣。機關4名同誌帶病上堤,受了輕傷,下不了火線。他們在大壩上呆了24小時。鎮黨委書記李保安帶頭背著土袋子,和群眾壹起穿梭在築壩的大堤上。在黨員幹部的鼓勵下,群眾的抗洪熱情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數千人的護堤部隊中,有70歲以上的老人,有幾十名女同誌,還有無數自發的群眾。只花了壹天半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兩三天的防波堤鋪設和加高加固工作。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時,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救災工作。受嚴重漬澇影響,我鎮受災人口已達5800余人,受災面積達1.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990萬元。針對這壹情況,黨委、政府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成立了由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組成的鎮救災辦,密切關註受災群眾的生活,確保他們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醫療救治。鎮民政部門要每天到村裏走訪災情,做到災情天天上報,信息暢通。雲南崗村的內澇災害是我們鎮上最嚴重的。全村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目前,5個自然村的8個村民小組已被水圍困,村民進出雲南崗村的兩條道路被淹。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條船,兩條竹筏,幫助轉移群眾,搶救糧食和財產。同時,在王雲小學設立了災民安置點,並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安排專人幫助群眾搬遷。目前,僅王雲小學就搬遷了50戶170余人,鎮民政部門及時給群眾送去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藥品,並聯系區衛生防疫隊在災區開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災民生活,做好穩定人心工作,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確保災區社會治安穩定。
受嚴重漬水影響,到7月底,我鎮受災人口已達2.3萬人,受災面積達2.7萬畝。全鎮11個村、1個社區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21萬元。鎮黨委、政府把救災工作放在當前工作的首位,啟動救災應急預案,設立4個災民安置點,轉移受災群眾2000余人,安置群眾近500人,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群眾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以確保受災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水喝、有醫療。我們已經為災民安置點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發放了大米、面粉、糧油。重新鉆深井,建水池,保證災民飲水安全。安置房安裝吊扇,向災民免費發放防暑降溫藥品,對環境衛生和飲用水進行消毒,註意災後防疫。在受災最嚴重的雲南崗村,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被水圍困,村民進出雲南崗村的兩條道路已被洪水淹沒。鎮政府及時準備了兩條船,兩條竹筏,幫助轉移群眾,搶救糧食和財產。由於救災工作安排周密,措施得當,災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群眾情緒穩定,災區社會秩序穩定。目前正在積極準備災後生產自救。洪水壹退去,我們就立即組織農作物補種,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個人先進事跡抗洪材料個人事跡四
男,38歲,邢臺市公務員協會秘書長。在他的身上,不僅有老兵的勇氣和奉獻,更有良知和博大的愛。他經營的林張茶館是公共服務協會的辦公室和靈魂。為應對抗洪救災,調度員和戰鬥員連續七天奮戰在抗洪救災第壹線。今年6月,他被評為邢臺市最美誌願者。
電話響個不停
7月19、20日暴雨山洪肆虐。邢臺部分地區人民生產生活遭受嚴重災害。邢臺市公共服務協會迅速行動,多次召集並帶領誌願者參與救災行動。
“妳什麽時候走?”
“9點。”
7月26日6點,我接到了第壹個電話。匆匆吃完早飯,我抓起包,拿起表格和筆,開始琢磨:“我需要幾輛車,要去幾個人……”
今年38歲,邢臺市公務員協會秘書長。7月26日,他將帶領部分誌願者為邢臺縣受災群眾運送物資。為了讓這個活動成功,前壹天23: 30他還在研究方案。
7月26日9時,我跟隨誌願者,帶著愛心向目的地進發。在車上,手持對講機,隨時調度車輛。“打開雙閃,第壹輛車要控制速度……”路上他跟我說了很多遍,怕說錯。
與此同時,我的手機響個不停。
"清點材料的總量."
“記得買水。”
……
當天8點到11,手機通話量達到41,最忙的時候壹分鐘接聽4次。“習慣了,有時候動力不夠。”說吧。
其他地方的愛心企業和組織通過秘書長的統籌,為抗洪救災獻愛心,因為他心裏有數。
斷橋,愛情接力
烈日炎炎,熱浪蒸騰,讓汗水浸透了衣服。站在斷橋邊上,38歲的他不時用毛巾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腳下河水在流淌。為了把愛心物資及時送到受災群眾手中,他甚至彎腰洗臉。7月26日,“老”誌願者奔赴災區,對於壹名抗洪救災誌願者來說,這是緊張的壹天。
當天約11時,誌願者壹行到達邢臺縣程集頭鄉政府。指揮誌願者卸下壹部分救災物資,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另壹部分物資,沿著山路,向繭鄉的村莊進發。
在距離繭村1.5公裏處,壹座斷橋擋住了大家的去路,水流不大,但斷橋兩端的距離有100多米。與繭村村支書簡單溝通後,他說:“把車停在路邊,人來擡。”
接到命令,誌願者們卸下物資,排起了隊。與此同時,繭村的20多名村民也趕到了,和誌願者排成“人龍”,帶著壹袋袋白面、壹箱箱方便面、壹桶桶色拉油,就這樣交到了繭村...
炎炎夏日,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讓汗水浸濕了衣服,沒有休息。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在另壹座斷橋上運送物資。
做好事,心裏踏實。
救災物資終於送到了繭村的村民手中。當日16,誌願者壹行告別繭村。20多位村民感動地把誌願者送到村口,向車隊揮手致意了很久。
據了解,7月26日,邢臺市公務員協會組織50余名誌願者,將財達證券、華英集團等邢臺市多家愛心企業捐贈的方便面、水、油、面包、消毒液等愛心物資,送到邢臺縣英裏村、程集頭村、宋家莊村等多個受災村。
在周圍人眼裏,他不善言談,但卻是個踏實的人。壹位同行的誌願者說,為了支援災區,這幾天晚上12點前都沒睡覺。“我多次給邢臺縣送材料,7月25日去開發區帶領我們清淤。”
對於這些,都說誌願服務最大的價值是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被別人肯定。自2012加入協會以來,他牢記“愛心傳遞期待,公益承載夢想”的信念,在誌願服務的道路上壹步步走來。“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真的得到了幫助,誌願者們太開心了。”
說到我這些年做誌願者的經歷,我笑著說:“沒什麽。做點好事,踏實就好。”
沒有花花草草的豪言壯語和掌聲,最美誌願者就像壹面流動的紅旗,壹直站在公益的最前沿。讓弱勢群體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這是他壹直堅持的目標。
個人先進事跡抗洪材料個人事跡五
為了群眾,他在洪水中進進出出。面對危險,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種瞬間的動作源於他的內在品質。他是壹個很有騎士精神的人,不錚錚誓言也有很大的成就。他是如此平凡,卻展現了驚人的壯舉,寫下了感人的篇章。他就是抗洪救災的英雄——伊明江·卡斯木,霍城縣甘蘭鄉雙曲村黨支部書記,壹名普通黨員。自2008年4月擔任雙曲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虛心向幹部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歡迎。
近5月份,霍城縣全縣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山區普降特大暴雨,引發山洪暴發、河水暴漲,造成部分道路、電力、通信、供水中斷,部分房屋倒塌、農田被毀。伊明江同誌及時召集村“兩委”幹部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根據雙曲村各自然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防汛救災工作,決定防汛期間,村裏安排人員值班,村“兩委”幹部看管自然村,黨員、組長24小時保證通訊暢通,隨時待命,堅守壹線,密切關註雨情、水情、信息變化。壹旦發生災害或險情,迅速組織救援力量,自覺投入搶險救災工作。會後,伊明江卡斯木書記親自帶領村“兩委”幹部立即開展工作,動員村民克服麻痹思想,緊急行動起來,做好防洪救災準備。
由於持續降雨,雙曲村許多農民的房屋開始漏雨,嚴重的墻體已經開裂甚至倒塌,這深深觸動了伊明江卡斯木的心。看到這裏,他心裏只有壹個念頭:“我是那裏的領導,我要對村裏人的生命財產負責。”他及時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進行救災自救,並從村委會賬戶中拿出1萬多元,安排專人購買塑料布防雨。而且他家外面也下著大雨,裏面也下著雨,但是他管不了。伊明江·卡斯木帶領村委會幹部配合工作組成員,包括承包到戶、排查危房、為群眾搭起帳篷和篷布、勸說群眾不要住危房等。他聲音嘶啞,雙腿走下坡路。他不顧壹切,跑來跑去,挨家挨戶做工作,盡最大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村民全部安全轉移後,他精心協調縣鄉兩級領導解決受災危房問題,並通過向鄉鎮申請,爭取到大米、面條等價值2萬元的物資,解決了30戶群眾的糧食問題。
10年5月的壹天,大雨傾盆而下,突然醒來的他還在睡夢中。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這場雨會給雙曲村的莊稼造成很大損失。怎麽做!這關系到全村人壹年的生計!早上6點,他穿上衣服和雨靴。他騎著摩托車,發瘋似的沖向沙曼子和雙曲村的交界處。途中,他聯系了其他村幹部,向村裏匯報了情況。到了地方,雖然雨停了,但是洶湧的河水阻擋了他的前進,他根本進不去。瞬間,洪水將沿河十幾畝的麥田沖得無影無蹤...看著被沖走的麥田,伊明江·卡斯穆不停地搖頭嘆息。說到農民該怎麽生活,壹年的生計沒了,他沒說完就沈默了。寂靜讓人感到苦惱和悲傷。隨後他立即帶領周圍群眾堵住被洪水沖走的缺口,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
雨越來越小,風卻越來越大,河水依然沒有退卻的跡象。伊明江·卡斯木同誌迅速趕到雙曲橋。從橋上向前望去,他發現前面供人行走的小橋幾乎被洪水淹沒,這是壹個巨大的危險。然而,壹些村民正在過橋,壹些人甚至站在橋上觀看洪水。秘書伊明江·卡斯穆很著急,壹邊跑向橋,壹邊大聲喊著橋上的人趕快過河。他迅速跑到橋上,立即撤離。當他看到橋有危險,等村裏抗洪已經來不及了,就不顧危險,幹脆用繩子把自己綁在橋圍欄上,直接壹頭紮進橋洞。在冰冷的河水中,他拔掉了樹根、樹枝、雜草等。用手壹點壹點堵住橋的開口...不是壹次,是又壹次,這麽多次直到村裏調鶴,派幹部。當時他已經壹個人在橋上呆了壹個多小時。他全身沾滿泥巴,雙手被洪水沖得發白,臉色凍得發青。趕來的抗洪隊員勸他休息,他卻說再有力氣,就有更多的期望守著橋,壹頭紮進橋的洞裏開始壹次又壹次的清理。這時突然出現緊急情況,吊車的吊鉤升到了橋面。伊明江部長卡斯穆只專註於清理堵塞物,沒有註意到他頭頂上的情況。周圍的幹部大喊:“小心頭!註意妳的頭!”他只是擡頭看了看,離躲閃只有幾秒鐘了,不然早就撞到頭了。別人都楞住了,他卻毫不在意,繼續低頭收拾。號碼
有點退縮
橋終於保住了,他在冰冷的河水裏泡了三個多小時,全身濕透,手被雜草和樹枝刮傷,手腕被壹個疏通繩鎖勒腫了。這時,他忘記了疼痛、饑餓和疲勞。他唯壹沒有忘記的是,他是壹名土生土長的黨員,也是雙曲村4000多名居民的父母。
持續了幾天的雨終於停了,伊明江·卡斯木同誌帶領村“兩委”幹部深入自然村進行災後重建。他帶領村幹部走訪災民家中,查看倒塌房屋的情況。無論我去哪裏,我總是走在前面,關心受害者;隨行的村幹部被他的工作作風和關愛災民的熱情深深打動。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災害發生後,伊明江·卡斯木同誌立即聯系鄉農技站、規劃辦等部門幹部,鄉民政辦配合,對雙曲村農田和農民房屋受損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提出采取不同方法自救,減少損失:對倒塌房屋和危房進行登記,聯系規劃部門解決農民住房問題;對水淹後農作物仍能生長的地塊,組織群眾及時清理田間垃圾、泥沙,做好洗苗、扶苗、分揀工作;及時清理溝渠,暢通排水,除澇保苗;對苗少、田埂被洪水沖走的田地,要采取補植或補植措施;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田間檢查,及時防治病蟲害,控制病蟲害爆發。
他是壹名普通的村黨支部書記,卻真誠執著,為全鎮抗洪救災的歷史增光添彩。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人民的無限熱愛。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壹個* * *黨員的職責,他的行為深深體現了壹個基層黨組織領導的情懷。他是飄揚在抗洪壹線的壹面鮮艷的黨旗,時刻引領、召喚、激勵著人們勇往直前。
2020抗洪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個人事跡5相關文章:
★ 2020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經驗:5篇精選文章。
★2020年抗擊疫情先進個人事跡五選。
★抗洪救災先進事跡作品選5部
★2020年疫情防控最新5個先進個人故事資料
★2020年關於疫情防控的5個先進個人故事
★ 2020抗擊疫情先鋒個人事跡5例
★抗洪救災先進事跡作品選五部。
★2020年個人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事跡範文5篇。
★2020年抗擊肺炎個人先進事跡五選。
★2020年抗擊疫情個人故事素材(最新5個故事)